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幸福哲学研究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幸福哲学以幸福学为其理论前提,它与传统的从哲学角度看幸福问题的"幸福的哲学"有着本质区别,不能混淆"幸福哲学"与"幸福的哲学"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是辩证的统一,个人幸福的获得既靠自身的体验与感受能力,同时也靠其生存环境与社会制度;主观幸福与客观幸福是幸福的二重属性。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幸福问题始终是伦理学的中心问题。科学技术是实现幸福的基础,人类幸福是科学技术的终极目标。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幸福度。然而从古到今在看待人类幸福度与科学发展的关系上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区,只有重新审视二者的关系,才能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幸福服务。  相似文献   

3.
"何谓幸福?"以及"幸福何以实现?"是萦绕在每个人脑海中的问题,也是人类孜孜追求的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中的当代中国,身处空前变革的崭新时代,如何站在哲学的高度,在和谐社会的视域下重新认识幸福的本质,把握幸福的时代特征,赋予幸福"社会幸福"和"和谐幸福"的新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卢梭的伦理思想中,幸福观是一个被忽视的主题。卢梭认为幸福就在我们自身,它和知识无关,也与财富地位无关,本质上是一种自由处境。人类最自由、幸福的生活是一种本性的生活,即自爱、怜悯和善的生活。只要按照人自身具有的这三种本性生活,就一定会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卢梭的幸福哲学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庄子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幸福哲学,而《庄子》作为其思想的集中体现,他对于生命、生活与幸福的阐释以及他所追求的逍遥、自由的生命境界,无疑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获得幸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追求幸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和发展目标。幸福即幸福感,是人们为着预定目标、人生理想奋斗的过程中以及实现预定目标、人生理想时感到满足的心理状况和心理体验。幸福指数即用于测度和评价人们幸福感强弱的综合指标体系,是人们主观感受见之于客观数据的反映。国民幸福与幸福指数关系密切且复杂,既非正相关,也非负相关。纯粹以幸福指数提升与否作为评判国民幸福的标准和依据,亦不科学。  相似文献   

7.
幸福是教育词典之中的固有之义,幸福与教育是相生相伴的.异化的教育造成了幸福与教育的分离,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教育理应关涉学习者的幸福,成为既能够使学习者感受学习过程的快乐,又能够培养学习者判断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的幸福教育,从而带给人以即时与延迟、世俗与形上、外显与内隐相统一的教育的幸福.  相似文献   

8.
饮食文化中的存在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一种很特殊的文化现象,不仅极为发达,而且自古及今的史实和艺术作品多有涉及和记录,其中以艺术作品《水浒传》和《红楼梦》里的描写最有典型性。从生物学角度上说,饮食属于动物的本能性行为;而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来说,则属于“低级需要”层次,并深含生命信息;饮食行为在中西方的文化对比中也有很大的差异,从中可以显示出处于两种不同的文化氛围里面的人们的不同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幸福理论基于人的本质和现实生活,消解了过去哲学中感性的、形式的和抽象的幸福,对幸福的来源、内涵和实践进行了重建,马克思幸福思想体现了幸福生成、幸福内涵和实现幸福的整合。面对当代青少年幸福教育的困境,马克思幸福思想能够为青少年幸福教育提供理论和方法论指导。在马克思幸福思想指导下的青少年幸福教育不仅能实现当代青少年幸福教育的重构,也能满足青少年理解和追求幸福的客观需要。这种研究思路不仅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关怀,也为当代青少年自由全面发展和实现幸福开辟了一条现实之路。  相似文献   

10.
学识渊博的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对人生幸福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按照罗素的幸福观重新审视<红楼梦>中的典型人物--贾宝玉,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幸福源泉与不幸根本.宝玉从爱、兴趣和"无用的知识"中得到幸福;然而在幸福之源中他又缺失了工作之趣、天伦之乐和放弃的自由.在不幸的方面,宝玉受着竞争、焦虑和负罪感的折磨;幸运的是,宝玉又逃离了忌妒、自夸和舆论恐惧的陷阱.从宝玉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追求幸福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以"公益民生"为本位的"幸福中国"执政理念和诉求愿景,要求人们在学理上先行厘定或澄明"道德—幸福—社会结构"的关系问题。当代中国"富裕社会"的幸福观建构,理当基于"价值理性之限度"立场并面向"新伦理本体境界"的体验发生。对幸福满意度或幸福指数的厘定,须臾也不能脱离道德与社会结构的双向调适,只是后者(指社会结构)的调适更具有基础地位或者在逻辑上优先于前者。  相似文献   

12.
性有本能和需要两个层次以及生殖、享乐和健康三大功能,都是由人类进化而伴生的生理和社会现象,而不同的社会文化类型对性活动性意识的态度是不同的,由此而构筑的道德伦理内容也有很大差异。从这个角度切入,可以窥见不同的社会文化类型中人们的不同生存状态。可资对比的是古希腊类型和中国古代社会类型。  相似文献   

13.
幸福研究是当今学术界深入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其研究范畴主要涉及基础理论(包括内涵界定、本质属性、结构要素、元理论学说)和专题研究(包括幸福感、幸福观、幸福指数、国民幸福、民生幸福、幸福悖论、幸福问题、幸福归因、幸福路径)两大部分,并呈现出一定的现实性、多元性和实证性特点。但对于幸福因素的作用机理、幸福构成的特殊差异和幸福研究的实践创新尚需深入探讨,同时也为幸福研究的理论创新、方法突破和实践深化留下了深入研究的发展空间。借鉴国外成熟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中国特色的幸福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中国化、本土化、特色化的幸福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幸福学研究创新发展的努力方向和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历来就有各种各样的幸福论伦理学说,一直以来幸福都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很多情况下,人们总是把幸福跟善性联系在一起的。但是笔者认为幸福不总是和善性联系在一起,有时它也会跟恶即邪性联系紧密,幸福只是一种感受,一种沉醉,一种技能的充分发挥,本身不具有善的性质,也不具有恶的性质。它只是有德性之人实践德行的伴随物,而只要达到了某种沉醉状态,邪恶之人也有可能获得幸福,我们必须承认事实,但这不代表着赞成用恶行来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15.
在迄今为止所发表的诸多宣言中,英国新经济学基金会的《繁荣社会的幸福宣言》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宣言。无论《繁荣社会的幸福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还是它问世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际演变态势,都要求以它所提出和构想的幸福社会为目标进行一场新的幸福革命,也就是亚当 斯密所说的幸福革命。这场幸福革命是全方位的,它包括经济、政治和教育领域的幸福革命,其旨意和目标是崇高远大的。这场新的幸福革命的序幕已经拉开,它需要理论指导,为此要进行理论领域的幸福革命,创建以幸福学为母学的新的社会科学体系。面对这场新的幸福革命,我们要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因为社会和谐是幸福社会的基础,且和谐也是幸福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前人类物质财富持续增长而幸福感却停滞不前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人们过于执着在经济生活中追求幸福,以至于忽视甚至牺牲了在社会生活其他领域中可能获得的幸福。为了使人们的幸福感获得继续而且持续的提升,我们必须全面考察人类全部社会生活领域中一切可能实现的幸福,进而制定最优的资源配置策略。文化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优越的可能幸福,我们应当给予其充分的重视,积极投身于文化生活,并为文化幸福的实现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从知识论的角度分析不能自制的现象,认为不能自制者缺乏"最终的小前提",不能得出理性的结论。他的分析无法解释严格意义上的不能自制以及不能自制者的心理冲突,引起很多争议。从康德的视角出发,不能自制者是在知道正确的选择的情况下,把感性欲望当做自己准则的规定根据。这种视角在亚里士多德那里隐而不显,开启了德性伦理学与义务论对话的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幸福的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阐述了揭示谁幸福、谁不幸福以及为什么幸福和不幸福的科学研究结果,指出了幸福者的特点,以及幸福感与年龄、性别、财富、亲密关系和宗教信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幸福和教育是密切关联的,幸福应该是教育的目的,好的教育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幸福。幸福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幸福。幸福教育是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的教育,它要培养能够创造幸福、享用幸福的人。幸福知识、幸福技能的传授是必要的;幸福品质、幸福人格的养成是必须的;幸福教育的实践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的一切努力都在于获得幸福。效率与公平之所以是人类现代社会生活的两大价值目标,就在于其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幸福社会。实现幸福社会是效率与公平的价值旨归。正义是产生、维持社会幸福的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