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投资理财致富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不但过程轻松愉快,而且成功率极高。但许多人都不知道理财可以致富,也不知道自己天生就有理财的能力,更不知道理财恰当与否的影响力那么大,所以都疏于理财。  相似文献   

2.
玉海 《家庭科技》2011,(2):42-42
让孩子几岁开始学理财,没有一个定论。有人说:"3岁就可以认识金钱。"有人觉得至少要等到上小学之后。这都没有错。但是,一定不能等到孩子18岁才让他学习理财,那样真的太晚了,因为孩子那时已经成年,应该能够独立生存了(理论上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3.
理财与人的习惯、性格、生活观念等紧密地联系地一起。在家庭收入一定时,会理财的人持家,日子过得井井有条,舒适安逸;不会理财的人持家,入不敷出,紧张拮据。关键是要在夫妻双方中寻找最佳理财人。现实中,“男人赚钱,女人用钱”的观念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不是女子天生就有理财的学问,也并非男人都不会理财。不少夫妻在理财人的争夺上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  相似文献   

4.
理财金字塔     
正理财金字塔指一种理财观点,认为理财应先规划一个稳健的"基座",然后逐步增加高收益理财产品。理财金字塔的原理:最底层较宽、较稳健,它是建立理财规划的基石,包括风险较小的理财产品,如储蓄、保险、国债等;中层是年期、风险、回报都在中等水平,如企业债券、金融债券、优先股、各类基金等;顶部较窄,投入资金不多,承担风险多,收益相对较高的具有进取性的投资产品,如房产、股票、期货等。理财金字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配财富的  相似文献   

5.
理财方式与人的习惯、性格、生活观念等紧密相关。在家庭收入一定时,会理财的人持家,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舒适安逸;不会理财的人持家,则可能会入不敷出,紧张拮据。夫妻之间,谁是家庭最佳理财人?不妨试着答一答下面的最佳理财自测题,结果自然会水落石出。  相似文献   

6.
按理说.夫妻双方由于理财观念和掌握的理财知识不同,会精打细算、擅长理财的一方应作为家庭的“内当家”。但我家采用的是三A制理财法。夫妻二人各自经济独立,包括上小学的女儿在内,三个人各理各的财,并且还都认为自己是理财的行家里手。特别是前几天看了电影《英雄》之后,论起谁是家庭的理财“英雄”,  相似文献   

7.
贺谊 《家庭科技》2009,(1):46-46
"婚前要彩礼,婚后要理财",春晚小品的一句经典台词形象地揭示了理财的重要.由于性格、知识结构、经历的不同,每个人对于如何打理财富、如何进行投资都有着自己的风格与判断,即使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夫妻,也是如此.在很多家庭中,夫妻双方由于理财态度不一致而导致争吵、矛盾,甚至冲突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8.
汪志 《家庭科技》2013,(11):46-46
说起家庭理财,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有钱人的事。其实,有钱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我的理财经验是,不管钱多钱少都要学会理财,且理财时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第一个篮子——业余经商。虽然我有稳定工作,每月有固定工资收入,靠这些钱养家糊口还行,但要发财或成为有钱人那就没份了。"穷则思变",我有商业灵感,丢掉工作去经商,这个方法不太保险。只要处理得当,边工作边经商是完全可行的。近年来,随  相似文献   

9.
理财听谁的     
尹绢 《家庭科技》2006,(11):15-16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伴随着这句口号日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理财观念贯彻到自己的实践中去,有目的地采取一些理财行动。但是,理财不仅是一件技术活,也是一件力气活。现在市场上  相似文献   

10.
李觏和王安石都很重视礼,他们都对《周礼》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二人的礼学思想有许多相同之处。他们都反对繁琐冗杂的章句之学,注重阐发经典的精神实质,倡导革新,与时俱进,开创宋代义理之学的先河。他们的礼学都能联系实践,通经致用,注重理财,对南宋的事功学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李觏理财重在富民,而王安石理财重在富国,这是二人的礼学思想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廖公弦的作品,诗味浓郁,这是不少人所公认的。但是诗味何以如此浓郁,答案就不尽一致了。有人从诗的立意谋篇着眼,认为其原盖在于廖诗有精巧的构思;有人从情景相生出发,认为其味来自于廖诗优美的意境;有人从语言风格探寻,认为是出自廖诗清新、动听的文字……这些意见都对,但又不全对。说对,是因为都抓住了廖诗艺术的一些特点;不全对,是因为尚未扣紧廖诗艺术  相似文献   

12.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喜欢的事物不尽相同,痴迷程度自然也不一样。有人爱画画,是个十足的“绘画迷”;有人爱读书,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虫”;有人爱跟着音乐翩翩起舞,是个“舞蹈迷”;还有人爱对弈,是个“象棋迷”。你的爱好是什么?痴迷到什么程度?是个名副其实的什么“迷”?快写出来告诉大家吧!  相似文献   

13.
<正> 对系统进行分类是系统研究的任务之一,但任何分类都是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按其不同的属性去完成的.如我们可以按实有系统是否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把它们分为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两类;也可以按是否有人这一要素介入,把实有系统分为有人系统和无人系统,其中,有人系统又可再分为人-人系统和人-机系统;还可以按实有系统的属性把它们分为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物系统、机械系统、符号系统等.本文所要探讨的社会系统,则是依据软科学研究的需要(社会系统的改善是软科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对实有系统进行分类所得出的概念,它与非社会系统是两种对应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4.
正很多人都听说过"喝小米粥有利于养胃"。但对于不同的人,喝小米粥的效果并不相同。有人觉得喝小米粥特别舒服,解决了胃酸多的问题;但也有人一喝小米粥就会因胃酸过多而难受;有的人感觉小米粥好消化;也有些人说小米粥不易消化,会胀在胃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喝小米粥到底能不能养胃呢?事实上,"养胃"本身没有准确的定义。每个人胃肠情况不一样,体质也各有不同。比如,有的人胃酸多,有的人胃酸少,有些人患胃溃疡,有些人患萎缩  相似文献   

15.
刘平 《家庭科技》2008,(7):20-20
有些人,尤其是理财经验不足的中老年人,认为国债不能提前支取,或者认为提前支取就要交手续费,又要按活期计息。于是,购买国债都买3年期而不买5年期的。  相似文献   

16.
<正>老年人的理财需求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老年人看重手中持有的资金,不愿意承担过多理财风险。现如今,老年人逐渐接受“钱生钱”的理财思想,但由于老年人希望资产在一定时间内实现保值增值,并追求高收益,理财风险随之出现。如何在保证理财收益的前提下降低理财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曾经十分流行,而今却很少有人再把它挂在嘴边了-- "没什么都行,不能没钱;有什么都可以,不可以有病". 这是人们在经历了现实生活的洪波冲刷之后言自肺腑的声音.感慨也罢,叹息也好,但俗而易懂,不能说不经典,不能说不在理.  相似文献   

18.
杨美梅 《家庭科技》2009,(12):41-41
毫无疑问,理财正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成为一种时尚。随之而来,有几个词儿也开始变得令人耳熟能详,比如"钱商"、"财智"等。套用在理财行为里,这些词儿的意思都能很好理解,指的无非是人在创造财富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换句话说,理财是一门"技术活儿",靠的是智力而非体力。  相似文献   

19.
井田问题是一个老问题。自两汉到现在,一直有人讨论它。就全部过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两汉到清末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所讨论的重心为要不要恢复井田的问题。主张复古的人照例都大骂商鞅,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是夏商周三代,如何能达到三代之治?就一定要恢复井田制。但是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见解。认为时代变了,土地制度不能不随着变(马端临:《文献通考·田斌考序》可为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按劳分配的“劳”?怎样计量这个“劳”的大小?弄清这一点,对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有重要的意义。有人认为,按劳分配中的“劳”,是指劳动的潜在形态;有人认为是指劳动的流动形态;有人认为是指劳动的物化形态;有人认为是三者的综合。这些意见都有道理,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用来指导实践。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