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缜是中国中世纪哲学史和逻辑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梁书本传》说,他的著作有十卷。《南史本传》说,有十五卷。《隋书·经籍志》著录十一卷。他的著作,绝大部分都已失传,现仅存五篇,其中包括他的《神灭论》和《神灭论》的续篇《答曹舍人》(卽《答曹思文难神灭论》)。范缜的《神灭论》是一篇非常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论文,它不但是中国中世纪无神论史、哲学史上一篇伟大的、战斗的唯物主义的论著,而且也是中国中世纪逻辑史上的一颗光芒四射的宝珠。  相似文献   

2.
<正> 从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中,我浏览过杜老的《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先秦诸子思想概要》等著作。我觉得他治学方法的可贵之处,就是韩愈在《进学解》中提到的“爬罗剔抉,刮垢磨光”八个字。杜老从来是把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看作人类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的,对其中各种学派,思潮及代表人物,从不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  相似文献   

3.
范缜(450~515),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省泌阳县)人。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战斗的无神论者。他在和最高当权者御用的佛教徒相论战中,为了从理论上彻底战胜神不灭的谬论,先后写出了《神灭论》和《答曹思文难神灭论》等不朽的著作。这些逻辑严谨、充满斗争气息的文章,不仅在当时给神不灭论者以沉重的打击,而且在论述心理与生理的关系方面,在我国心理学史上有着重要的贡  相似文献   

4.
《神灭论》是中国无神论史上的不朽名篇,对于它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学术界有较一致的肯定的评价,但关于它发表的年代仍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史料的全面的考查和论证,认为《神灭论》有旧作和新作之分。首先发表于南齐武帝时的为旧作,而于梁武帝天监六年发表的则是经过修改、补充的新作,由此说明范缜《神灭论》思想在成熟有一个逻辑发展的过程,同时也试图解答关于它的发表时代的长期争议的悬案。  相似文献   

5.
范棋《神灭论》发表的年代,现有出版的思想通史和中国哲学史的几部著作都认为是在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如侯外庐同志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中,认为梁武帝天监三年宣布佛教为国教,范缜于天监六年发表其《神灭论》。杨荣国主编的《简明中国哲学史》修订本,说范缜反对佛教的斗争,主要表现在同当时宣扬佛教的王公贵族和僧侣进行的两次大论战,一次是在南齐时期;第二次大论战是在梁朝,梁武帝萧衍已把佛教定为国教,佛教  相似文献   

6.
蒋春霖是清咸丰、同治间的著名词人,谭献在《复堂词话》中称其“为倚声家杜老”。他的词作反映了丰富的社会历史现实,内容上表现出真切凄寒的特点,风格上呈现出阔远沉雄的特色。这与他所处时代、身世与经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神灭论》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唯物主义无神论者范缜所留下的重要著作。在范缜生活的时代,曾经开展了一场反对佛教宗教哲学的激烈斗争。这场斗争实际上是庶族地主反对贵族地的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神灭论》一书就是在这场斗争中用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的战斗檄文。在此以前,有的哲学家曾提出哲学的基本命题:“形、神相资”。意即精神依赖形体,二者不能分离。他们把形神关系,“譬以薪火。  相似文献   

8.
蒋春霖为咸丰、同治时期著名词人,时称“天挺此才,为倚声家杜老。”(谭献)其《水云楼词》堪称有清一代上乘之作。他的词反映了晚清这个干戈扰攘的时代文人普遍的失落感及迷惘心绪,具有“词史”之价值。  相似文献   

9.
范缜(公元450—515年),字子真,河南泌阳县西北人,是南朝齐梁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战斗的无神论者。在儒佛合流、神学泛滥的齐梁时期,他坚持唯物主义观点,积极宣传无神论思想,对维护门阀士族反动统治的佛教神学唯心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表现了这个法家人物敢于反潮流的战斗精神。他的哲学著作《神灭论》,在我国哲  相似文献   

10.
诗圣杜甫,其古诗、律诗的成就已世有定论,唯对其绝句却一直毁誉不一。如明人胡应麟就认为:“少陵不甚工绝句”(《诗薮》),而清人李重华则说:“杜老七绝,欲与诸家分道扬镳,故尔别开异径。独其情怀,最得诗人雅趣”(《贞一斋诗说》)。一贬一褒,势若冰炭。对此,我们试抒管见:褒贬迥异,盖出于对“创新”看法的分歧;而杜老的绝句正是创新之作,其影响是积极的,应予充分肯定。古往今来,凡是富有生命力的作品,肯定是创新之作。文学作品,唯有创新,才能经得起不断发展的社会检验,才能恒古生辉。杜老绝旬之所以能至今留传,其生命力就在于从题材、风格、形式、语言等方面都作  相似文献   

11.
<正> 郭老把杜老称作“杜墨子”。我以为郭老不愧为“郭孔子”。郭老是以孔子的立场去指责墨子,墨子成为他的对立面的。这个时期赵纪彬适在上海,我们也交换过对孔墨比较的意见。我觉得杜、赵二人的看法比较认真,不同于有些人的讲空话。杜老也颇以赵说为然。  相似文献   

12.
对于南朝范缜的《神灭论》,学术界历来是交口称誉的,一致认为它超出了前人和同时代人关于形体和精神关系问题的见解,把朴素唯物主义的形神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有一个事实却往往为人们所疏忽,这就是南朝以后的唯物主义者很少采用《神灭论》关于“形质神用”的论点,连简单的重复或类似的表述也极为少见;不少人又回到了范缜以前的唯物主义者那里,认为精神与弥漫于天地之间的自然之气是有直接联系的,而把精神对形体的依附性降为次要的地位。在范缜以后,中经隋、唐、宋、元、明、各清代,历时长达一千多年,为什么唯物主义在形神关系领域中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南朝齐梁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范缜在其哲学名篇《神灭论》中有关心理现象的论述,这些思想包括形神关系、心理产生的机制、心理是特有的现象、心理过程分不同阶段等,这些观点全面阐述了心理实质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金秋十月,我怀着十分敬慕的心情在九江居所采访了副省级离休老红军杜宏鉴。他家的小院子里两棵柿树挂满了红透的柿子,几棵桔树上的果子也渐渐变得金黄。杜老脚步敏捷地迎上前来,双目炯炯有神,87岁的老人了,给人的印象还十分健康。杜老了解来意后,利索地从桌上一堆书籍中找出了一个笔记本,这是他作长征演讲提纲的记事本。翻开本本,他的思绪仿佛回到了烽烟滚滚的岁月。  相似文献   

15.
<正> 杜老研究先秦诸子的方法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基础之上,即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理论根据的。综观杜老的先秦诸子研究,其方法论有如下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正> 杜老说:“孔子不但是儒家的开山祖,同时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公开教学的教育大家。”杜老对孔子的这一评价,的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科学成果。它有力地冲破了自“五四”以来数十年间,各种复杂的政治藩篱的偏见,从学术的角度上,还孔子的建树以本来真面目。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什么杜老如此重说对惠施、公孙龙的逻辑思想的研究呢?文中的开头三段就明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古代希腊,……以毕特哥拉斯为始的诡辩学风曾经流行过一时,……惠施公孙龙的名辩正和希腊的诡辩思想相当”。杜老从世界哲学史的角度来研究施龙的逻辑思想是有学术意义的。第二,“在施龙的时代产生了他们那样的诡辩作  相似文献   

18.
范缜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评介陈建清范缜(约450~515),字子真,南阳舜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我国古代反佛斗争的勇士,杰出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他抓住佛教神学的理论基础“神不灭论”,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神灭论”思想。范缜对佛教“神不灭”的批判和对“神...  相似文献   

19.
《神灭论》这篇富有战斗性的哲学论文,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无神论者、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的代表作。在这篇著作里,范缜抓住佛教神学最根本的理论基础——“神不灭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捍卫并发展了先秦两汉法家的唯物主义思想,对后来的法家反对佛教唯心主义和儒家天命论的斗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佛教发源于印度,东汉时传入中国,到了南北朝时期,儒、佛合流,成为当时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20.
在陶渊明研究领域内,关于陶渊明的思想,是最令人困扰的问题之一。不少人把渊明归入儒家,也有人说他出于庄老,还有人把渊明说成“第一达摩”,(葛立方《韵语阳秋》)或说陶诗“充满禅机”(朱光潜《陶渊明》)我认为,陶渊明的思想很难用任何一家传统思想来规范。这位杰出的诗人既感受着魏晋玄风的强大影响,又继承了前代文化传统中的合理部分,并根据自身由仕而隐经历的深刻体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面貌。陶渊明哲学思想包括三个重要部分:化迁的哲学观、神灭论和委运自然的人生观。其中,化迁的哲学观是陶渊明哲学思想的基石。在《形影神》三首中,作者假设形、影、神三者的问答,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对天地、生死、祸福、人生态度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看法。第一首《形赠影》说:“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天地”二句是说世上只有天地和山川是永恒的。“草木”二句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