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在业人口行业登记中的几个问题刘家强,车孟娟1990年,我国成功地进行了第四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为党和政府及时地了解国情、科学地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以及检查我国人口政策的执行情况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业人口是社...  相似文献   

2.
<正> 在业人口是人口的主体,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决定因素。在业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在业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和经济结构,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继1982年之后,1990年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在业人口资料。科学地分析这些资料,对开发我国人力资源,制定相关政策,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3.
人口知识     
人口普查应调查哪些项目? 人口普查所调查的项目也就是所要调查的内容。普查项目的多少要根据国家对人口普查资料的需要情况以及取得这些资料的可能情况来确定。目前各国的人口普查项目,按性质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说明人口的自然特征的项目,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生育子女状况等,目的是了解人口自然再生产方面的情况;二是说明人口地理特征的项目,如出生地、现住地、普查时所在地等,目的是了解地区人口分布、  相似文献   

4.
我国1990年和1982年先后两次人口普查的项目中,都包括了在业人口的行业、在业人口的职业等在业人口数量及其结构的数据,这对于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80年代的在业人口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并预测其未来趋势,无疑是极为宝贵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关于在业人口状况的资料,对了解中国国情国力,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普查结果看,中国究竟有多少在业人口?就业程度如何?他们的性别、年龄构成如何?在各个行业和各种职业间的分布情况怎样?都是人们十分关心的。 一、中国人口的就业程度 中国是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劳动力资源最丰富、就业率较高的国家。1982年人口普查10%抽样资料表明,中国劳动适龄人口(男15—59岁,女15—54岁,注1)为57,347,227人(未推算全国总数,下同),占人口总数的57.13%,比1953年第一次普查时的54.61%上升2.52%;比1964年第二次普查时的51.11%上升6.02%。若按国际上运用的口径15—64岁计算,中国劳动适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重则为61.5%,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980年为59%),更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57%),但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65%)。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在业人口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业人口是直接为社会提供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人口,是社会生产行为和社会生活赖以进行的主体。在业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在业人口的经济结构和性别年龄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1982年人口普查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的、全面的、准确的在业人口的资料。科学分析这些资料,研究其内在特点,找出规律性,对充分开发我国人口资源,制定有关政策,进一步认清我国基本国情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图对在业人口的在业程度,经济结构,性别年龄结构,文化科学素质及少数民族在业人口的特征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中国不同职业人口的死亡率差异。分析表明,干部、办事人员和科技人员最低,商业、服务人员和生产工人依次上升,农林牧副渔劳动者最高。分析还表明,第四次人口普查中有相当一部分退休的死亡人口的职业填了生前“通常的职业”而非“不在业”,从而使不在业人口死亡率偏低。这与其它国家死亡人口登记中出现的问题类似,也是我们在下一次普查时应该引起注意的。  相似文献   

8.
一、人口普查资料汇总是普查的一个重要阶段 人口普查就整个过程来说,可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包括制定方案、进行试点、培训普查人员、宣传群众等)、登记阶段,普查汇总阶段和普查资料分析阶段。现在,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已经完成了两个阶段,整个工作已转入第三个阶段,即普查资料汇总阶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也可以说是有决定意义的阶段。因为,普查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反映国情国力的人口数据,单是登记了,还不等于拿到数据,不进行普查资料汇总,普查登记的各种情况是无法直接使用的。只有把各个项目分门别类进行归纳整理,得到数字指标,才能给各方面提供制定政策、编制计划、兴办各项事业、研究人口发展状况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何雄  易成栋 《南方人口》2004,19(4):45-51
本文在回顾我国人口普查传统方法技术基础上 ,分析了新形势下国内外人口普查技术新进展 ,并指出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我国人口普查新工作平台。本文探讨了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和系统结构 ,并从五个方面详细分析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如何辅助人口普查工作 :普查登记阶段 ,GIS技术可以辅助划分普查区域 ,绘制出普查地图和调查小区地图 ,提高速度和准确性 ,确保地域上的不重不漏 ;利用人口GIS ,可以充分发挥基本单位名录库在普查中的重要作用 ;利用人口GIS ,可以拓宽抽样调查和专项调查应用领域 ;利用调查小区空间不变性 ,可以统一普查资料空间基准 ,极大的拓宽普查资料应用范围 ;利用人口GIS ,可以加深人口普查数据的开发利用。未来十年内 ,将会有更多的区域建设各等级人口专题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0.
第三次人口普查规定:在业人口是指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口。这包括了由劳动部门介绍就业和自谋职业的人口在内;不论他们在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单位,还是从事个体劳动的,不论是固定性或临时性的,都应为在业人口。本文着重分析上海市女性在业人口的现状。一、女性就业率显著提高就业是妇女解放的基础。妇女只有参加社会生产和工作,才能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取得独立地位,获得同男子的平等地位。解放后,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美国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90年美国进行了第21次人口普查,其标准时定在4月1日。本文根据已获得的这次普查的主要数据,结合其他来源的某些资料,对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美国人口状况作出了初步分析。同年中国也进行了人口普查,本文在某几个项目上对美、中两国的普查数据也作一些对比分析,以加深对中国人口现状的认识。人口总量的变动不包括驻外美军,1990年普查时美国共有248,709,873人。与1980年普查时相比,十年中纯增22,164,068人,这一增长量比前三个普查间隔期都小;增长率为9.8%,在所有20个普查间隔期中仅高于1930~1940年,居倒数第二位,这表明美国人口  相似文献   

12.
<正> 婚姻状况是人口普查中有关人口和社会特征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人口学研究的基本领域之一。婚姻状况的各项比例中,未婚人口状况的研究尤为人们所关注。这是因为,通过分年龄性别的未婚人口状况的研究和计算,可大致反映出该人口的分性别的已婚比和平均初婚年龄。50岁以上未婚者在同年龄人口中的比例一般可视为不婚率。这些都会对人口生育水平的高低产生影响。未婚人口状况这一指标已成为分析生育率乃至进行人口预测的依据之一。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在我国人口史上首次全面记录和综合了我国未婚人口的状况。本文即拟以此次普查资料为基础,同时联系国内外有关资料,对我国未婚人口状况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全国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提供了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和职业构成资料。以这批最新的人口资料,同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和职业构成资料相比较,可以看出五年来的变动趋势,并可从这个角度分析这种变动与经济结构,经济水平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业人口的迁移分析伍理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对在业人口的迁移情况,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大量的汇总资料,为全面分析80年代后半期在业人口的流动迁移态势,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规定,在业人...  相似文献   

15.
从事社会劳动并获得劳动报酬的在业人口,为社会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体。分析研究和合理组织人口就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一、茂名市劳动力资源利用情况据第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990年中茂名市共有15岁以上在业人口2,602,294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3.2%。其中劳动适龄人口(男15—59岁,女15—54岁)2,377,464人,比1982年增长7.9%。就业率为88.8%,比1982年降低了3.5个百分点。其原因,(1)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15—19岁在校学生占同龄人口的39%,比1982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使就业人口减少;(2)1966—1970年生育高峰期出生的20—24岁人口比1982年增长27.3%,超过同龄在业人口增长速度的21.2%,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三是超龄在业人口达224830人, 比1982年增长了48.8%。占在业人口的8.6%,比1982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影响待业人口就  相似文献   

16.
导言 人口普查数据的可信度,可以用普查人口总数和普查内容中出现的误差程度来衡量。通过评价普查资料内部一致性的检查,把普查结果与其他类似资料相比较,以及举办普查事后抽查,都可以检验普查中的误差。中国1982年普查事后抽查表明,这次普查的重复现象极小(0.15‰)。在年龄、性别、出生和死亡等项目中的误差也微不足道。从10%抽样汇总结果的公布,可使我们详细地分析普查内容的可信度。本文选出一些普查项目,对其特点加以讨论,并与其他来源的资料中同样项目的一致性进行检验。所检验的项目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生育、死亡以及在业人口。  相似文献   

17.
我国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广西壮族自治区总人口为36,421,421人,其中在业人口为18,615,027人。总人口的在业率为51.11%,劳动适龄人口的在业率为96.96%。 (一)在业人口的文化程度构成状况 在全部在业人口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含毕业和肄业,下同)的为108,241人,占0.58%;高中文化程度的2,027,549人,占10.89%;初中文化的为4,604,294人,占24.73%;小学文化的7,918,395人,占42.54%;文盲半文盲为3,956,548人,占21.25%。广西在业人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近期省际人口迁移的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人口迁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和人口发展的结果;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迁移量的多少或人口总迁移率的大小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有关省际人口迁移的数据,我们看到:我国在八十年代后半期的省际人口迁移与八十年代前半期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90年7月1日进行的第四次人口普查在我国的人口普查史上第一次设立了有关迁移的项目,为研究我国从1985年7月1日至1990年6月30日的人口迁移状况提供了比较翔实、可靠的材料。这次人口普查所统计的省际迁移人口是指在这五年间离开了1985年7月1日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外常住地一年以上、在1990年6月30日时的现住地居住了一年以上或不满一年的人口。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次人口普查对5周岁以下和普查时已死去的人口的迁移状况均未进行统计,这就造成了对这五年间省际迁移人口的低估。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人口普查越来越重视调查有关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在业人口的行业和职业就属于反映人口经济特征的两个重要的调查项目。有的国家把这两个项目归入优先调查项目之列。为了合理地使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促进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将在1982年7月1日进行的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也把在业人口的行业和职业列为调查项目。  相似文献   

20.
白银市人口与社会进步的动态相关分析白银市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分析郭绍虞(甘肃省白银市统计局白银7309001%人口抽样调查是国家周期性普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人口小普查。现根据1995年白银市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