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美国宣布加入TPP谈判,并且邀请澳大利亚、秘鲁以及日本加入谈判,TPP开始迅速发展。并从一个小范围内的经济合作协定向APEC框架下的多边性质的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转变,逐渐对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将不可避免的面临来自TPP的冲击。因此,我国应该未雨绸缪,在密切关注TPP谈判的相关议题和进程的同时.既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快中国一东盟区域一体化进程,来防止随着TPP影响扩大带来的负面影响,又要提前做好加入TPP的准备,通过提高自身经济规模和经济健康程度来加强进入TPP后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任建民 《今日南国》2009,(23):42-43
泰国作为外向型经济国家,无论是企业还是普通百姓,都对中国-东盟白贸区的建成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3.
TPP和RCEP被视为推进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两条关键路径,伴随美国退出TPP和RCEP坚定推进,学术界将更多视线不断聚焦在RCEP上,RCEP替代TPP的呼声日渐高涨.RCEP究竟是否可以替代TPP?是否可以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带来相较于TPP的更多优势?文章运用GTAP模型,假设TPP和RCEP均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分别从福利水平变化、实际GDP变化、贸易条件变化、进出口和贸易平衡变化四个方面给其成员和非成员带来的经济效应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发现,从成员和非成员整体利益得失看,RCEP可以替代TPP.如果TPP和RCEP各自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带给区域内成员的正面经济效应十分明显,区域外成员则遭受不同程度损失;如果同时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则RCEP成员经济效应高于TPP成员,中国从RCEP单独货物贸易自由化中获得的经济效应高于TPP和RCEP均成立时获得的经济效应;无论TPP还是RCEP,欧盟、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在其货物贸易自由化时均会遭受损失.为应对未来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带来的挑战,中国应从三个圈层积极推进和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  相似文献   

4.
5.
RCEP建成前,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形势呈现出多框架并存、竞争性合作的特点,其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都很明显。RCEP建成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或将面临重新洗牌。在此背景下,要正确对待东盟平衡外交战略,妥善处理外交敏感问题,努力增加利益互补,建立多渠道的信息沟通机制,增强双方互信等。  相似文献   

6.
农业合作对中国-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从目前中国-东盟各国的贸易结构的角度来看,存在贸易对象和农产品种类集中,初级产品比重高而加工品比重低的非均衡发展等问题。后自贸区时代,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开始面临"关税削减"等制度红利消耗殆尽,后续制度供给不足诱致非关税壁垒高企的合作困境。在当前农业发展的现实背景下,中国-东盟各国在农业科研、实用技术等方面各有所长,因此基于比较优势的农业技术合作是后自贸区时代中国-东盟实现合作困境突围的有效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在参与区域贸易安排方面对外建设的第一个自贸区,走出了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近十年来,伴随着自贸区建设,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快速发展,促进了双方之间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促进了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2015年12月31日东盟共同体成立标志着东盟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东盟共同体将会有效地整合东盟各国的力量,增强东盟国家的实力和内部凝聚力,使东盟具有更强的整体性和自主性。这必然会改变东盟传统的行为模式和发展方向,也会深刻影响整个区域国家的互动。同时东盟一直奉行的东盟方式在东盟共同体成立后将继续发挥作用,其非强制性原则在促进合作、缓解矛盾的同时也将限制东盟一体化进程的广度和深度。因而,中国需要清楚地认识到东盟共同体成立后的发展和变化,并积极应对东盟未来在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公共外交等方方面面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为广西金融发展带来新契机。为了抓住RCEP生效的契机,深化中国—东盟的金融合作,广西应提升金融业开放水平,有效实现与RCEP金融条款融合对接;推动金融数字化建设,积极营造新金融环境,探索举办中国—东盟RCEP博览会;深化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推动人民币成为RCEP区域性货币;探索广西面向东盟国家证券、保险市场的创新与合作;构建合作开放、“双向互通”的中国—东盟金融人才培养引进体系。  相似文献   

10.
詹奕嘉 《今日南国》2009,(23):42-42
多位专家在12月8日上午于广州举行的中国(广东)-东盟经贸合作论坛上表示,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为中国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叠加优势,中国企业享受的政策优惠可从一国延伸到整个自贸区,甚至延伸到日本、韩国等更多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1.
运用时序趋势和弹性模型对中泰荔枝龙眼零关税贸易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2年鲜荔枝的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鲜龙眼、龙眼干肉的贸易转移效应大于贸易创造效应;2012年,鲜龙眼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最大,鲜荔枝和龙眼干肉的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鲜龙眼和龙眼干肉的贸易转移效应占从其他国进口额的比重大于鲜荔枝。进而提出:提升荔枝龙眼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并保持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加大财政对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调整荔枝龙眼品种结构和熟期结构,制定和实施荔枝龙眼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和完善荔枝龙眼的政策性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外的新形势下,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和建设对于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往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
义。中国与东盟加强油气合作,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开发的重要内容。中国与东盟的油气合作已经有一定的历史,
当前双方对马六甲海峡和南海油气通道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加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东盟国家油气产量下降
及消费量上升、中国政府重视与周边国家油气合作等,都为未来双方的油气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目前,中国与东
盟开展深度油气合作的挑战主要源自双方政治互信不够、领土争端以及美日对亚太事务的干预。为了推进中国与东
盟的油气合作,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保持高层密切交往,扩大政府合作;加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加大对东盟国
家的油气投资;继续探索南海油气合作新途径、新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张梅 《国际论坛》2013,(6):48-53,78,79
当前,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清晰地呈现出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即东盟主导、中国积极推进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美国力推、排斥中国和印度两个大国在外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两者有一定竞争性但不对立。RCEP建设前景总体乐观,仍需在关税减让、服务贸易开放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参与RCEP标志中国自贸区建设迈入一个新的阶段,需要从内外政策上积极应对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今日南国》2010,(3):24-24
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于2010年1月7日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广西南宁开幕。南宁市官员表示,于1月1日全面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南宁推向一个无法替代的交流平台,南宁正利用这样的平台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服务自贸区。  相似文献   

15.
区域金融合作是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发展趋势.中国-东盟区域金融使用成为各成员国政府的重要议程,虽不断取得进展,但仍需改进和完善,最终朝着货币合作与政策协调的路径前进.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能源安全合作的主体是中国和东盟及其成员国,法律机制可分为四个层次,存在能源产品出口限制、能源服务和投资壁垒障碍、运输通道安全维护乏力、共同开发进展困难等法律问题,应建立以沿岸国为主导的能源通道安全维护机制,坚持并完善共同开发策略,加强能源贸易和投资的纪律约束。  相似文献   

17.
东盟与中国经济互补性较强,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在出口市场以及吸引FDI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竞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使东盟和中国分享经济一体化的好处,实现经济上的双赢,同时也将推动整个东南亚的区域合作,促进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8.
RCEP的签署与生效,首次确定了中日两国基于自贸协定下的新型经贸关系。RCEP高水平的区域经贸条款将给中日这两个东亚大国在投资、贸易、人员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四川省作为我国西部重镇、欧亚交通枢纽要塞、人口大省、服务业大省及电子信息产业的新兴省,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强与日本在双向贸易投资、第三方市场深耕、数字经济融合、服务业开放乃至人员文化交流等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同时,四川省也应密切关注RCEP的实施可能导致川日在部分产业上形成新的竞争关系,以及日本加大对ASEAN 10的投资可能导致四川省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流等各种挑战,未雨绸缪,及时应对,争取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月至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已运行了十个年头。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建立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近十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进程,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区域一体化的贸易与投资效应日益显现。在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东盟自贸区区内企业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带动以中间产品为特征的价值链贸易,吸引区域生产网络型投资,由此成为"南南合作型"区域一体化形式的成功典范。中国-东盟自贸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它创造了区域互联互通、引领基建、产能合作和人文交流的综合效应,并为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特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加强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将给中国带来经济、政治和外交上的好处,探讨了如何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