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是我国工业和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只有千方百计把国有企业搞好,进一步在改革和发展中壮大国有经济,我们才能加快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我国经济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稳定发展,在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一)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担负着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为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以及其他经济类型企业的较快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没有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支持和负载,就不可能取得今天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成就。1、国有经济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居主导地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市各种非国有经济的企业发展越来越快。然而,国有经济在全市整个国民经济中仍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据1996年的统计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国有经济占到58%的比重,除第一产业国有经济占的比重较小外,第二产业所占比…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国企)将直接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这就必将加快我国和各地方国有经济的调整步伐。同时,随着我国国资管理新体制的逐步建立,尤其是作为国资出资人代表的各级国资管理机构的相继成立,将使国有经济的调整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那么,地方国有经济的调整究竟会走向何方呢?这是需要我们进行理性思考的,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地方国有经济调整走向何去何从地方国有经济是全国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方国有经济调整的走向与全国国有经济调整的走向在总体上同向的同时,又存在很大的…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自治区国库改革已经走过了四年的历程,改革总体运行平稳,基本达到了改革的要求和目的。尤其是近一两年改革步伐不断加快,改革力  相似文献   

5.
一、“国有经济”概念的形成及其内容“国有经济”的概念,是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并提出来的。从建国初期至改革前,“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含义是一致的,国有企业就是国有经济的全部。当时的国有企业,一直被称为“国营企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卓元日前称,经过3年左右的努力,到本世纪末,中国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能够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可望走出困境。张卓元说,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国有经济改组缓慢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亏损严重、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已是中国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他认为,要使数量很大的亏损企业摆脱困境,使整个国有经济焕发生机与活力,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从根本上说,是要加快改革步伐,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公司体制改组,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继续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改组,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以及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进一步放开放活国有小型企业,同时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技术投入,并  相似文献   

7.
陈绪凯 《四川省情》2004,(10):30-31
广安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大胆解放思想,锐意开拓进取,牢牢把握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核心,迅速、彻底、平稳、高效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2002年底,全市298户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两年全部实现了“三个百分之百”改制目标,即:百分之百的企业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百分之百的企业转变经营机制,百分之百的国企职工转变身份。国有经济成份从一般竞争性行业彻底退出,全市无一户纯国有企业。通过改革,盘活存量资产30.2亿  相似文献   

8.
戎鲤城  周效门 《上海统计》1996,(6):11-14,20
近几年来,上海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94年中央领导明确指出上海有条件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上海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制度创新,搞好国有企业的新路子。本文以统计实证为手段,运用全市140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统计资料和样本材料,50户国有企业问卷调查和改革试点企业访谈资料及案例分析,初步总结了1995年上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阶段性成果,针对当前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义生 《统计研究》2000,17(2):49-5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作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指导方针。这是总结2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经验,针对当前的形势作出的正确决策。这对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使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对迎接我国加入WTO后的挑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脊梁,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有企业是否具有活力和效益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能否得到改善,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关键阶段,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已经确定的国有企业改革方针,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务求取得实质性进展。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是由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国有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它掌握着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命脉,从总体上控制着生…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对国有企业优化资本结构的改革又是我国企业改革最重要的一环,是继扩大企业自主权、承包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项重要措施。一九九七年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共有110个,赤峰市也有幸脐身于这个行列。这必将成为振兴我市国有经济的转折点,并为全市经济的大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国有企业职工是这次优化资本结构的关键,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那么,这些国有企业的职工应该如何认识这次前无古人的改革?如何面对下岗及选择再就业?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上半年,随着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为我市建筑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空问,全市建筑企业紧紧抓住行业管理方式转变和新资质等级重新就位这一契机,加快了建筑业企业改革和行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建筑业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各种经济组织得到新的整合,建筑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增强。在保持建筑业生产持续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有所好转,整体实力增强,建筑业市场运行秩序进一步得到规范。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壮大直接关系着国有经济的地位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而财税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恰当与否又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探讨如何调整、规范、优化以及充分利用有效的财税政策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摆脱国有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促进国有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课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唐元花 《青海统计》2006,(11):37-39,15
近年来,湟源县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高度重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通过舆论引导、政策扶持、环境优化、机制创新等一系列有力措施,给个体私营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规模不断壮大,逐步成为最具活力和最有发展前景的经济增长点。现根据第一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以来,上海农村广大干部和群众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振奋精神、勇于开拓,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和农村城市化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农村综合经济实力和水平,实现了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为全市的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才国伟  王曦 《统计研究》2005,22(9):50-6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以工业总产值为例,197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占80.7%,2003年下降到37.5%。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决定了我国国有经济的比重?我国国有经济的地位在未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国内外有关国有经济比率①的研究相当少。平新乔(2000)在其《论国有经济比重的内生决定》一文中提出,国有经济的相对比重实质上与国有企业的目标函数有关,并分析了国有企业目标函数的变化与私有企业进入对于国有经济相对地位的影响;刘怀德(2001)认为国有经济的效用和国有经济的运行成本都是国有经…  相似文献   

17.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改组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 ,因此 ,加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改组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文章概括了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改组的基本含意和要求 ,总结了以往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改组的经验和教训 ,提出了进一步调整和改组国有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赵丽 《四川统计》2011,(5):53-56
回顾“十一五”: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经济年均增长最快时期 经济总量超过上海2008年以来,四川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始终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市“三步走”战略的实施以及我区建设“新三区”步伐的加快,“大卖场”在我区的数量逐渐由少到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在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不断提高,其中既有以家世界、世纪联华为代表的综合型大卖场,也有以环渤海、登发为代表的专业型大卖场。他们都有力地推动了我区商业体制的改革和流通产业的现代化,为拉动我区经济高速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西宁市商品交易市场异军突起,市场规模由小到大,功能由弱到强,市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亿元市场无论在规模、辐射能力以及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同时在连接产销,满足消费,活跃商品流通,促进全市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