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工与企业组织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强 《管理科学》2003,16(2):28-31
分工包括企业之间的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分工,企业之间的分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协调,为了协调企业内部分工产生了等级组织.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组织遇到了新的问题,福特模式--丰田模式--戴尔模式的发展历史表明,企业组织创新的基本趋势是整合.为适应新的竞争条件,企业组织创新应包括价值链上企业组织间联系方式的创新、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创新以及企业组织内外部运行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梳理新制度经济学家和古典经济学者的企业理论的基础上,力求融合交易费用和分工的理论以更好地解释企业起源和规模决定等问题。在重点分析分工和交易费用的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分工条件下的专门知识技术学习效应和积累效应是市场产生的原因,也是企业产生的原因。此外,企业的规模是不断动态变化的,因而也是无法确定的。  相似文献   

3.
企业再造与协同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再造理论强调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彻底的重新设计,追求企业绩效戏剧性的变化,用新的流程代替传统的以分工为基础的流程.然而,企业为增强竞争优势所进行的改进活动应是持续的,而不是偶然的、间断的,企业应与环境保持协同进化的关系,具备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结构与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企业再造与协同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再造理论强调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彻底的重新设计,追求企业绩效戏剧性的变化,用新的流程代替传统的以分工为基础的流程.然而,企业为增强竞争优势所进行的改进活动应是持续的,而不是偶然的、间断的,企业应与环境保持协同进化的关系,具备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结构与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仁德、王昭凤主编的<企业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8月)对已有主要企业理论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对不同学派、不同观点进行了有机整合,从分工与交易等基本理论出发,阐明了企业产生的动因及其性质,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企业的各项制度安排如产权制度、契约制度、雇佣制度、融资制度等等,考察了企业制度变迁的进程与规律,探讨了企业组织及其结构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企业间协作的方式来组织交易和生产活动,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践证明,企业只有结合彼此的核心资源才能拥有发展的合力.这不仅是制造工种上的分工,也不是传统的企业合作中的企业--供应商伙伴关系的建立,而是进入一种更为广泛的企业分工--合作关系领域.  相似文献   

7.
赵姝 《经营管理者》2013,(2):216-217
企业流程管理基于企业专业化分工后,为每道工序安排恰当的角色、任务、规则和目标来进行执行和监控,以持续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整体的协调运作能力,为企业更好地实现经营目标提供服务。目前企业流程管理比较成熟的理论有两种,即约束理论和流程再造理论:约束理论运用系统的思想对如何使企业更好的进行企业流程管理提供了有效方法;流程再造理论从提高企业管理灵活性、信息资源整合和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三个方面给企业创造价值。本文通过对这两种理论的解析,分析了其在企业流程管理中的应用,为企业运营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邱梅 《经营管理者》2015,(1):213-214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这一新型劳动分工概念,作为合理配置企业人力资源、降低人力成本和实现效率最大化的有效措施,很多企业对其加以运用。本文就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相关概念、作用意义和理论基础等进行理论分析,并就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一般运作流程和相应保障措施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9.
李溢 《管理工程学报》2002,16(Z1):224-225
每一个项目都需要严格的计划、安排、组织、团队合作、交流和领导,项目管理的过程就是制定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工作的过程.在企业的项目管理中,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是否明确、高效则直接关系到一个项目组织的成败.  相似文献   

10.
有时需要一番生死较量才能让企业再现生机 走向失败的企业会显露出多种迹象.例如,你听任企业过分依赖一个大顾客,不料它却突然破产;你从没误过向银行付款,然而不知什么原因银行变得神经紧张,突然取消了你的周转信贷额度;多年来你一直安安稳稳地主宰着一个缝隙市场,如今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却开始挤了进来.  相似文献   

11.
分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企业间分工但忽略了企业内分工。中国“营改增”消除重复征税产生了税收激励,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讨论改革究竟是促进企业分工还是引致企业拆分。这不仅弥补了现有研究不足,还为企业内分工领域研究提供了中国经验证据。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工商注册、税务信息、企业股权网络和投融资信息的数据,采用三重差分方法尝试回答上述问题。研究发现:(1)“营改增”显著促进企业内分工,存续时间更长的企业这种效应更显著;(2)“营改增”通过两种方式降低企业税负,体现为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分公司和一般纳税人身份的分公司数量均出现显著增加;(3)这种分工实质上是企业的分拆行为,规模偏向型的税收激励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所有者和代理者均有意愿促成这一现象;(4)企业以私营企业为主要对象进行外部关联,同时存续时间出现显著降低。上述分析视角能回答中国企业快速进入、关联性不断增加和企业存续期减少的特征事实。在此意义上,部分企业对税收政策产生了政策依赖现象,通过分拆进而享受相应的政策优惠,这成为今后制定和完善相关税收政策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在市场竞争中凸显企业的实力越来越重要,企业管理的手段需要不断创新,激励理论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策略。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劳动分工的差异化而衍生出激励问题,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的核心理论,它具有处理或协调需要、动机、目标与行为四项因素之间关系的职能。如何能让团体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朝向统一目标奋进,在当今的企业管理领域已经不是新鲜课题。本文就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一题展开剖析。  相似文献   

13.
已成为世界微波炉第一品牌的格兰仕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特点与条件,通过国际化经营在激烈的全球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市场领导者.其品牌国际化的模式值得人们深思.本文首先介绍品牌国际化的相关理论,然后展示格兰仕的品牌国际化战略,最后对格兰仕品牌国际化提出一些可选择的路径,以期为我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经营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企业生态系统中成员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明确划分企业生态系统中成员类别的基础上,利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模型、动态博弈模型、伯特兰德寡头模型阐述了企业生态系统中骨干型企业、主宰型企业、缝隙型企业、消费者以及辅助企业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模型结果,为企业生态系统中成员的合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从事的是社会化大生产,具有分工精细、协作广泛的特点,一个产品或项目往往需要依次通过许多道工序,甚至需要若干企业密切合作才能顺利完成.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使得现代企业在面对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内外部环境因素的情况下,不得不深入研究如何建立、维护和修订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内部会计控制框架.  相似文献   

16.
许锋 《经营管理者》1998,(10):17-18
<正> 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在90年代兴起的企业再造热潮,与90年代以来,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的产生及其对传统的劳动分工理论所提出的挑战息息相关。 所谓知识经济即把知识与信息作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经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知识经济具有如下特征: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任务分配决策直接决定企业的最终收益,而生产外部性是影响企业最佳任务分配方式选择的关键因素.考虑任务分配的两种生产外部性,即专业化分工的效率优势和任务多样化的互补优势,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两种生产外部性同时存在时企业最佳任务分配方式的选择问题.模型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的均衡结果,根据均衡结果做进一步分析表明,当专业化分工比任务多样化具有相同或更大的生产优势时,最佳的任务分配方式是专业化分工;而当任务多样化具有相对大的生产优势时,最佳的任务分配方式是不确定的,企业的最佳选择由生产外部性、任务的观测误差以及相似任务之间观测误差的差距同时决定.  相似文献   

18.
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企业存在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规范的主要内容,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明确资产记录与保管的分工。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主要措施,企业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选用。企业必须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应发挥国家审计机关、部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和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为企业经营环境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知识资源取代传统的资金、实物资源,成为决定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产品的供应链竞争取代企业间竞争,竞争与合作愈发多样复杂;分工理论受到挑战,企业业务流程再造(BPR)蓬勃发展;等等。面对日新月异的生存环境,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必须调整思路,开拓视野,积极开发、利用企业生态环境中的知识资源,增強企业对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静 《经营管理者》2013,(17):173-173
企业文化以其愿景、使命、价值观等核心内容主宰着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这种战略牵引力正是企业文化本身所散发出来的一种精神动力,也就是通常所讲的文化力。而只有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文化推进,强化信任和责任建设,提升执行力能力,将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以文化力促生产力,最终实现企业文化的有效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