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序言我国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胜利地完成了土地改革,劳动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业生产有了发展。三年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党领导农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农业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改造,虽有缺点,但取得了胜利。这一段历程是怎样走过来的呢?完成土地改革后,党有计划有步骤地领导农民成立带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又由  相似文献   

2.
山西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与非农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山西农村经济基本上是单一的农业经济,农村二三产业极其薄弱,广大农民在土地上“搞”饭吃,生活长期温饱不足。1978年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在全省逐渐实行,农民获得了财产权利与择业自由的双重解放,极大地焕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随着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说:“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生存的源泉。”[1]土地是农业中不可代替的生产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土地管理制度,则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1982年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实行的土地承包制,极大地焕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村经济商品化、社会化程度逐渐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随  相似文献   

4.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由于正确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冲破了“左”的思想束缚,对农业生产关系作了一些必要的调整。比如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和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等,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又一次解放。事实充分证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这条路子是走对了。但是,在实行生产责任制过程中,怎样认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在一部分干部群众中,还有一些模糊的看法。少数社员把责任制当成是所有制,把责任田  相似文献   

5.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广大的农村,根据党中央关于农业的两个文件的精神,认真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党领导农业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实行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管理责任制,部分地调整了农业生产关系,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实行生产责任制,调整目前农村中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势在必行。一九五六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农村社会主义生  相似文献   

7.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它是英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圈地运动改变了英国当时的生产关系和产业结构,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它对农民的影响表现为:一方面是一批农民流离失所的祸首,另一方面是一部分农民翻身的机遇。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核心是鼓励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实现规模经营。圈地运动时期的英国虽与我国在历史条件、社会形态、社会环境等方面有较大不同,但其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实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实现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生产资判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在一个工业落后、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里进行的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它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决定性环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极大。新中国成立后,我党领导广大农民首先实行土地改革,紧接着就发展互助合作化运动,把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作为党在农村工作的中心,对小农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到一九五六年。我国五亿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胜利地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创造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长期存在 ,其根本原因就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长期延续。在这种封建大土地所有制之下 ,实行严格的土地属最高封建领主一人所有和严密的份地制 ,限制了农民内部更大的阶级分化 ;实行的领主庄园与农村公社同体的制度 ,模糊了农民对土地所有制的观念 ,这就严重的阻碍了土地的私有 ,使土地的兼并和集中成为不可能 ;采取平分土地与平分负担相结合的制度 ,严重的限制了农民离开领主土地的自由 ,使农民世世代代地被束缚在领主的土地之上 ,极大的阻碍了商业、手工业者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阻碍了商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商品经济更难以兴起 ,结果使新兴的生产关系—地主经济难以产生 ,导致封建领主制的长期存在 ,使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社会处于迟滞发展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农业发展过程中,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不同的原有农业生产关系延伸出不同的围绕数据的生产关系,导致不同的农政变迁结果。在西方发达国家,土地私有制和数字农业公司主导产生基于私有制的数据生产关系,推动土地集中,增加大农场的竞争力,并强化资本对农业生产者的控制和剥削。在中国,生产端的农地集体所有制结合目前的政府主导为基于公有制的数据生产关系提供了可能,其中蕴含着迥异的农政变迁结果;销售端的电商平台主导产生基于新型私有制的数据生产关系,结果是电商销售引入了新型中间商,并强化了农民与商业资本间的不平等关系。如何对接小农户与数字农业技术、保护农民的数据主权,是该技术助力共同富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中国农民冲破了“左”的思想的重重束缚,在实践中创造了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不适应中国农村现在的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特点的生产关系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农民争得了生产、经营上的自主权,克服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平均主义。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结构显著改变,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这都表明农村生产力又一次获得了新的解放。  相似文献   

12.
一民主革命的胜利和土地改革的完成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彻底推翻了长期压在中国农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解放了的中国农民生产热情空前高涨。为长期的封建制度所压抑、为残酷的战争所破坏的农业生产力迅速地恢复和发展了起来。在1952年我国农付业生产总值已达到586亿元,较1949年增加了80%。我国粮食产量1952年也比1949年增加了40%,超过了我国历史的最高水平。这说明土改以后在农民个体所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是唯一适合于当时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唯一适合于当时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它是推动当时农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决定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是以农民被剥夺,农民与土地、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前提的。然而,战后五十年代开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生产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从分离趋向统一;二是家庭农场成为农业生产组织的主要形式。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对我国农业生产关系作进一步的改革,赋予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户家庭经营,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和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及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三十五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进行了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摧毁了封建的生产关系,接着又“趁热打铁”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把农民引导到了农业合作化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改造虽然有一些缺点,但总的讲是很成功的。农业合作化的胜利,不仅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加速和保证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社会改造的胜利,这就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商鞅发展农业的思想和政策,出现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战国时期。当时,冶铁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力得到较大的发展。以奴隶占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日益成为农业发展的桎梏。矛盾激化,局势动荡。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辩证法,要求用封建主义所有制代替奴隶占有制,解放农业生产力。商鞅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代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实行革新变法,对顽固地维护奴隶制农业的奴隶主贵族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地产权制度是农村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影响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由于现有农地公有产权制度的缺陷,对农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约束力。要改造散而固化的小农经营模式,就必须破除较多地考虑公平性而牺牲效率的农地产权制度,在国家掌握土地最终所有权的前提下,赋予农户土地所有权。  相似文献   

17.
(一) 农业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同样是在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土地、耕畜、农具、种籽等等)和一定数量的农业劳动力相結合下进行的。因此,农业生产和再生产的順利进行,除了必須具备土地、耕畜、农具、种籽等等生产资料以外,就还必須具备一定数量的农业劳动力。特別是在我国当前农业技朮水平还很低,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依靠入力和畜力来进行的情况下,保証农业生产具有足够数量的农业劳动力,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我們知道,在解放后,虽然党在領导农民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的同时,也进行了农业技朮改造,逐步地以先进技朮来装备农业。但是由于:第一,我  相似文献   

18.
试论明治维新时期的地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治维新以前 ,日本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依附于封建主 ,被束缚在土地上 ,按时缴纳年贡。贡租是封建领主剥削农民的主要形式 ,农民除了要缴纳占收成百分之六十至八十的实物地租外 ,还要缴纳十几种杂税和履行各种义务。明治维新后 ,由于打破了藩界 ,取消了关卡 ,国内统一市场开始初步形成。可是在农村 ,旧的封建贡赋制度仍然存在 ,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治政府认识到 :“租税是建国的根本和关系到民心向背的极其重大的事情。”所以 ,明治政权建立不久 ,便迫不及待地要改革封建的贡赋制度和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制度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扩大财源。总之 ,明治政府推行的地税改革废除了种种封建限制 ,使封建生产关系基本解体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使日本农业开始走上近代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作为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改造一翼的统购统销与农业合作化,在其贯彻实施与快速推进中,不可避免地实行了对农民的“剥夺”。加之,在其推行中,生产关系变革的某些环节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激化了国家与农民、工人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之间的矛盾,引起部分农村地区“生产力起来暴动”。这是1953--1957年我国农民“闹粮”“闹退社”事件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解放,分别从政治身份、从公社土地制度中解放出来,现阶段农民的解放关键是从沉重的货币支出压力下解脱出来,从容应对日常生活。因此,掌握农业科学技术,强化职业技能,改变传统观念,提高货币获取能力,是农民自我解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