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道德建设要走出当前的困境,不仅要有法制的完善,而且也需要美的启迪。本文从时代特性、社会需求和人的需要三个层面分析了审美因素对道德建设的影响,认为道德建设只有反映时代审美特性、切合社会审美需求、立足人的审美需要,成为美的道德建设,才能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2.
盖光 《东岳论丛》2002,23(6):69-71
伦理与审美是人之生命的两种精神性存在方式 ,但在对人的终极关怀方面它们则表现为一个逻辑的过程。道德活动必然由愉悦的生命体验而通向人的生命自由 ,从而将道德活动转化为自由自觉的审美活动 ,活动的主体人 ,也由道德人格转化为审美人格。人格的塑造还需要通过道德教育向审美教育的转化作为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3.
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人们往往要求创作者必须贯彻自由的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审美道德意识生成在创作中具有特殊性,不是从外面强加给作者的,而应是创作者内在的生命自由意识向艺术的体验性生成。审美意识的体验性生成,是生命的"敞开状态",道德意识则使创作者处于生命的约束与责任担当状态。所以,从生命本身出发,就可以看到:审美与道德之关系,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生命内在力量的互相激活的关系。只要寻求生命自由意义上的审美与道德的和谐统一,艺术就能展示出感动人心的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4.
作为审美客体的学术论文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作、编审、阅读学术论文都是一个审美过程。作为审美对象的学术论文,是作者理性思维 的一种美的结晶,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科学美、形式美和语言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纳博科夫在小说《洛丽塔》中提出"审美狂喜"美学思想,运用非理性的主人公形象、非理性题材以及非理性艺术表现手法展现"审美狂喜"观,揭示"审美狂喜"观的非理性本质,表达作者对以理性主义和道德主义为核心的传统美学的反叛,以及对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审美方式的批判,指出"审美狂喜"能够帮助把握永恒之美、实现审美超越,提出"审美狂喜"对于创作美学与接受美学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张治国 《学术界》2006,(1):91-97
市场语境下的中国大众文学凭借其趣味性和娱乐性,赢得了广大受众的青睐。它的走红和商业成功,为高雅文化的生产与流通,提供了有益借鉴。但它也存在明显缺陷,这就是愈演愈烈的鄙俗化倾向。主要表现为:通过“玩文学”,嘲弄、亵渎和消解高尚的文学精神、严肃的社会道德和神圣的人生理想;将人的形而下欲望大面积、高频率地引入文本,迎合受众的低级欣赏趣味,侵害道德伦理,污染社会风气。欲使大众文学走出鄙俗化的泥淖,获得可亲、脱俗、健康的审美品格,需要文化管理部门的严格监管、批评家的批评规约、作家的“积极的写作”、受众高品位的审美选择和对鄙俗化的坚决抵制。  相似文献   

7.
从古至今,儒家乐教观念对中国人的政治、道德、艺术、人生及其审美观念产生着深远影响,这成为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组成部分.儒家乐教从不把音乐视为纯粹满足口腹耳目等感官欲望的手段,而视为实现政治安定平和、培养人的高尚道德及审美人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刘进 《船山学刊》2010,(3):71-73
《乐记》对音乐中的情感表现持"中和为美"的观念,音乐的中和不止是人与自然、人与他者的和谐,更重要的是音乐情感本身的和谐与情感生命的解放。《乐记》的"德音为乐"说主张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在音乐艺术形式中的融合无间,强调艺术的道德价值、社会使命与审美价值的合一。  相似文献   

9.
道德与宗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道德的根据何在?此乃人生不可回避的一个严重问题。各民族的进化史上大都有一个很长的时期把道德置于宗教的基础之上,以对神的敬畏作为道德的根据。西方传统主要在“上帝”那里找道德的根据,中国传统主要在“天”(“天理”)那里找道德的根据。本文意在探讨一种“没有宗教的道德”的根据的可能性。作者认为,道德决非可有可无之事,但道德可以不需要主宰人间祸福的“上帝”或“天”作依据。作者结合中西哲学的发展历程,主张以“万物一体”作为道德的根据。人之所以必须讲道德,在于人本与人(包括万物)为一体,“民吾同胞”的道德精神源于“万物一体”。缺乏对“万物一体”的领悟从而缺乏“民胞”的道德精神的人,不是真正的人。作者强调要以对“万物一体”的崇敬之情代替“上帝”和“天”,以重振道德的权威性,让我们的民族把讲道德、尊重道德视为人之为人的根本要义。  相似文献   

10.
文学领域的道德叙事转向,仅从社会外部把握是不够的;文学内部秩序的变动,同样可引发道德叙事的审美移位与价值变迁.近些年来,伴随当代中国作家的"文学性"追求,以及对西方美学思想经验的移植,我们的文学产生不少耐人寻味的问题,如引进西方后现代的"道德悬置",却滋生反道德与道德虚无主义;高度倡扬"生命写作",却因缺乏对生命的批判而导致生命叙事的粗鄙化;在失去苦难的"革命"与阶级论讲述以后,因为文化传统习性的推波助澜,"苦乐叙事"大行其道,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