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科学不等于真理,知识本质上是猜测性的,波普尔把其哲学思想表述为:P_1→TT→EE→P_2,即从“问题→试探性解决办法→排除错误→新的问题”。波普尔对科学知识发展的过程研究是基于认识论和进化论的结合,这种进化知识论的结合依靠否证方法或问题逻辑作纽带,科学方法、批判方法来自于试错法。 在现代西方科学哲学诸流派中,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是独具特色、富于启发意味的一支。在其之前,无论是经典经验论者还是现代的逻辑实证主义论者,都是从“证实”的角度来讨论科学的诸原则(如科学的划界,科学理论的证明等问题)。以后,当有关生物进化论的思想被有些学者从生物学领域机械地搬到社会学领域后,波普尔把这种社会达尔文主  相似文献   

2.
假说是波普尔科学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建构科学哲学的体系,波普尔认为理论就是假说;假说产生于对问题的大胆猜测;假说不能证实,只能证伪;知识的增长是新假说取代旧假说的过程;“逼真度”是对假说进步真理性度量的标准;假说的方法是猜测反驳。波普尔从此出发,对假说进行了逻辑分析。作者对波普尔的假说观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波普尔关于“错误”的思想和其倡导的批判的科学精神。波普尔认为 :由于错误存在的客观性 ,人们只能通过探索逼近真理 ;发现错误是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 ;坚持真理与修正错误是对立统一的 ;可错性是人的本性、可证伪性是科学的本性 ,一切知识都是可错的 ;试错法是一种科学方法论 ;应该提倡勇于犯错误的、批判的、否定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波普尔关于"错误"的思想和其倡导的批判的科学精神.波普尔认为由于错误存在的客观性,人们只能通过探索逼近真理;发现错误是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坚持真理与修正错误是对立统一的;可错性是人的本性、可证伪性是科学的本性,一切知识都是可错的;试错法是一种科学方法论;应该提倡勇于犯错误的、批判的、否定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5.
卡尔·波普尔把证伪主义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波普尔在《科学发现之逻辑》一书中对逻辑实证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否定了其归纳推理的逻辑基础,提倡逻辑严密的演绎推理,并将之作为证伪主义思想的逻辑基础;他把可证伪性作为科学的划界标准,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他的科学理性观,他称之为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把证伪主义应用于科学知识的增长过程中,形成了他的认识论.虽然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受到了来自各方的非议,但在科学哲学的发展史上仍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对其它具体学科尤其是教育学科的发展仍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6.
波普尔(Karl R.Popper 1902—) 波普尔是(奥地利出生的)科学哲学家、伦敦的逻辑学教授。最初他以维也纳学派的新实证主义作为出发点,但他逐渐地依据若干论点发展出一种独创的见解。他首先用“可检验性”的原则取代石里克(Schlick)的“可证实性”原则(给一个命题产生一个意义)。在波普尔看来,  相似文献   

7.
浅析波普尔科学发展模式的不合理性因素●张谨卡尔·莱曼德·波普尔是自黑格尔之后在西方少有的哲学家,他第一次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这个模式并非完全符合科学发展的事实,因此,有必要对其不合理性方面作些简要分析。波普尔说:“选择某个有意义的问题,提出大胆...  相似文献   

8.
拉卡托斯科学哲学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姆雷·拉卡托斯(1922—1974)英籍匈牙利人,伦敦经济学院哲学、逻辑和科学方法论系的主任,《英国科学哲学杂志》的主编,著名科学哲学家,是现代科学哲学“历史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新一代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科学方法论和科学史家”。 拉卡托斯是波普尔的学生,崇尚过波普尔的哲学思想。他认为波普尔的思想体现了二十  相似文献   

9.
证伪主义是波普尔在批判归纳主义与证实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证伪原则既是波普尔解决分界问题与归纳问题的关键,也是他的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波普尔的证伪主义为科学与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但也面临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0.
近期拜读了张践明同志《波普尔历史观的贫困》①一文,受益颇多。张文对波普尔历史观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意图,以及其一些错误的偏见所作之批判是极为深刻、尖锐有力的,特别是其以科学发展事实证伪波普尔历史观之角度是有其独到见的的。但笔者对波普尔历史观的理解与张...  相似文献   

11.
错误分析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它既是语言习得的研究手段,又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对探索外语学习过程的规律和改进外语教学具有特殊意义。文章首先区分了“错误”与“失误”这两个概念,接着对我国学生英语学习中常见的错误进行了系统归类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如何纠正错误,包括对待错误的态度,纠正错误的整体原则及具体方法技巧,等等。  相似文献   

12.
在外语教学中,任何人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这是教学中的必然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学生在大量语言实践中不断出现错误,反复纠正错误,从错误中学习,逐渐到熟能生巧的过程。本文从理论上详细叙述了错误分析的全过程,包括错误识别,错误描写,错误解释,错误纠正。  相似文献   

13.
错误分析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错误分析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语习得过程中 ,每位教师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习者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本文从语言学的“错误分析理论“的角度 ,分析、探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及类型 ,论述错误分析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以及教师纠正错误时应采取的纠错策略及态度 ,以期促进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4.
HSK考试听力单句题型偏误分析及训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SK考试听力中的单句理解题型,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效果并不好。学生出现应试偏误主要是因为不理解语言材料、推断理解性偏差、文化差异、应试注意力分配不当导致的。因此,在听力训练中,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联想猜测能力训练、固定表达法的类推训练、听力与口语结合训练、听话过程中注意力的分配训练、听力与文化背景教学相结合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偏误分析”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学习者在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时产生错误的原因除了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外,还受语言学习规律的影响,如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等。基于“偏误分析”理论,通过对学习者常犯的错误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教师在处理语际语言偏误、语内语言偏误以及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偏误时应处理好全局性偏误与局部性偏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体制下靶场配备的单脉冲测量雷达系统误差难以满足精度指标要求.文中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系统误差特性分析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脉冲雷达误差分离方法.首先,利用误差影响函数,定性分析测量误差模型中各种误差成分;然后,通过模型辨识理论和回归分析方法分离系统误差.用该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误差分离,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分离出残留误差成分,为设备查找问题提供充分依据,同时有效提高了数据处理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文献[3]计算结果的核查中发现,该论文存在严重的计算错误,从而导致理论分析的片面性.为了得到正确的结论,揭示我国女子六项全能各单项成绩对总分影响的关联规律,本文从动态、系统的角度出发,避免静态关联分析引起的偶然性和片面性,重新推导出目前制约我国女子七项全能总分各因素的关联序,为我国科学化训练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伊德"非中性"的科学价值观揭示的是科学的本体论意义上的价值维度,而传统的科学价值观是事实与价值分离的"中性论"的价值观。伊德认为,传统的科学的价值观没有深入到本体论、生成论意义层次,是缺乏深度的知识论意义上的价值观。停留于此基础上的价值观,难免导致科学的"乌托邦"或"敌托邦"。  相似文献   

19.
“观察/实验负载理论”论题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实验主义和科学实践哲学对“观察/实验负载理论”命题的批判观点和策略是:反对强化理论的观点;说明存在无理论负载的实验和观察;观察的所有报告不必然负载一个科学理论;某些实验更不必诉诸高层次理论,反而可能激励理论产生。这并不构成向实证主义的回归,而正在构成新的实践优位的科学实践哲学研究进路;给出对观察/实验与理论各种复杂关系的一个初步分析,观察/实验的确与理论的关系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变化,不同品格的观察/实验与理论有不同的关系;不能以一个普遍的命题勾勒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兴国战略”与“治国方略”具有辩证的统一性,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二者的辩证统一,并使这种统一体现在时时、处处、人人、事事的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