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字号是前人留给后辈的丰富文化财富和巨大经济财富,具有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价值。然而,在21世纪随着全球经营环境的变化,中华老字号企业纷纷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面临着巨大的生存考验。当前,中华老字号企业都在寻求着自己的创新发展之路,但是,不少老字号企业往往忽视了品牌  相似文献   

2.
王娜 《经营管理者》2009,(23):74-74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曾经象征着生意兴隆、产品品质上佳的老字号金子招牌已经消逝了,存活下来的大多数也正陷入困境,中华老字号究竟何去何从,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全聚德这一成功案例,探讨出中华老字号兴衰的原因,加强品牌管理是中华老字号重新焕发生机的关键,并对老字号企业的品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程炎 《决策》2011,(5):I0013-I0013
“‘中华老字号’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极品。今年初,历经半年的公示,‘徽六’品牌六安瓜片正式获‘中华老字号’称号,我们徽六公司也成为第一家荣膺殊荣的六安瓜片生产企业;纵观中国茶叶界,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的企业可谓凤毛麟角,而我们企业的发展史,再一次证明,用现代理念打造‘中华老字号’,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更能挖掘其背后的金子般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化作为契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企业的会计行为.研究聚焦于中华老字号的企业文化,考察了文化规制因素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机理.研究发现:相比非中华老字号企业,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低,表明中华老字号企业存在显著的会计效应.异质性考察发现,在国有企业、强内部控制和高机构持股公司,中华老字号的会计效应表现得更为显著.机理渠道检验发现,中华老字号企业影响盈余管理的机理是重视文化渗透和稳健经营,这表明中华老字号企业具有诚信经营的会计基因.研究以老字号企业文化的独特视角拓展了“文化与财务”的研究范式,对理解驱动微观企业会计行为的非正式制度动因提供了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酒类企业档案的价值进行探讨,四川沱牌舍得酒业属于中华老字号企业,老字号企业是我国商业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也是我国传统工商业文化的传播者。随着时代不断进步,老字号酒类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瓶颈,现已成为市场经济的"宠儿"。老字号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成形,累计了丰富的档案信息,拥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它也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和财产,也是我国宝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需求日趋个性化和主题化。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日益更新,旅游者希望在旅游活动中寻求深层次的文化欣赏,以获得提高认识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更高层次的心理欲望的满足。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老字号"不仅是一种商贸景观,更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现象。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华老字号进行内涵界定,研究我国中华老字号主题旅游开发现状并分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最终给出中华老字号主题旅游深度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领导力体现领导作用的大小,但不是领导的目的。只有使领导力转化成一系列具体的行为,领导的目的才能最终达到。达到目的的领导行为会使领导力增强,反之则会使领导力减弱。从领导特质的角度来看,领导者个人权威的增强也会提升领导力。我们在对"中华老字号"企业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领导力转化的效果和提升的途径。一、"中华老字号"企业的调查结果我们在河北、山西、湖南等地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实地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中华老字号"企业的领  相似文献   

8.
4大警示信号倒逼我国城镇水形势我国城镇年内全部开征污水处理费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品牌研究院最新发布——七成中华老字号经营很困难8月22日,中国品牌研究院推出了《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百强榜》,这是国内研究机构首次对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进行的专业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中华老字号"商标注册及企业品牌宣传等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对河北省27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商标的命名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些老字号商标的英译现状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中华老字号是我国商业发展中的一个特有现象,即年代久远并拥有历史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其特色工艺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形成社会大众广泛认同并有较高声誉的品牌。然而恶意抢注行为却侵犯了老字号企业的相关权益,使得老字号企业在经济、声誉上蒙受巨大损失。目前,我国对于老字号商标的保护仍较为薄弱,欧美发达国家对恶意抢注行为则有着清晰或者较为明确的立法。欧美发达国家没有像我国这样的"中华老字号"的认定,其皆是从保护一般商标的角度对类似老字号商标进行保护,使得类似老字号商标得到了较好保护。通过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对于恶意抢注的相关保护制度,笔者提出,应当建立以商号认定为基础、商标保护为措施的全面的老字号保护机制,以期健全我国的老字号商标保护机制,进而更好地发挥我国老字号品牌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魏钧  张勉 《管理评论》2008,20(7):50-56,14
本文以基于资源的观点为理论框架.利用质化研究方法对266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宣传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老字号宣传语符合资源基础理论.同时又表现出11种具体应用形式。中华老字号宣传语从内容上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从形式上深受古代修辞格的影响,从而构筑了自己独特的受众认同方式。  相似文献   

12.
伊广英 《经营管理者》2013,(13):344-344
老字号是各界对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商业生活中创造、使用和传承的传统名号的称谓,它反应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商业文化,是数百年来中华文化历史的沉淀和积累。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老字号企业不景气甚至破产的原因就在于此。建立现代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是重振老字号企业的法宝。近年来,辽宁一些老字号企业注重通过实施文化管理模式来管理企业,运用共同的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精神和企业制度及企业传统等形成的合力成就了企业发展的奇迹。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刀剪行业中,“王麻子”刀剪可谓声名赫赫。这家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在京城菜市口创立的著名老字号,数百年来生产的刀剪以刃口锋利、经久耐用而享誉民间。新中国成立后,“王麻子”刀剪仍然风骚不减当年,生意红火时,一个月可卖出7万把菜刀、40万把剪子。1985年,王麻子剪刀厂被当时的内贸部批准为“中华老字号”。但自1995年以来,王麻子剪刀厂连年亏损,后来竟到了借钱发工资的境地。截止2002年5月,该厂资产总额为1283万元,负债总额2779万元,所有者权益为负1496万元,资产负债率为216%。不久前,王麻子剪刀厂向法院提出了破产申请。市场是…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笔者随团赴北京、天津考察商业品牌建设,特别是振兴老字号品牌工作,所受启示颇深。京津老字号品牌生机盎然2006年商务部第一批通过的440家“中华老字号”,北京67家,天津30家,突出的特点是特色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品牌外宣翻译的基本理论和国内外商标翻译实践对保定市"中华老字号"的外宣英译现状进行了探究,针对"槐茂"和"刘伶"这两个"中华老字号"品牌商标英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李志刚  刘金  李兴旺  贾兆鑫 《管理学报》2021,(10):1512-1523
选取中华老字号企业德州扒鸡公司为对象,对其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规律进行深度挖掘。在双元创新理论视角下,归纳得出老字号双元情境、发现传承价值、识别创新阻力、稳固传承基础、突破创新禁锢、实现完善型创新、实现开拓型创新和维持双元平衡8个理论维度,进而基于这些维度刻画了老字号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三阶段模型,系统总结了老字号企业借助商业模式创新有效化解传承与创新悖论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一个用14代人400多年汗水浇铸出的中华药业老字号,在资本市场伸出的手里恢复了活力。  相似文献   

18.
韩奕 《经理人》2012,(6):100-101
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数据显示,联想出货量占全球市场总量13.1%,继续保持市场第二,而此前一直排名第四。杨元庆在放出一年内成为PC老大的豪言的同时,也指出了联想面临的困境,“联想已经从暗处走向明处,无论是客户还是竞争对手都对联想另眼相看,对手会不惜代价地对我们发动营销战,这是联想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9.
2005年3月14日,曾经让武汉人民引以为荣的餐饮业老字号——“老通城”宣布歇业,引起不少人对餐饮业老字号的关注。“老通城”是1929年曾厚诚在武汉市汉口大智路开办的,创业之初叫“通城饮食店”。1938年武汉沦陷,曾厚诚避走重庆。1945年抗战胜利,曾厚诚回到武汉,重新扩充装修店堂,增加经营品种,同时为显示饮食店的资格老、手面大,将店改名为“老通城”。曾厚诚得知武汉名厨高金安制作豆皮的手艺出众,于是重金聘用,以高师傅拿手的“三鲜豆皮”作为“老通城”的特色。1947年曾厚诚又在楼顶安装了“豆皮大王”霓虹灯广告,招徕顾客,从此“豆皮大…  相似文献   

20.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美国银行业造成数以百计的商业银行破产,为研究商业银行破产提供了绝佳的样本。本文收集了受危机冲击的美国破产的商业银行样本以及对比样本,研究美国商业银行破产的财务影响因素。本文在用单变量检验方法检验备选财务指标有效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加权Logit模型,利用模型贡献度指标分析财务因素的显著性和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不仅资产回报率、资本充足率、净贷款占比和金融衍生产品投资对银行破产具有显著影响,资产回报率和净贷款占比的变化率也具有显著作用;而且资产回报率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因素。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尽管金融衍生产品被广泛认为是这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实证结果显示金融衍生产品投资对样本银行的稳健性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