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综述了石膏对波特兰水泥水化过程影响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只有系统地研究不同形态的石膏与水泥中各相的相互作用,才有可能全面的揭示石膏在水泥中的作用.不同种类的石膏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程度不同;高温煅烧石膏能明显提高波特兰水泥的早期强度.  相似文献   

2.
利用XRD定性分析,确定湿法烟气脱硫石膏的矿物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和磷酸盐含量较多,没有发现CaSO3的特征峰,但在煅烧和高温使用FGD石膏时易挥发重金属Hg、Cd等存在隐患.通过对4种FGD石膏进行不同升温速率(10,20,40 ℃/min)的热解分析,模拟FGD石膏高温煅烧生产混合相型粉刷石膏和水泥熟料的过程,研究其高温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已开发的最大的海上高孔高渗稠油油田—绥中36 1油田层系多,油层厚,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高,层间渗透率差异大,酸化注酸时不同层吸酸能力十分悬殊,岩石胶结疏松等特点,提出了一套简便、有效、可操作性强的酸液分流技术,研制出了适宜于该油田的酸化分流剂,进行了系统地试验评价和计算机模拟。研究表明筛选的分流剂能够有效实现该油田酸化酸液合理分流,酸化后能够溶于产出液中,对储层无负作用。采用该分流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渗透率差异较大的多层油层酸化中布酸问题,显著提高酸化效果。此外,该分流剂的应用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油井含水率。该项分流技术现场应用简单、方便,已在渤海绥中36 1油田和其他油田获得推广应用,效果显著。该技术对于类似油田酸化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测定固体在液体中溶解度的实验装置。用平衡法分别测定了戊二酸在水、乙醇、甲苯、氯仿、正丁醇、丙酮中的溶解度数据。采用Apelblat等提出的溶解度模型和简化的溶解度方程以及Wilson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上述方程回归均能较好地关联溶解度数据,所得结果可用于过程选择及设计。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制的相平衡研究装置,测定了CsCl-C2H5OH-H2O三元体系在35℃下的平衡溶解度密度及折光率数据。在该实验中乙醇的质量分数在0—1.0范围内。同时也测定了不饱和三元体系在不同醇水比例下的密度和折光率值,并对其进行了拟合。实验结果表明,随乙醇质量分数的增加CsCl在水中的溶解度逐渐降低。并且在乙醇质量百分含量为10.73%-49.59%范围内体系出现了分层现象。用四元参数方程对溶解度进行了拟合。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测定了海盐石膏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及热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煅烧条件下制备的改性海盐石膏对硅酸盐水泥主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海盐石膏既明显地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和略提高水泥的后期强度,还能十分明显地提高高掺量混合材水泥的强度,且水泥的凝结时间正常。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是:锻烧温度800℃为左右,煅烧时间为0.5~1h。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空气气氛在40 ℃/min的升温速率条件下,4种FGD石膏加热过程中汞的释放规律,探讨以FGD石膏为原料生产石膏产品的煅烧和加热工艺过程中汞的再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汞析出的主要温度段是200 ℃~400 ℃段,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汞析出量逐渐下降;进一步对汞的析出形态分布进行了探讨,表明FGD石膏加热过程中,零价汞(Hg0)的释放量通常高于二价汞(Hg2+).  相似文献   

8.
在石膏开采过程中,施工不规范、安全投入不足、采矿方法不正确都埋下了事故隐患,加大了生产单位的安全风险.而对于石膏开采行业来说,安全生产是不可逾越的底线,文章对石膏开采中安全管理上常见的问题进行简单剖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压、高温、低渗透等难动用储层安全高效压开的问题,从岩石力学性质因素研究入手,分析酸化过程中酸与矿物的反应,从微观结构上阐述酸化预处理降低破裂压力的机理,结合酸预处理后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察的微观实验和酸预处理前后的宏观力学性质测试结果,阐明了酸预处理降低破裂压力的机理。迪那地区过酸前后岩石力学的实验和破裂压力的计算结果表明:酸化预处理能够改变岩石的力学性质,并有效降低破裂压力,为这类储层开发提供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夏新奎 《南都学坛》1999,19(3):67-69
碱溶酸沉法是提取芦丁的常规方法,但对其酸沉时的酸度的确定,文献报导多有不同。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优化出最佳酸化条件为pH3.5左右,且使其提取收率比原来提高了0.6%。  相似文献   

11.
常规砂岩酸化为了实现有效解堵,必须采用前置液、处理液和后置液多段液体,其作业程序复杂,研制出一套 智能复合酸液体系InteAcid。该酸液能替代常规砂岩酸化的多段酸液,实现单步酸化,显著简化作业程序,特别适 合于海上酸化作业。室内实验表明,InteAcid 在溶解砂岩矿物和解除伤害的同时,能有效抑制二次沉淀,对金属氟化 物、氟硅/铝酸盐和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抑制率可分别达到71.81%、70.51% 和78.59%;单步岩芯流动实验后,无伤害、轻 微伤害、重度伤害岩芯渗透率提高为原始渗透率的1.35 倍、3.60 倍和15.00 倍;酸处理后孔隙结构微观分析表明,该酸 液具有提高岩芯渗透率和稳定黏土作用,对岩石骨架破坏很小。该酸液现场单步酸化11 口注水井,成功率100%,效 果显著率达90%。  相似文献   

12.
固体硝酸酸压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酸化技术,借鉴水力压裂微胶囊延迟破胶技术,先将固体硝酸微胶囊化,再用水基液携带固体酸颗粒带入地层裂缝,在裂缝中释放出H+,对地层实现深  相似文献   

13.
针对超深储层的破裂压力很高,对压裂施工设备的功率和承载能力要求更高,在施工安全上存在一定隐患的实际,研究了超深储层的破裂压力模型以及利用岩石力学性质的酸敏性,采取酸化预处理降低地层破裂压力,建立了射孔井筒破裂压力预测模型,分析了酸化预处理降低地层破裂压力机理。利用西部某深层气藏岩样室内酸处理前后岩石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岩石抗压强度变化结果,计算了该气藏酸处理前后的破裂压力,结果表明酸预处理后破裂压力大幅下降,对降低压裂施工压力有重要作用。为在现有工程条件和技术条件下,准确预测破裂压力和施工压力、合理选用施工设备、降低储层改造的工程风险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4.
砂岩储层酸化的常规土酸体系存在与矿物反应速度快、酸化液的有效距离短和容易产生二次沉淀等问题。现存的缓速酸酸液体系不能克服粘土和石英界面反应速率的巨大反差,新的深度酸化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酸液的穿透距离,但工艺繁琐,且仍然不能解决沉淀、堵塞问题。多氢酸体系与现存的HF酸体系相比,其反应速度慢,溶解能力强,且具有良好的防垢性能和分散性能,可以抑制井眼附近的地层伤害,有效控制二次沉淀等优点。本研究对多氢酸的酸度特性、溶蚀性能、润湿性、静态腐蚀性以及多氢酸的分散和防垢性能进行了室内测试,并对土酸、氟硼酸及多氢酸进行了酸化效果实验评价。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表明,多氢酸性能优越,可明显提高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信息技术的诞生,给传统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借助大数据这个新型信息技术平台,将社区社会工作与大数据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必将推动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大数据思维强调总体数据分析、相关关系以及动态跟进;在服务模式上注重对数据信息的主动式发掘,防患于未然;在理念上提倡开放、共享,这些都凸显了大数据技术在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优势。在具体的运用途径上,首先是数据平台搭建、信息收集,然后是数据信息分析,最后是依托数据信息进行问题预防。独特优势存在的同时,大数据也存在泄漏安全、惯性依赖、信息垃圾、人才匮乏几大隐忧。因此,需要重视相关法律的完善,在技术运用时将大数据思维和传统思维有机结合,大力培养大数据人才,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利用DTA、XRD、IR、化学结合水和Ca(OH)2生成量测定等方法,研究了煅烧石膏、二水石膏对硅酸盐水泥早期水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化龄期相同时,掺煅烧石膏水泥闪体中水化产物同拔二水石膏相比,Ca(OH)2生成量大;在一天前无AFa生成;结合水量在一天前前者高于后者,而一天后则相反.指出了煅烧石膏提高水泥强度的机量在于;由于燃烧古文的溶解速度较低,在水泥水化初期(1d前),存在于水泥中的铝酸相加相不能形成AFt,从而减缓了AFt对水泥水化的延缓作用,加速了整个熟料矿物相的水化,提高了水泥的强度.  相似文献   

17.
利用带限制的混料均匀方法对三维打印成形的粉末配方进行试验设计.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石膏基粉末中各个成分对三维打印成形制件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粉末中石膏含量是影响制件密度的关键因素,而聚乙烯醇则可以显著提高制件的表面质量,减小尺寸变形量,白碳黑和聚乙烯醇的交互作用对制件密度和尺寸变形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燃煤电厂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白城市盐碱化土壤,采用田间试验进行施用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的效果研究.研究表明施用脱硫石膏,对降低土壤碱化度和pH值,提高农作物出苗率和产量有明显效果.利用电厂脱硫石膏改造盐碱地,是将工业污染排放物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