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建立现代市场企业制度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框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梁柱和支点,在中国农村经济中建立什么样的市场企业制度,怎样通过农村市场企业制度?江泽民总书记在199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对各种类型的股份合作制,要积极引导,使其不断完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股份合作制将是引导我国广大农民走向市场的一座桥梁,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模式应确定为全面推选以股份合作制为主体的现代市场企业制度,这就百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跨世纪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2.
自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改革开口放的序幕之后,中国农村开始了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迁。这样的变迁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先导,接踵而来的则是工业化、市场化与城市化的进程,对于尚未工业化的中西部地区农村来说,则是开启了其非农化的大门。这也导致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分化。如果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制度)变迁对农村家庭的影响来看,那么农村家庭变迁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来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主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关键。  相似文献   

4.
乔新生 《决策》2003,(11):32-34
明星村的模式既不代表中国农村的未来,其本身也并非一无是处。明星村的尝试在一个阶段看来类似于乌托邦,但它们的实践毕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我们不能因为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一味地赞扬,也不能因明星村发展中面临一系列问题而彻底否定。明星村的最大价值在于,为我们提供了有别于承包制的其他农村发展思路,这有助于中国农村改革的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新事物,它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在新潮汹涌的教育改革中,农村的英语教学还没有完全适应。本文主要从农村英语教学的这一角度探讨了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试图抛砖引玉,给新的农村英语教学带来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魏新勇 《决策探索》2010,(10):41-4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是新中国农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又一次重大变革,将会给中国农民带来新福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农村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大繁荣面对这一巨大变化,媒体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记录和反映时代变迁的重任,做好党和政府的口舌,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惠农、支农政策通过媒体宣传到千家万户,褒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变鼓与呼。  相似文献   

7.
中国改革,使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的快速增长,这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世界性历史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村,发生了一场重要的变革:人民公社无所不包的管理农村的制度被废除了,出现了"包产到户"的农业经营管理形式。今年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三十年。我们反思走过的三十年,中国的农村改革留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和现实价值呢?带着这个问题,最近,本刊记者走访了原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润生--这场重大改革的历史见证人和政策起草者。他对中国农村管理体制变革的重大决策过程有过系统的叙述。下面是杜润生对中国农村两大管理变革的回顾和评说。  相似文献   

9.
《领导文萃》2008,(24):9-9
中国将采取一项旨在到2020年前大幅提高中国农民收入的农村发展政策,这可能将是多年来最重大的经济改革。这项新政策旨在刺激农村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缩小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学者和政府顾问说,新的政策将使中国的8亿多农民得以不受限制地进行土地使用权的交易。从理论上说,新政策将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使他们能更好地利用使用权达30年的小块土地。  相似文献   

10.
庐菲菲 《管理与财富》2008,(11):109-110
1978—2008年,中国改革已走过三十年。这三十年中,中国发展与变化让世人惊叹,中华民族是一个喜爱记录历史的民族,每当我们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我们总喜欢回顾历史,看看一路走来的每一步,以便我们理清发展思路,总结经验教训,为中国的下一步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简略的回顾了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发展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站在中国改革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科学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鲜明地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秦煦 《决策》2003,(5):18-20
今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今年要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4月5日,国务院又在京召开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在会上指出,中央决定,今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推开,这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2005年以前面临的改革难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作为一个“正宗”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应该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因为农民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体。但是近年来在城市改革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三农”问题日益严重。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困难提醒我们:如果再不以务实创新的态度解决“三农”问题,执政党和政府最大的“问题”最终会来自农民,而且极有可能发生一场无法应对的政治洪涝。其实,现在谈论“三农”问题,已远远不是解决温饱问题那么简单。“三农”问题已经突破经济层面,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可以说,在中国农村生活的七、八亿人口,大约有一半…  相似文献   

14.
“村民自治”是民主政治的起点吗?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一引论中国乡村民主自治是史无前例的事件。我们几乎没有现代国家的直接经验作为参照系来对这一事件进行评论,因为没有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从农村开始的,更没有在与中国相似的历史条件下从农村开始进行政治改革的经验。我们只能通过历史分析和逻辑判断对这一事件作...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主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关键。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走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6.
《决策探索》2008,(19):30-3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于10月9日至12日在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追昔抚今30年大跨越、大变革、大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跃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辛鸣 《决策》2005,(1):56-56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今年中国的发展态势越发明朗化了,这就是今年将是中国的“改革之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这一时期,不仅改革发展的呼声更加高涨、改革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改革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而且改革遭受的阻力、改革碰到的难题、改革面对的“对手”也充分地显现出来。拥护改革、支持改革的同志与反对改革、阻挠改革的既得利益者都主动亮出自己身份、观点和立场。如果我们应对正确,则可以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快马加鞭再上新台阶;如果应对不当,则可能痛失机遇,改革发展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境地。  相似文献   

18.
陈萌 《决策与信息》2007,(11):64-65
2006年1月1日,中国农民交皇粮国税的历史在延续2600多年后正式终结。全面取消农业税的近两年以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也涌现出了不少问题。例如取消农业税使县乡两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明显减少,县乡两级财政不同程度地遇到了发展困难。在财力减少的情况下,如何使基层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能,如何不断增加政府收入,以切实巩固已有的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以及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都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常修泽 《决策》2005,(1):10-12
改革和发展是当今中国的主流。当前宏观经济的紧缩政策是重要的,但从大的趋势来说是次主流,历史的方位要摆清楚,慎提“改革服从于宏观调控”之类的口号,这涉及到对中国大势的把握问题。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庄严的政治宣示,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