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撒拉语、蒙古语同属一个语系。两个民族在历史上密切的经济、文化往来,促进了语言间的相互接触、影响。这种接触和影响的结果,就是在各自的语言中出现了相互借用的词语或有同源关系的词语。这些词语就成为撒拉族与蒙古族的历史关系和文化渗透的佐证。  相似文献   

2.
说不同语言的族群之间的接触会导致语言接触.七世纪前期,吐蕃与唐朝建立起正式的外交关系,此后吐蕃与唐朝的交往逐渐增多,藏汉族接触愈加频繁.作为藏汉民族最主要的交际工具,藏汉语在吐蕃与唐朝的交往中发生了接触.根据藏汉历史文献,吐蕃时期的藏汉语接触的途径主要有吐蕃与唐朝的外交活动、文化交流、人口迁徙和民族杂居等.藏汉接触在唐蕃频繁的交往中使得两种语言得以有效的沟通,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唐蕃之间的各种交流,推动了藏汉民族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语言接触影响是一个历时的、自然的动态过程,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本文以青海汉话和青海蒙古语的关系为例,认为所谓"源语"和"受语"关系是可变的,语言接触影响的概念涵盖了方言与方言之间、方言与语言之间、语言与语言之间的相互辐射、相互交织的一种复杂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汉藏语系语言的接触关系 ,认为汉藏语系诸语言相互接触和影响 ,丰富了语言学上“亲属关系”这一基本术语的学术内涵  相似文献   

5.
论语言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语言关系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语言关系 (linguistic relationship),是指不同语言之间在语言结构特点和语言使用功能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这里所说的不同语言,既指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又包括无亲属关系的语言。世界上的民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于地理、文化、经济等各种因素的联系,出现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同样也是如此。不受他  相似文献   

6.
非语言交际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它对语言交际具有辅助作用,在外语课堂上起着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重视非语言交际尤其是体态语的使用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诠释和简化教学内容。了解非语言交际在中西文化上的差异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及文化,提高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本文针对预科英语教学的特点以及民族预科学生的特点分析了在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中使用非语言交际教学的必要性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韩洁 《民族论坛》2006,(10):53-53
随着中国和国际接轨步伐的不断加快,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成为高校外语教学的重任之一。然而传统的外语教学多把教学重点放在语言形式上,剥离了语言与文化的联系,使语言学习成为脱离社会文化环境的单纯语言技能训练,无法达到交际的目的。美国语言学家海姆斯指出,语言能力除了听、说、读、写外,还应包括社会交际能力,也就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和谐交际的能力。研究或从事外语教学,不能忽略该语言主流文化的影响,应加强文化教学。"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社会学家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在论述语言与文化关系时说,“一个社会的语…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生长环境的影响,在学习语言用英语进行言语交际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语言形式在各种非语言环境下的不同应用功能,高校英语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应消除民族生的语用失误,培养他们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语言的结构和形式没有简单与复杂之分 ,语言没有难学与易学、发达与原始、优秀与低劣之别的角度 ,驳斥了偏颇和错误的语言价值观。作者认为 ,任何一种被使用着的语言 ,都是经过长期演变而形成的完整的符号系统和交际工具 ,都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在有效地为其使用者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而且常常是只有本民族语言才能更好地满足该民族成员自身的需要 ,才能更有效地表达和象征该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离不开语境。语境,特别是民族文化传统语境,不仅会影响到语言,包括语言中某些词汇意义的形成、词语的构词理据、词义的变迁与词语借用等,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交际者的语言运用。为此,本文旨在对跨文化交际中民族文化传统语境的作用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这一目标的全面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族地区保持其经济和社会其他方面持续、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极大地影响了民族地区整体和谐社会的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经成为民族地区发展所必须解决的战略性问题。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切实加强保护和建设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才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仪式历来被认为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影响到人类生活的诸方面。在生态和谐方面,仪式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仪式为人们制造了神圣的时间与空间。以云南省弥勒县西一镇红万村的密枝山祭祀为例,我们可以看出仪式与生态的依存关系,以及村民们如何在仪式实践中实现与生态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Brazil has high levels of socio-economic inequality and an in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How much of this inequality is associated with race or class is an important question in light of the current debate over affirmative action and the suitability of race and social targeted policies. There are those who claim that racial disparities 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are a result of students’ social status and not a result of racism, while others believe rac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superposes the effect of class. This study uses national survey data from Brazil’s Exame Nacional do Ensino Médio (National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 [ENEM])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ce and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between 2004 and 2008. The results document a vicious circle which connects the schooling of the young with their race,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university attendance.  相似文献   

14.
崔明德  王硕 《民族学刊》2023,14(4):44-52, 139
各民族经济相互依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各民族经济互补、经济互动与共同繁荣等意涵。和亲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形式,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的相互依存。各民族经济互补是和亲的内在动力,双方都希望通过和亲建立稳定的经济联系,满足经济需求。历代和亲活动加强了朝贡与互市贸易,推动了不同民族的物品流通和人员流动,形成了经济交流网络,畅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互动。历代和亲有助于各民族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有助于各区域共同发展,有助于中华民族物质财富的总体提升。各民族以和亲促发展的历程,为多民族中国地区间、民族间的相互协作提供了历史经验,为各民族形成紧密相连的利益共同体贡献了智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纳西东巴古译注全集》第6卷中的《祭署.神鹏与署斗争的故事》为材料,《祭署.神鹏与署斗争的故事》是纳西东巴经早期经典的代表,对于研究纳西族的历史、语言、文字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对该经典的文献类型、物质形式、形制与书写格式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就纳西东巴古籍的特点和研究价值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侗族地区林权纠纷是指发生在侗族地区的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林业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这些纠纷具有普遍性、多发性、广泛性,情节复杂,法律后果严重等特点。侗族地区林权纠纷发生的原因有许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林权改革导致的利益冲突,要解决这些纠纷和矛盾,除了要适用国家法之外,还必须利用侗族习惯法。侗族习惯法在解决林权纠纷中仍起到国家法不能替代的作用,利用好这些习惯法,对促进侗族地区的林权改革与和谐稳定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民族识别工作中以客观的民族文化特征作为民族分类的主要依据,导致了人们对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民族之间的文化具有差异性的强调,最终导致了"文化族别化"。"文化族别化"不能解释不同群体之间普遍存在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事实,又将地域性的文化转化为具有明确民族归属的民族文化。对"文化族别化"这种社会认识面临的困境展开讨论和反思,有利于申明民族之间存在广泛的文化交流和客观联系。更为重要的是,承认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比刻意地强调民族之间存在的差异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8.
何以"当大事"--双凤村丧葬个案的人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意义框架和社会互动模式之间的不和谐来解释一些仪式中的矛盾冲突的分析方法是极具启示性的。这种分析是对一味强调文化的平衡系统、社会的内部稳定以及永恒的结构从而难以理解急剧变迁的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的功能主义的超越,是人类学话语空间扩展。土家族山寨双凤村的一个充满了种种冲突的葬礼,则凸显了文化以及社会内部的矛盾因素是造成社区生活冲突的更为内在也更为重要的因素。仪式的举行还表明了遵守传统规则的必要性,而作为一种实践活动,遵守规则还意味着制定规则以及改变规则。  相似文献   

19.
How is the Canadian national identity constructed? What a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immigration policy of Canada? And how has the Black presence in Canada influenced Canada's national identity formation and immigration polic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xtent to which Black, continental Africans are implicated in the nation-immigration dialectic of Canada. It sets various conceptions Black African identities in Canada against notions of Canadian national identity, using the dialectical principles of negation and sublation. As the number of Black Africans continues to grow,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blackness’ and the national identity formation of Canada.  相似文献   

20.
东女国是沟通唐朝与吐蕃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的重要桥梁,当然,在唐朝和吐蕃政治、经济、宗教、社会习俗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加之东女国自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东女国的经济生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而这种民族特色不仅被保留了下来,而且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和旅游品牌,它在振兴西部经济的伟大战略中必将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鼓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