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照东 《阴山学刊》2006,19(3):46-48
"西口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性特征;具有草原文化与晋、陕文化有机结合的复合文化特征;具有商业文化的显著特征;"西口文化"基础深厚,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具有与时俱进的开拓性.  相似文献   

2.
粤西地区经济崛起的"后发优势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西地区是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粤西地区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粤西地区利用其存在的"后发优势机制",借助珠三角地区的"双转移"战略,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产业升级进程;粤西地区作为广东省挺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借助中国与东盟的紧密合作,推动粤西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胡云晖 《阴山学刊》2012,(3):97-100
包头方言的形成,与"走西口"移民活动密切相关,它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山西方言的基础上,在吸收了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后,融会贯通而形成的具有"西口"特色的新方言。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对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之一是"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探索建立工农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和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起到典型示范作用".这些定位给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了非常紧迫的要求,就是要努力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科学可行之路,真正为全国同类地区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西口文化是流传在我国晋陕蒙冀毗连一带的民间地域文化,它生动地反映了在“走西口”移民运动的牵引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团结互助的多彩历史。作为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晶,西口文化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不竭动力,但就现有研究而言,西口文化所蕴藏的这些深厚价值并未得到深入发掘、系统总结和充分利用。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丰厚的滋养,为促进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和实践指引。立足新时代,聚焦西口文化的认同意涵,发挥西口文化的情感效应,推进西口文化资源的创新转化,不断推动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多维转化和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6.
"元和体"是指唐代元和、长庆时期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用通俗的语言所写的以唱和为主的长篇律诗和以言情为主的"小碎篇章"."元和体"创作所体现的文学思想是诗歌内容由普适性向感受性转移,诗歌功能由讽谕教化向审美娱乐转移,诗歌书写由歌唱向描摹转移,诗歌语言由典雅向通俗转移."元和体"文学思想的形成是元和时期"尚怪"的世风、文人仕途的坎坷以及言情文学传统"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将是中西部地区一次规模巨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也是一个紧迫的、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企业搬家",从"影响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影响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两个角度,探讨这两大方面不同的影响因素,对于东部和中西部来说,都是新课题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8.
2008年以来,在广东实施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的背景下,粤北山区的南雄市重新定义区位优势,建起了广东首个精细化工产业园,以相当快的速度形成了特色鲜明、成效突出的产业转移南雄模式。通过转移促升级、转移促转向、转移促聚集、转移促转化,南雄模式产生了显著的产业集聚、就业结构转化、产业技术升级等效应,其发展经验和示范作用为后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分析和总结了南雄模式的效应及经验,并对其经验进行了深度的理论思考,试图为广东双转移战略提供经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在新冠肺炎疫情与百年变局相互交织,全球化发展调整期、世界权力结构转移期、科技产业革命发展孕育期叠加交错的新形势下,世界各国正形成新的"中国观"。美国的"中国观"愈发消极;欧洲国家展现出矛盾的"中国观";周边国家及地区的"中国观"纷繁复杂;发展中国家相对集中的中东北非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国家的"中国观"则相对客观公正。在此情势下,应通过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理论路径、国际话语引导力的实践路径、国际统一战线的合作路径,协同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体系,加快改善世界各国的"中国观",为发展谋求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传统理论从工资收入差异角度阐释了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但对我国特殊的"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本文基于对中国劳动力转移现实背景的抽象描述,认为决定劳动力能否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永久性转移的关键在于劳动力的转移能力--城市生活能力.我国"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户籍制度约束,而是不变制度工资、家庭决策和非人力财富匮乏导致劳动力缺乏城市生活能力."两栖"劳动力转移的长远意义在于为下一代的永久性转移积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财富.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实现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市民化,保障他们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改革农村教育制度,使之向务实有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泛长三角的宁合昌"新三角"合作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长三角区域对外辐射力和集聚力的日益增强,将其空间"扩容"到安徽、江西的"泛长三角"大区域已经上升到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层面.建立南京、合肥、南昌为支点的"新三角"经济区,可以使南京都市圈、江淮城市群以及昌九工业走廊,形成拥抱长江的新型经济协作区,成为依托东部、连接中部的关键功能区域和新的核心增长带,并充分发挥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纽带作用,使长三角核心区和泛长三角地区的资源得到优化整合,促进大区域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民族认同"问题的困境是如何实现既不能通过民族的"同质化"来强化"国家认同",又不能因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削弱"国家认同".为此,本文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入手,分析"民族认同"问题困境的原因,思考建构公民化国家(社会),探索"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一体化的路径,即在承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依据我国的国情,通过诸如:深化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改进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整合民族意识、提升民族素质;不断发展民族地区文化和教育等途径来达成.从而,实现发展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缩小民族之间的事实上不平等的差距,培养民族团结的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强化"国家认同"感.  相似文献   

13.
改革的"递进性"和发展的"递进性"在形式上存在同一性的特征,从内在关联性看则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企业投资决策是转型时期改革和发展的"递进性"特点的内园.改革形成的特定不确定性影响企业的投资预期,这种不确定性增大了企业的投资风险,这种风险将因为改革和发展的预期回报的高水平得以补偿.中国经济的递进性的模式将因为投资的地区转移,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逐步消除.  相似文献   

14.
王勇在 《国际经济评论》2021年第1期撰文指出,"十四五"期间乃至未来的15年中,中国的产业升级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而且五大类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并不一样.具体来说,发展领先型产业需要考虑如何避免大而不强的问题,需要拓展国际市场,做好质量和品牌;发展追赶型产业的关键则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故应当考虑如何招商引资和改善营商环境;发展转进型产业一方面要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以提升附加值,并将失去比较优势的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另一方面则涉及对产能过剩问题的处置,包括如何在国际上寻求新的市场;发展换道超车型产业的关键是人才,重点是如何吸引全球最好的人才以及如何营造创新氛围和风险投资环境;战略型产业面临被"卡脖子"的风险,故需要充分利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支持.与此同时,同一地区针对不同类型的产业实行的产业政策应该有所差异、有所协调.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需要根据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及时地调整相关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5.
西部欠发达地区被"双重极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西部的快速发展进而缩小东西部差距,迫切需要在西部构建能拉动西部快速发展的增长极。在西部同样也存在着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分,较发达地区的存在为构建西部增长极提供了可能。西部较发达地区由于增长极的建成与发展必然会对西部的欠发达地区产生极化效应,加上东部原有增长极对西部的极化效应,两者同时对西部欠发达地区产生极化效应,即"双重极化"。这种"双重极化"将导致西部区域内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况:较发达地区发展迅速,而欠发达地区因"双重极化"作用跟不上较发达地区的脚步,在西部内可能形成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环境与产业梯级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和要素向东部沿海地区的持续集聚已使我国经济活动分布出现了"过密"和"过疏"问题.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出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新趋向,但这种产业区域转移同时又受到一些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的阻碍.产业区域转移是企业在市场机制引导下的自发行为,政府要积极搭建产业转移的平台,营造良好的产业区域转移环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及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效率的提高和用工环境的改善,边疆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迎来了诸多新机遇。但同时,转移劳动力素质低、成本高、权益保障难、单向流动及"新生代农民工"等问题日益凸显。必须以鼓励劳务输出与吸引人才返乡相结合、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降低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和机会成本、确保农民工的权益、促进劳动力就近转移、加强软硬环境建设、为"引凤"筑"好巢"为着力点,促成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持续"换血",才能持续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WTO框架下的"贸易转移"特保是一个独特的、未曾在WTO其他任何协定中出现的概念。作为"中国特保"机制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入世法律文件及WTO相关协定对何为"贸易转移"均语焉不详,各成员方对此制度的具体操作拥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为此,有必要明晰"贸易转移"之认定标准,并分析其适用程序、实施方式等相关问题,从而为我国的应对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9.
李文溥 《东南学术》2007,(5):98-104
经济增长使产业在地区间转移,但是,特定产业的转移走向必须结合该产业的具体特征进行研究。在泛珠三角地区内部,以杂项制品为代表的低技能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可能产生类似在日本、亚洲四小龙、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越南等国家或地区之间的雁行转移过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促进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地区间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将有力地提高企业因产业结构升级和地区间转移而获得的有形无形资产的产权收益,当这些资产产权为企业所在地区居民所有,所在地区将分享产业结构升级和地区间转移的企业产权收益,因此,存在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地区间转移的正向激励。  相似文献   

20.
宋学崛起,将流传千年的汉唐经学"整体推翻",而清代汉学复兴,学者又要将宋明理学"整体推翻",在此背景下,顾炎武提出了分判"理学"、"经学"的标准。顾说"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理学"是"义理之学"的缩语,他的话是对宋明理学尊严的粉碎,是清初思想之一大解放,反映了一代宗师转移和引领学术方向的智慧,而其目的,则在"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其治经宗旨,就是通经以致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