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英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7(2):122-128
我国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方面,基本形成体系,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程度远不及对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保护。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遗产生态发生了变化,一些文化遗产尤其是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消失正在不断的减少。如何通过法律的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法律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英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6):57-65
我国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方面,基本形成体系,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程度远不及对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保护.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参见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伊斯坦布尔宣言>(Declaration of Istanbul).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遗产生态发生了变化,一些文化遗产尤其是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的减少.如何通过法律的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法律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齐爱民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3):77-8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本质是信息,是知识产权的客体.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正当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知识产权制度有专利权保护、著作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商标权保护、专门知识产权保护等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极其广泛,对它的保护依赖于以整个知识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综合手段.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庆云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应参照国内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状况,认真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制定出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标权保护模式与著作权保护模式之比较——兼论我国商标法修改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日益受到重视,是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以著作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可采用商标权保护模式,促进文化资源向经济效益的转换,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保护.商标法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其保护范围,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申请注册. 相似文献
6.
聂孟强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4):82-86
在当今如何保护脆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不被损坏和消亡,是一项紧迫而又重大的任务。该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机制方面探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贾学胜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4):20-23
知识产权法和行政法规或措施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措施,但刑法的保护作用不应被忽视。刑法通过知识产权罪刑规范和附属刑法规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保护。该文认为应完善我国刑法中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罪刑规范和非刑事法律中的附属刑法规范,以更好地发挥刑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吐火加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6)
考察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以目前保护手段是否与现行体制关联作为切入点进行探讨,针对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方式提出对策,以确保其能够步入正常的保护轨道。 相似文献
9.
李媛媛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4(5):30-32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扩大和理论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和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应运而生.适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黄永林、肖远平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程》近期已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教程在努力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学科、深入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理论、大力推介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实践、积极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方法等方面形成特色,成为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之路的力作.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城市化的冲击之下,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消亡,遭到毁弃、随意滥用和过度开发。法律作为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在实践中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立法、执法建设落后于社会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以致法律保护还不能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12.
崔璨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3):212-21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其中传承人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调动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就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传承人的规定较为简单,只是从义务的角度规定了传承人的传承义务,导致传承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不高。对此,应当加强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权利性认识,在立法中明确规定传承人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权,通过程序性规定和法律救济措施的制定进一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权利主体对传承活动所享有的传承权。 相似文献
13.
民俗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学科价值——以“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映红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3):83-86
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民俗学的学科追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是相通的,民俗学学科理论和实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民俗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场问题在于"基层社区"保护、"文化空间保护"和"民间社会保护"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杨璐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屡遭破坏、传承困难、濒临消亡的现状,形势严峻.对此云南省做了大量的保护与抢救工作,开始探索以法律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举办了各种文化艺术的展演活动,弘扬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成就显著.通过研究发现,应该更进一步构建“政府主导、法律主治、公众参与”的综合保护模式,以期促进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方位落实. 相似文献
15.
生态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永祥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3):118-12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是个有机的生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所形成的场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关键就是构建和保护适宜的生态场.具体地说就是:构建意识场,通过宣传和教育改变人们的文化观念,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营造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环境;恢复生活场,恢复和保留有关生活习俗、信仰仪式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基础;优化文化场,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优化文化的运作环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改善物质场,进行多渠道投入,探索新的运作方式,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物质环境;保护自然场,重视自然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保护美丽、富有特征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6.
系统阐明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评价体系的目的与意义,认为应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科学决策,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促进理论研究。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步骤、方法,明确表述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评价体系的整体思路与框架。 相似文献
17.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梅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124-128
文章在分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肯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成绩,详细剖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非物质遗产被不正当商品化、非物质文化载体被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管理欠缺、传承出现断脉、民众意识薄弱、保护教育匮乏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要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态、保护物质载体、健全保护信息系统、保护传承人及文化空间、提高民众保护意识、开展保护教育及进行旅游开发等一些策略,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论土家族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祥贵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5):6-9
科学界定土家族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对象,是法律有效保护的关键。本文从比较法角度,论证了土家族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对象应包括精品物质文化遗产、一般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两重属性,包含作为文化多样性的表征和作为认同政治的文化标识。文章重点分析了基于文化多样性的非物质文化分类保护策略,并讨论了基于认同政治的保护困境。文章认为,在从事遗产保护与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以上两重属性,在不同的情境中采用不同的话语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与困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两重属性,包含作为文化多样性的表征和作为认同政治的文化标识.文章重点分析了基于文化多样性的非物质文化分类保护策略,并讨论了基于认同政治的保护困境.文章认为,在从事遗产保护与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以上两重属性,在不同的情境中采用不同的话语与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