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石油父亲     
来卫东 《可乐》2011,(2):13-13
"多大点事!"这是父亲的口头禅。说这话时,父亲面带微笑,左手叉腰,挥舞着右手,语调铿锵,像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从记事起,儿子就没见父亲犯过愁。似乎在父亲眼里,世界上没啥大事、难事。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陆军学院原院长邓福全将军,不仅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出色军事指挥员,而且多才多艺,是知名的书法家。记者平时与他相距千里,从未见面;但想不到不久前在我俩共同的母校——江西萍乡中学100周年校庆的时候,却有幸访问了他。  相似文献   

3.
博马舍(1732—1799)在法国戏剧史上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他曾说过:“我的一生是斗争的一生。”他的大半生确是如此。他是一个精力充沛、多才多艺的人。他的多才多艺表现在好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颜梅生 《中华魂》2012,(19):48-49
在长征途中,有一个没当过"新郎"甚至还没有谈过恋爱,便当起了爸爸,背着孩子走完了二万五千里征程的人,他就是开国将军马泽迎。那个孩子,是他根本不认识的烈士的遗孤,最终被他抚养成人。马泽迎(1912—1974),江西省兴国县永丰乡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三师炮兵连班长,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连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骑兵团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5.
"我不要长大!我不要上学!你一走我就玩!"这是一个孩子的宣告,有点像小飞侠彼得·潘——姑且,我们就称他为"小潘"吧!  相似文献   

6.
清代宁夏籍湖广提督俞益谟生平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益谟是清代宁夏广武营人,官至湖广提督。有文武才,人称“一代名将,千古文人”。对其生平,前人因资料所限,极少论及或所论不够充分。笔者通过俞益谟的《康熙朔方广武志》及近来获得的俞益谟最主要的作品集《青铜自考》和《办苗纪略》以及《振武将军陕甘提督孙公思克行述》等著述,考证了俞益谟一生的主要经历,并将其生平分为五个阶段:仕前成长期、入仕发展期、仕中通途期、仕途高峰期、致仕赋闲期。  相似文献   

7.
词汇化和述补结构是汉语史研究的热点。针对刘东升、潘志刚先生《论"附近"的词汇化》一文的观点提出商榷意见。认为:动词短语"附近"与先秦两汉的动宾结构"附近"没有联系,它来源于并列连用动词;从汉代到唐代,"附近"都是一个松散的组合,没有复合、凝固为述补结构;复合性处所名词"附近"并非来源于述补结构,而是由并列动词"附近"直...  相似文献   

8.
日前,我校聘请上海大学朱振武教授为我校客座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景霞教授为朱振武教授颁发了聘书。朱教授向我校赠送了新作《爱伦·坡研究》。学校人事处、政法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聘任仪式。  相似文献   

9.
龙,华夏民族的象征。5000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它被诗吟过,被歌唱过。尽管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人能够破译龙的密码,可是我们依然追求和向往着它。古之“叶公好龙”的典故,让我们遗憾不已,但今日“与龙共舞’的画家魏振武却让我们无须再去石雕、石刻、彩绘里苦苦寻觅龙的踪迹,从他笔下的水墨画中,我们就可一睹龙的风采。那摇头摆尾的龙,那气势磅礴的龙,那色彩斑斓的龙,那戏珠玩耍的龙………在他的笔下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画家魏振武对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形象非常喜爱,从70年代起,他就开始潜心研究古今中外有关龙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何立波 《中华魂》2013,(3):44-47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众多开国将军中,有十三位独臂、独腿、独脚将军。作为三军统帅的毛泽东,在谈到我军的独臂及伤残将军时曾说过:“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独特人才!”在这十三位残疾将军中,101岁高寿的二炮后勤部原顾问陈波将军是最长寿的一位。他的传奇经历和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受到人们的称赞。  相似文献   

11.
柳·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是俄罗斯当代作家和剧作家,同时也是多才多艺的歌唱家兼诗人。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反主流意识形态主题、新自然主义和叛逆性的写作策略,这使她成为"别样小说"的领军人物,俄罗斯当代文坛的"怪葩",同时也成就了"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现象。本文从作家刚刚获得世界奇幻奖这一当代俄罗斯文坛上的重大事件入手,从其小说、戏剧、童话、诗及歌唱等四个创作领域剖析了上述现象的成因,以期读者对作家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本刊一九八二年第三期发表曾锡同志的《思维与存在同一论实质是唯意志论》一文后,先后收到陈宗瑜、王振武、马广海等同志商榷的文章。因篇幅所限,现仅将陈宗瑜同志文章刊出,并感谢王振武、马广海等同志对本刊的关心与支持。  相似文献   

13.
李春光 《中华魂》2017,(1):48-52
1938年12月20日,115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遵照党中央关于"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方针,奉命率师直属队和343旅686团等部近5000人,代号"东进支队",离开晋西,奔赴山东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此间,杨勇将军任686团团长兼政委。  相似文献   

14.
吴志菲 《老友》2010,(12):8-10
一个出身贫寒的山村放牛娃与战功赫赫的将军,两种形象似乎互不搭界。然而在曾担任过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国防大学政治委员的李德生将军的人生旅途里,这样看似不可能有交点的两种命运却拼接得天衣无缝。也因为如此,李德生将军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充满了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5.
王蕾 《中华魂》2012,(10):46-48
在马六甲城,你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与郑和不期而遇。山、街、巷、博物馆、茶室、餐馆、庙宇……它们或直接冠以郑和之名,或间接的使用他"三宝太监"的尊号。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南下西洋进行了7次万里远航,其中有5次驻留马六甲,在这个城市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有时,郑和是庙堂之上人们朝拜祈祷的神灵,有时是凭海观望的将军,有时又是一位传授美食医药的亲切朋友。关于郑和的一切在显眼与不显眼的地方提醒你,郑和,他来过。  相似文献   

16.
刘继兴 《社区》2009,(23):37-38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其中有两位出自“少林”的开国将军:许世友上将和钱钧中将。有趣的是,这两位将军还曾在一个大军区共事过。许世友曾任南京军区司令员。  相似文献   

17.
张学良将军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1936年12月12日,他从国家民族的利益出发发动了西安事变,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张学良抗战思想的转变,从"拥蒋剿共"走到"逼蒋抗日"的过程,是诸多主观、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从东北军的兴旺、失去领土到最后将要损失殆尽也是促使张学良抗战思想的转变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苏轼本人和后人都论述过他文学思想中的求新特点,他自己的诗、词、文创作更体现了这一特点。求新是苏轼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大家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与他学富五车、多才多艺及标新立异的个性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张学良将军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同时也是一位富有平民情怀的军人。他厌恶"吾国之军阀、官僚,日以大烟、麻雀为生活"的恶习,提倡平民生活,同情内战下普通百姓的痛苦遭遇,希望青年不慕官场,求学上进,做有益于国家的有用之才。认为国之兴衰匹夫有责。这些都体现了他精神世界里的平民意识。围绕着"自身本愿为平民"、"对战争下受难平民的同情"和"希望青年人做一个好平民、好国民"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其平民观的内涵及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何立波 《中华魂》2008,(4):15-17
开国领袖毛泽东在谈到我军的独臂及伤残将军时曾说过:"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独特人才!"在这些独臂将军中,就有在军内外享有声誉的独臂书法家左齐将军,连毛泽东都曾称赞他"鼎鼎大名"。截肢手术中的"精神疗法"1911年12月,左齐出生于江西省永新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左齐自幼天资聪慧,上过三年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