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民族分裂势力是危及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主要威胁,为此中国从法律、政策、民族工作等层面提出反对民族分裂的主张,并将主权理论、中华民族发展史实、民族分裂行径的危害作为主张依据,而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理论则是反击民族分裂势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东突”势力的渊源及其活动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探讨了“东突”势力产生的原因,分析了“东突”势力从“双泛”分裂思想舆论宣传到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转变过程,并从四个方面对“东突”恐怖活动的特点进行了概括,认为“东突”分裂势力从本质上说是集民族极端、宗教狂热和暴力活动于一身的恐怖势力。。  相似文献   

3.
此为罗布江村同志在“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上的讲话之主要内容 ,着意强调面对全球化语境 ,要引导各民族文化和文学创作向先进文化前进 ,形成适应新世纪新 ,形势的民族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课题,民族“文化血型”的研究正是为探讨这一问题而提出的,同时也有助于超前探讨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民族问题。作者第一次提出“文化血型”这个理论概念,同时提出民族未来学概念。认为随着现代化的进行,“民族未来学”将深入探讨“民族结构”和民族“文化血型”等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5.
“民族”和“民族主义”是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基石.20世纪初以来,中国学者对“民族”和“民族主义”一直存在歧义.目前,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民族”和“民族主义”是政治概念,一种认为是文化概念.笔者认为“民族”和“民族主义”既要从政治上界定,又要从文化上界定.只有这样,才会全面理解“民族”和“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6.
文化能为我们提供民族凝聚力和精神动力 ,在民族复兴中发挥着先导与灵魂的作用 ;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注定要被人奴役 ;即使在经济发展方面 ,文化也会在制度和精神层面施加影响。因此 ,加强文化建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要建设的文化 ,不是一般文化 ,而是先进文化。建设先进文化 ,首先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其次要逐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 ,使之成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再次 ,应通过普遍的文化交往 ,批判地汲取资本主义的文化经验 ,借以发展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作为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重要战略,其构想及实施所依托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沿线国家具有千百年来民族文化交融和认同的深厚基础。民族文化通过影响相关产业的产生和发展,进而影响到国际贸易的内容并最终对国际贸易的规模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既存在“异质性”,也存在“同质性”。民族文化“异质性”赋予产品的差异化促进国际贸易的产生并形成强大竞争力,民族文化“同质性”形成的民族文化禀赋优势有利于国际贸易“网络效应”的形成并强化国际贸易关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民族文化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推力,是对经济方面“劣势”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8.
民族社团组织在参与社区民族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团结,宣传民族政策等工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以广州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为例,调查了其近三年通过会刊宣传、举办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以及与街道合作开展民族文化建设项目等方式参与社区民族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及收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民族社团未来继续参与社区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18世纪的德国有几百个各自独立的小邦国.这种分裂状态为文学界和学术界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18世纪德国所以能在文学、哲学以及音乐方面跃居欧洲乃至世界的顶峰与此有密切关系.由于分裂,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最关键的因素,认同德意志民族是个文化民族,知识界关心的是文化,而不是其他,因而不论文学创作还是学术研究都不具有功利性质.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讲,民族消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现在远未发展到那样的阶段,因此,民族问题会长期存在.文中以苏联为例,当年苏联过早强调“民族融合”而忽视民族问题存在的长期性,正是这种急于求成的“民族融合”思想,成了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民族政策虽有瑕疵,但整体上应该肯定,但有些自己不从事民族理论研究的学者,却极力倡导民族问题“去政治化”“非政治化”,提出要制定“第二代民族政策”,要“从制度上引导族际通婚”,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促进各民族“交融一体”.本文认为,那种试图对我国现行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行颠覆性评价,甚至不惜要将其推倒重来的思路,无疑极具破坏性.  相似文献   

11.
朝鲜族的民族文化底蕴是中国朝鲜族两重性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朝鲜族形成了注重秩序、积极入世、民族传统心理与现代意识集于一身、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的民族性格 ,在这种民族意识的支配下 ,延边注重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 ,注重品牌效应 ,也重视打造民俗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中美民族高等教育的比较和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和科教强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的国家。从19世纪60年代南北内战以来,美利坚再也没有因为民族问题发生内战或国家分裂的情势。美国成长和崛起的历史表明,美国对少数族裔高等教育的优惠政策及其国家认同战略,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国也是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多元一体"的大一统文化格局。但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位于老少边穷地区,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其中民族高等教育的落后乃其重要原因之一。比较借鉴美国的民族高等教育经验,对建设和谐的民族关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四川羌民族地区依托丰富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发展了独特的羌民俗文化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交流,同时带来旅游区民俗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但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不仅给羌族文化带来沉重打击,依靠羌文化发展起来的民俗文化旅游也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让羌族的文化基因延续下去,羌文化旅游的开发不仅不该停止,更要通过可持续的开发模式来保护和传承原生态的羌文化。  相似文献   

14.
论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特点及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既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又影响到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昌盛。民族认同并非简单的文化认同,而国家认同也并非完全的政治认同。民族认同中包含了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利益诉求,而国家认同中也包含了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的渊源关系与联系性,并以此互为基础。因此,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可以通过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良性互动来促进二者的相生,遏制二者的相克,从而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实现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女性文学的宏观视角对新疆多民族女作家的创作进行观照,可以看出民族女作家带着民族和性别的双重身份,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书写方式和书写魅力,即女性视角下的文化叙事;民族文化身份、女性身份的双重认同;凸显女性主体意识,建构女性话语空间。她们的书写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构成了共鸣、共振、相互丰富的关系,为中国女性文学领域增添了新的分支、新的文本,为学术界从新的角度认识女性文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当前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就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与发达地区差距拉大,一些地区农民负担较重,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的有关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国家在民族地区兴办的大型工程考虑民族地区利益不够,包括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自由在内的民族权益没有得到完全保障,这些因素影响着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要消除民族地区不稳定因素,促进民族团结,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包括大力进行扶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采取各种措施,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此外,要对全国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民族政策教育,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全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加大民族立法的力度,保障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边疆地区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几乎每个少数民族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在历史长河中,互嵌式杂居的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又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形成并保持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两种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边疆的治理效果,影响国家政局的稳定和国家整体的发展速度。加强文化整合,把民族文化整合进中华文化之中,以中华文化指导和引领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出台惠民经济政策、强化对中华文化教育、提升对中华文化的“增量认同”、加强中华文化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吸纳能力、推介拥有民族文化精髓和特色的中华文化于世界等措施,以此强化并保持边疆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在一定程度上高于民族文化认同,提高边疆治理效率,节约治理成本,有利于民族国家政治稳定和统一以及国家的整体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8.
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利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野,有利于社会的团结稳定。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其学科特质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民族学的学科交融性。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现实基础主要包括理论基础、社会基础、实践基础、研究基础等四个层面。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民族观教育、国家观教育、历史观教育、文化观教育和宗教观教育。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依据其民族性特征可以分为原则方法、具体方法、操作方法、方法运用的艺术和技巧等。提高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化水平,必须树立战略眼光,深化问题意识,立足人才培养,着眼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解决民族问题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要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共和国;实行民族自决摆脱殖民统治;要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地方自治或者区域自治。这些理论主张对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建国五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在我国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创立并成功地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20.
西部开发给民族关系带来在族际流动、国家行为、利益变动、对外开放等几个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开发中要注意处理宣传导向、预警机制、民族政策、文化冲突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