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乌冲突所导致的“蝴蝶效应”使中国的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地缘风险。“蝴蝶效应”强调在对变化高度敏感的议题领域中,体系内关键节点的微小改变会引发连锁反应,造成与之体量不相匹配的后果。在相互依赖的全球市场中,由于粮食具有安全属性,各国对粮食市场的变化高度敏感。因此,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大“市场关键点”粮食出口收缩后,全球粮食市场中的供给不足被催化并加剧了国际粮价的异动,这一“连锁反应”诱发了全球性的粮食安全风险。对中国而言,此次“蝴蝶效应”波及了粮食进口的稳定、提升了美国在中国粮食进口中的优势地位、冲击了中国粮食进口的渠道、加剧了粮食进口被“安全化”的趋势。对此,中国亟需提高粮食安全的韧性,丰富粮食进口来源并利用金融手段缓解粮价波动,以规避地缘政治变化的“蝴蝶效应”冲击中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关于建立我国粮食市场制度的思考湛胜田无论什么样的社会制度,粮食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物资,更是发展中国家稳定社会、巩固政权、繁荣经济的基础。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粮食这个特殊商品,如何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步...  相似文献   

3.
粮食安全步出"囚徒困境"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市场的博弈包括很多内容。就粮食安全来讲,有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中国农民与中国政府、中国农民与金融机构、中国农民与国外粮食供应商和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等多种错综复杂的博弈类型。本文的重点是探讨地区之间以及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博弈,目的在于寻求粮食安全走出“囚徒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尹在赋 《社科纵横》2008,23(12):64-65
"粮荒"在世界蔓延,一些国家因饥荒引发了骚乱.作为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的中国,粮食市场却是相对稳定的.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生产关系的基础上,采取了积极的粮食生产政策是我国粮食市场相对稳定的主要原因;同时认为发展本国农业是确保自己粮食安全的根本,并提出了发展本国农业、确保粮食安全的建议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黑龙江省粮食物流还处在传统物流的水平上,其原因是粮食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低,设施不配套,粮食运输能力不足,手段落后,物流系统不完善等;因此,为发展粮食现代物流,必须培育和健全粮食市场主体和粮食物流中心,不断完善粮食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粮食“四散化”水平,建设现代化粮食物流信息平台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提高黑龙江省粮食竞争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中国粮食储备的运行效力:基于国别比较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帆  龚芳 《学习与探索》2012,(10):83-87
粮食储备是稳定粮食市场、平抑粮食价格的重要手段,粮食储备运行效力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粮食储备总量以及库销比水平均高于美国、法国、日本三个国家;在粮食储备的作用效应上,美国、法国的粮食储备有效地熨平了粮价波动,中国和日本的粮食储备效力发挥相对有限。基于粮食"高储备、低效率"的不对称状况,中国应从农业金融有效性、农村组织化程度等视角汲取发达国家经验,进而增强中国粮食储备的运行效力。  相似文献   

7.
杨鼎新 《社科纵横》2006,21(7):11-12
20世纪60年代我国实行粮食补贴制度以来,该制度对稳定粮食市场,增加粮食产量,改善人民生活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该制度日益暴露出其缺陷。本文系统分析了甘肃省粮食补贴的特点、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必要性和途径,具有较高的政策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维才 《唐都学刊》2013,29(5):72-76
唐王朝把粮食视为基本的宏观调控物资、社会保障物资、财政支持物资及战略储备物资,把粮食运作当成治理国家的重要辅助手段。其对粮食政策的具体运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利用粮食敛散,实现宏观调控;二、通过赈济灾荒,维持社会稳定;三、作为财政手段,支持国家财政;四、作为战略物资,保障国家安全。这些措施在大唐帝国的治乱兴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论总供需平衡曹新宏观经济的运行和宏观调控是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重大问题和最主要的内容。然而,要使宏观经济正常运行,就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而要使政府的宏观调控起到有效作用,研究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总量的角度来研究宏观调控理论基础的基...  相似文献   

10.
张雄 《社科纵横》2002,17(2):20-21
建国以来 ,粮食流通体制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四个时期 :194 9─ 195 2年 ,粮食自由购销时期 ;195 3─ 1977年 ,高度集中的粮食统购统销时期 ;1978年─ 1984年 ,粮食政策的转折时期 ;1985年以后 ,改革高度集中的粮食流通体制 ,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一 ) 194 9─ 195 2年粮食自由购销时期。在这一时期 ,主要是逐步确定了国有粮食商业的主导地位。由于受长期战争破坏 ,建国初期粮食生产下降 ,供求矛盾十分尖锐 ,粮食市场上私人粮商占优势 ,国家掌握粮源主要靠从农村征收公粮。由于交通破坏 ,运输困难影响地区间余缺调剂 ,使城市和缺粮…  相似文献   

11.
政府通过期货市场调控粮食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永平 《社科纵横》2002,17(2):41-42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将粮食商品市场化 ,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然而 ,由于粮食产品具有天然弱质性 ,现货市场存在的垄断性 ,信息不对称 ,市场不完全和价格瞬间均衡等缺陷 ,很难完成。因此 ,作为公众利益代表的政府 ,在遵循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规律的基础上 ,需要利用“看的见的手”进行调控。但目前我国对粮食市场的调控主要以政策性价格和国家储备粮吞吐与轮换为工具 ,而对粮食调控具有超前性的期货市场并没有被政府所用。 2 0 0 1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 ,为粮食流通的市场化铺平…  相似文献   

12.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回顾与今后改革思路徐柏园党的十四大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稳定市场粮价为中心,并逐步向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粮食流通新体制迈进,取得很大进展。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一)“米...  相似文献   

13.
价格支持、直接补贴与粮食政策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格支持、粮食直补政策有一定的经济学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价格支持的社会福利损失巨大,而粮食直补政策的政治意义远大于英对农业从业者的经济利益.由于一般情况下粮食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补贴实质上流向了粮食消费者.因此,只有适时综合应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微观调节等措施.才能平抑粮食价格,达到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4.
论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孙映芳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都是经济运行的两大支柱,共同起着配置资源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经济运行状态正常,必须要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而宏观调控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宏观调控体系的功能。因此,研究宏观调控系统的构建特征和运...  相似文献   

15.
一、庄浪县粮食购销工作现状庄浪县位于甘肃东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是一个传统的内陆农业贫困县 ,也是甘肃中部十八个干旱贫困县之一。是典型的“粮食大县”、“财政穷县”。该县粮食局下属独立核算粮食企业 2 0个 ,其中国有收储企业 17个 ,共有固定资产 2 0 3 8万元 ,职工 5 67人 ,经营粮油品种有小麦、玉米、荞麦、蚕豆、糜谷等十几个品种。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粮食市场管理不到位。收粮单位和私商粮贩走村串户 ,直接收购农民余粮 ,时有压级压价、坑农伤农现象。县粮食部门虽然屡次稽查城乡市场 ,但收效不大。县政府也曾组织了几次…  相似文献   

16.
粮食产业化是改造传统粮食生产,深化粮食经营体制改革,实现粮食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揭示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经济的发展轨迹,阐明发展粮食产业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深入剖析发展粮食产业化的主要障碍,参照国内外实践经验,提出我国粮食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与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如:粮食供求关系紧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等情况,中央采取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避免了经济出现大起大落,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8.
刍议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模式黄清,曹国权一、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目标模式的含义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是国家(中央政府)的行为.政府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的实际,在统一目标,统一政策的指引下,通过不同形式实行综合调控。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模式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宏...  相似文献   

19.
当前,广东农业要有新的发展就必须选准主导产业,进而实现农业资源的最优配置。就主导产业而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观点是,粮食生产应该是广东省农业的“重中之重”,因此,有人提出“要为建设吨粮田而加大投入”。这一提法符合广东的省情吗?笔者试从投入产出关系、比较成本优势、市场范围和竞争优势等方面来进行分析,进而对广东省应如何选择农业的主导产业提出一些看法。一广东省一直是粮食输入省份。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减少,从1978年的7003.5万亩下降到1993年的4840.8万亩。近年来,省政府采取一系…  相似文献   

20.
宏观调控的任务和对策○何静屈波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任何强调一方,轻视另一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新时期宏观调控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根据“九五”计划,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