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权力监督与制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失去监督制约的权力最容易被滥用,也最容易产生腐败。因此,只有将权力特别是政治权力置于一个有效制约的机制下,才能正常合理地运作,才不至于使掌权者滥用权力而导致民主制度的破坏。在现代民主化进程中,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与制约,是世界各执政  相似文献   

2.
<正>权力本身没有味儿,是用权者让权力染了味、变了味、走了味。掌权者一心为公、全心为民,权力的味道就是高雅的、文明的,权力就荡漾着清新味、芳香味;掌权者一心谋私、全心为己,权力的味道就是低俗的、野蛮的,权力就充斥着铜臭味、腥臊味。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贪权、恋权、迷权,拥权无束,用权任性,揽权无  相似文献   

3.
资讯     
“民主监督,就其本质来说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保持一种健康的怀疑意识,严密监督权力机构和公职人员的一举一动,保证权力在正常范围和预定轨道运行,保证掌权者牢记公仆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4.
掌握实权的领导如何防范"权力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一个颇具根本性意义的命题亟待破解,这就是:掌握实权的领导干部要特别注意防范"权力风险". 所谓"权力风险",是指由于权力受到侵袭、缺乏制约等原因,导致掌权者行使权力的行为偏离其初衷的可能性.掌握实权的领导干部注意防范"权力风险",是现实的提醒,也是历史的警示.  相似文献   

5.
吴卫华 《领导科学》2007,(13):30-31
领导干部既是掌权者,又是人民公仆,权力大,责任重,面对的诱惑也多,能否做到自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名刊要览     
《决策》2011,(6):12-12
掌权者:性、谎言与傲慢 卡恩因试图强暴酒店女服务员而被纽约警方逮捕的事实,已引发了一场有关性、法律、权力和特权的激烈讨论,而且目前还只是这场大争论的开始。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的世界政治现象中,出现了一个权力私授制,即非君主制国但却完全由老掌权者指定权力继承人的制度。历史证明,这种完全违反时代进步潮流的做法,事实上全都失败了。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事实,即他已有  相似文献   

8.
强制的先决条件是掌权者必须有能力制裁属下的不服从行为。 “乱动我就开枪!”“照我说的做,不然我就……”都是这种能力的表现,强制的优点在于能非常迅速地实施计划,因为不需要与权力对象有过多的纠缠。  相似文献   

9.
领导权力的行使,从方式来看,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这里有形与无形之分,主要是以下属能否感觉到上级行使权力的强制性来划分的.周恩来同志曾指出:“领导群众的方式和态度要使他们不感觉到我们是在领导,”即实施了领导,行使了权力,又没有使下属和群众感觉到其领导方  相似文献   

10.
领袖的权力     
我们热切追求领导权,并试图拥有它和驾驭它。我们畏惧权力,然而又被权力刺激和挑逗着。我们认真地阅读着有关权力的书籍——办公室的权力、卧室里的权力和走廊里的权力。权力鉴赏家试图教导世人——什么是权力,如何得到权力,如何使用权力,如何“获得全面控制”,“使任何事情都以你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赋予权力一个新的定义:神通广大,凶猛无比。我们从一些伟人的助手身上,就可以窥到权力的一斑。正如塞缪尔·马特勒所  相似文献   

11.
正在某种意义上说,国家治理的历史就是权力与权利的博弈。公共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作为一种治国工具,既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支配力,又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扩张性。从本质上讲,公共权力理应来自人民的授予。人民之所以需要拥护、承认或默许公共权力,是因为权力可以保护权利,维护公益。对公共权力没有监督制约是十分危险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权力与腐化     
“权力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的腐化!”人只要可以随心所欲,行为很少是合乎规范的,足见权力的滋味多么令人着迷……  相似文献   

13.
对于权力,传统社会主要侧重于人品和道德的自我约束,寄希望掌权者要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或者宣扬优秀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易忽视加强制度制约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制度建设更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全局性,以致出现了严重的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等现象,这样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因此,在现代社会,更重视通过理性的制度进行权力制约而不是过分看重领导者人品修养的力量,是通向现代政治文明和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下,对于领导者行为的规范,制度要比人品更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微权力,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权力运行体系中那些看似不起眼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小权力。人是权力的载体,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掌握着主体权力,引人注目,而单位普通干部职工也掌握着依附于岗位职责之上的微权力。微权力犹如单位整个权力体系中的毛细血管,遍布于肌体,与主权力共同构建着单位权力生态系统。其看似无足轻重、微不足道,但作用直达、影响直接,既是单位权力运行状况的直观反映,又演绎、催化着单位的整个权力生态系统。权力是把双刃剑,微权力既可以发挥自组织功能,推动单位权力生态良性发展,也可以消极怠工,加速其恶性循  相似文献   

15.
黄梦其 《领导科学》2005,(17):40-41
作为身处农村基层的乡镇党政一把手,面对目前农村复杂多变的工作现实和日益繁重的职责任务,在领导当地干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上究竟在想什么盼什么呢?据笔者的切身感受和收集了解到的情况,时下的乡镇党政一把手至少有以下“七盼”。一盼手中拥有与职责相对应的权力。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政府序列中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是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而乡镇党政一把手作为这级政府的最高掌权者,理所当然地对其所辖乡镇范围内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负总责。可时下的乡镇党政一把手却不完全拥有乡镇人、财、物、事的“四权”。可以说,目前的乡镇党政一把…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人的权力可以是上级部门正式合法授予的显性权力,也可以是来自一些非制度性安排、但又实际存在的隐性权力。单位内不具有显性权力的下属会想方设法获得隐性权力,与领导者的显性权力进行博弈,干扰领导者的决策,影响单位的发展稳定。认清隐性权力的实质,运用科学管理方式让这两种权力在博弈过程中相对和平地相处,更好发挥彼此的积极性和正当性,避免权力失控局面的出现,进而更好推动单位事业发展,是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和加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叩颖 《秘书之友》2014,(10):47-48
正鄯爱红在《领导之友》2014年第8期《"权力兼职"危害大矣》一文中,具体阐述了权力兼职造成的四个方面危害。首先,"权力兼职"的实质是权力与利益的交换,损害了公共权力的合法性。领导干部兼职,不过是想兼职又兼薪,鱼和熊掌兼而得之;企业请领导干部兼职,往往看中的是领导手中的权力,"权力也是生产力",企业可以以较少的付出换取更大的利益,获得更多的"实惠"。这种"特权企业"和"特权领导"之  相似文献   

18.
领袖的权力     
我们热切地追求领导权,并试图拥有它和驾驭它。我们畏惧权力,然而又被权力刺激和挑逗着。我们认真地阅读着有关权力的书籍——办公室的权力、卧室里的权力和走廊里的权力。权力鉴赏家试图教导世人——什么是权力,如何得到权力,如何使用权力,如何“获得全面控制”,“使任何事情都以你的意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笔者认为,这正是反腐的治本之策。为落实依法治国,从源头上反腐,特提出一个具体建议:仿效改革开放之初设立经济改革试验区的做法,设立一个或几个以政治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改革试验区,以可控的方式,摸索和总结经验,成熟后向其他地区推广。理由如下:1.由于还未设立全面改革的试验区,政治体制改革未能适时推进,现在权力反腐是第三个反腐形态,以领导者手中的权力来反下面掌权者的腐败,这只能应对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正>关于多元化约束权力从当代社会比较成熟的经验看,对权力进行约束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多元的、来自各个方面各种不同性质的约束,才能共同编织出一张监督权力之网,使权力在人们期望的轨道上运行,这无疑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本质含义。总体上可以说,近年来,我国在权力约束方面已经取得的成就尽管引人注目,但绝大多数是加强了上对下的约束和监督的结果,一小部分依靠的是体制外的"网络反腐"。与此同时,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