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安忠 《天府新论》2006,(Z1):166-167
近些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明显增多,据不完全统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与前期相比,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成倍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少数家庭环境不良,父母教养方法不当。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如何塑造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课  相似文献   

2.
新疆籍未成年人在内地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并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犯罪的未成年人员主要来自贫困的南疆地区,受教育程度低,年龄偏小。犯罪以扒窃偷盗为主,以团伙化共同作案为主,呈现出智能化、现代化等特点。导致新疆未成年人内地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有社会、宗教、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预防和治理新疆未成年人在内地的违法犯罪应加强新疆与内地有关部门的联系,齐抓共管,加强登记管理,多方治理,坚决遏制其违法犯罪的上升势头。这对维护内地社会治安的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日趋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治安秩序,也影响了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发展.文章选取福建省违法犯罪未成年人为研究样本,主要采用问卷、访谈、个例剖析、统计分析等实证的研究方法,基于事实资料分析福建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家庭成因,并联系实际着重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就如何有效预防与控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出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使得社区的作用不断提升.如何构建社区与学校教育联动机制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成为当前社区工作、教育工作的重点.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社区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产生的影响,寻求构建联动机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大面积的统计调查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禁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致使社会及学术界一直没有一个比较全面整体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印象,本次调查在得到相关部门允许的情况下,试图通过统计数据为学术界及社会提供一个未成年人犯罪的总体印象。文章首先描述了未成年人犯罪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的特征,并与相应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对照;描述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况及其在社会犯罪中的各项比例,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未成年犯罪者的生活环境,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矫正问题进一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我们在对济南市范围内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矫正状况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创建少年法院、限制监禁刑、强化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提出构建分性别矫正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易发、多发、高发态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及时对其实施救助保护和教育,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与突破口。为此,应积极健全多种形式的救助保护未成年人的维权机制;进一步加强保障工作,成立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帮扶教育工作组织;坚持用真情、真心救助保护和教育来唤醒“失足未成年人”的良知;推行轻微刑事案件非羁押诉讼制度,为未成年人今后获得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坚持法治宣传教育进辖区、街道社区、乡镇村组和学校;坚持关口前移,积极构建预防未成年人再次违法犯罪的防控体系。依法推进工读教育与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相衔接,为保障学龄阶段未成年人顺利回归学校、家庭和社会铺平道路。进一步健全《刑法》,依法规范和强化未成年人父母或者监护人的抚养管教行为,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具备最基本的法定条件与环境。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期未成人犯罪的增长,是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和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变化所导致的。为了能比较准确地分析其原因,我们对部分大学在校生和江苏省少年犯管教所的200名少年犯的成长环境进行了调查、比较,通过分析我们深深感到预防与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既要净化环境以减少未成年人社会化缺陷的形成,又要营造健康向上社会环境,这是避免未成年人形成犯罪心理并控制其外化为犯罪行为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根据高校及大学生本身的特点,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应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二是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三是加强政工队伍和保卫队伍的建设;四是加强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从不同途径和不同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刘立 《江汉论坛》2003,(6):103-105
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和感化挽救工作流于浅表化、形式化,导致一些问题少年对法律认知的肤浅偏颇,毫无顾忌地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必须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治理的特殊性,寻找和确定对未成年犯法治和德治双重治理手段的契合点,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村民自治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重要的一环,至今它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其中的违法现象却有蔓延的趋势,如果对之不加以注意和克服,势必后患无穷。文章探讨了村民自治中违法的界限,指出违法现象的特点,剖析违法现象严重的成因,并提出克服违法现象的设想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不适法无因管理的法律规则,是各国无因管理制度立法模式分野之所在.以德国为代表的二元模式视不适法的无因管理为侵权,管理人须承担侵权责任.通过比较、分析,本文认为以瑞士及日本为代表的一元模式更为可取.不适法的无因管理仍然属于无因管理,阻却违法;不适法无因管理给本人造成损失,管理人须承担债的不履行责任.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不适法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及我国无因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蓉 《晋阳学刊》2005,(1):76-80
西汉自杀现象并非波及于社会各阶层,而是主要集中在二千石以上高级官吏和诸侯王等一定范围。他们本对生命有着深深的眷恋,希望永生不死地生活着,然而死亡偏偏如影随形般紧跟着他们。皇帝的一己私意,或怨或怒,便可使围绕在他周围的所有人,包括王侯将相、后妃公主、宗室外戚,统统立死不待。因此汉代人的死,充满了恐惧、哀怨和悲愤,他们的自杀行为没有什么信念支持,而只是浸透着屈辱和无奈。  相似文献   

14.
环境犯罪论     
环境犯罪是违反环境保护法,严重污染或破坏自然环境资源,使生态平衡、人身安全或公私财产受到威胁或实际损害,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环境犯罪形成发展的成因在于:当代人的逐利行为、环境法律的缺陷、环境行政执法机制的缺陷。入世后,环境犯罪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因而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5.
犯罪作为最大的社会公害之一,如何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犯罪是全世界共同面临一个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做好犯罪预防工作.然而,传统的犯罪预防是针对犯罪人和潜在犯罪人即犯罪主体而言的,忽视了犯罪客体在预防方面的重要性.加强犯罪主体预防,只能减少犯罪主体的产生,而加强犯罪客体预防,则可减轻犯罪行为而造成的侵害后果.可见,犯罪客体预防应当成为犯罪预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转化犯问题在我国法学界争论较为激烈。目前,法学界对其概念、特征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转化犯的特征重在其法定性、罪质趋重性。加强转化犯及其立法例的研究,对我国的刑事司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刑法对单位犯罪如何处罚已经做出了明确规定,但这种规定是否合理,理论界仍存有诸多争议。我们可以从刑事责任这一角度入手,结合单位犯罪的案例,探讨对犯罪单位及对该单位有关人员的处罚。  相似文献   

18.
犯罪现象是一个国家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应,预防和制止犯罪活动,采用国家控制的手段是最为有效的。国家控制与社会控制、文化控制、治国思想、科技发展以及国际合作之间有着深层的联系与深刻的影响,加强犯罪的国家控制必须紧紧抓住立法、司法、行政等环节,加强国家司法政策的建设和各种国家组织行为,从影响国家控制的各个方面建立和完善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9.
试论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与预防犯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预防大学生犯罪离不开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当代大学生存在着孤独感与镳烈的交往需要的冲突;强烈的情绪冲动与理智控制较弱的冲突;在求职就业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这些心理冲突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就很容易滑向犯罪。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必须要大量、及时、多方地接受教育对象的心理活动信息。教育内容必须正确、生动和易于接受。同时,心理疏导必须和行为引导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网络犯罪的理论与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犯罪在刑法上属于特殊类型的犯罪。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在理论上对网络犯罪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在理论和立法上,概括了网络犯罪概念的各种学说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界定网络犯罪的见解;在犯罪构成上,论述了网络犯罪客体的复杂性、行为方式的独特性、犯罪主体的智能型和主观罪过的预见性,提出了完善立法的意见;在刑事处罚上,提出了我国刑法对网络犯罪的处罚规定存在的缺陷以及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