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2013年8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特别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虽然参赛选手都是初中生,但却引起了很多成年人群关注。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由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32支代表队参赛。每支代表队有5名选手,都是年龄在14岁左右的中学生。所有选手以代表队名义  相似文献   

2.
隐逸,是郁达夫最典型的人格特色,几乎囊括了现代隐逸的各种形式。他"隐于自然",认为欣赏自然,欣赏山水,就是人与万物调和,人与宇宙合一的一种谐合作用。他"隐于酒色",几乎把"酒色"当成了他的精神家园。他"隐于书斋",读书、买书、藏书、著书成为他终其一生的爱好。他"隐于宗教",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淡泊出世、放达超俗的佛道意识。他"隐于死亡",在"杀身成仁"的民族大义中实现了生命的完满与超越。在郁达夫的"隐逸"中,"隐于自然"和"隐于酒色"是其最突出的表现。爱欲和自然构成了郁达夫小说中人物生命的两极。  相似文献   

3.
晓篱 《人力资本》2010,(4):64-65
从一个浑身是刺的"问题选手"到囊括三金的"三冠王",从年少轻狂的世界冠军到成熟稳重的领军人物。四年间,王濛实现了自己的蜕变,也在国内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濛旋风"。  相似文献   

4.
"语言"和"文字"是语言文字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两个概念。中国知识界普遍拿"文字"说"语言"。张桃先生的文章《汉语走向世界的时代》误把"汉字文化圈"当成"汉语文化圈",在此基础上论证"汉语日渐成为世界性语言"毫无科学性可言。吕叔湘先生所说的"宏观的语文知识"急需进入中等教育,中国知识界急需在这方面集体补课。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是一种人与自然万物和融的道德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的契合点一直被探寻。朱熹以"心之德、爱之理"释"仁",把标示情感之"仁"提升为道德本体,唯"仁"能承载沟通"天、人"的重任;以"仁者天地生物之心",扩展了"仁"的主体指向为人和天地,凸显"仁"是"天、人"的终极价值表现;以"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彰显求"仁"为贯通万物的过程,践"仁"为"天人合一"的实现路径。朱熹的"仁"成为"天人合一"价值意义上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6.
白先勇塑造了很多蕴义丰富的女性形象,尹雪艳即是研究者不可忽视的一个形象。但是评论界大都把她看成"幽灵"、"死神"或是"精灵",然而透过小说文字的表层发现:她既不是能够把人们推向死亡的"幽灵"、"死神",也不是迷人的"精灵",尹雪艳有着难言的苦楚和悲惨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李明 《北京纪事》2013,(1):4-16
近期,央视到祖国各地采访基层老百姓,问一个很突兀的问题是:"你幸福吗?"北京人理想中的"幸福"到底是什么?网上很多人道出了心里话,按顺序说应该是这样的:海边有幢别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沐浴阳光,呼吸着新鲜空气,不用担心PM2.5;吃着特供食品,不用担心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胺;子女都送出国读书;有钱看病……看来,"我在海边有套房",已经成了许多北京人的一大追求。  相似文献   

8.
时间走近2013年的末尾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央视网等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3"即将在12月20日正式揭晓青年学生的2013年,又出现了哪些值得铭记的关键词,影响着我们的现在与未来?和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的汉语盘点是否相同?值此岁末,本刊编辑部整理了一年内杂志讨论过的话题与时下热点,总结了一份属于青年学生的"成才与就业"关键词列表。中国梦、自贸区、史上最难就业季、全球创业周、创客、网络课程、高考改革、汉字听写大会……小伙伴们评价一下,这份总结靠谱吗,大家觉得还可以补充哪些关键词呢?  相似文献   

9.
朱子和阳明都把"格物致知"作为修养工夫的一个核心,但二人所要"格"之"物"和所要"致"之"知",以及如何"格",却大不相同。从二人对"格物致知"的不同阐释,我们可以窥探出其不同的哲学思想,以及理学与心学不同的工夫论进路。朱子和阳明的"格物致知"差异主要体现在修养工夫的着力点和的价值目标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深入分析了马克思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基本思想,阐明了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该思想对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启示:把城市作为整个自然循环的一环,让城市自由呼吸,关注城市与自然共生;把"外部的东西同化",向自然界适度索取自然资源;"把获得的东西再排到外部的异化",向自然界适度排放各种废弃物;"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应该"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相似文献   

11.
家,就是人得以存在的处所。所谓开天辟地,就是人为自己筑造得以存在的处所(家)。为"乾坤""立极",就是人为自己开辟天地,筑造世界,筑造处所(家)。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确立以"仁"为天地之"极"。人开辟天地、筑造世界必须以"仁"作为支柱,才能支撑起人得以存在的处所(家)。对于如何才能持守"仁"这天地之"极",则只有通过"精一",即由"诚"而达到"执中"、"用中",即把握"道",从而实现对"原于性命之正"的"道心"的持守,实现天地之"极"("仁")牢固地树立。  相似文献   

12.
刘鹏飞 《中华魂》2014,(18):46-46
中国的"吃喝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到如今已是愈演愈烈,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有些人超越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慷公家之慨,大吃大喝,这种腐败现象早已成了一大公害,已经引起社会舆论的公愤和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吃喝风"不除,民愤难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穷吃"的灾难能把一个国家"吃穷",能把一个国家吃亡、喝灭。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数不胜数。夏代最后一个国君夏桀,荒淫无度,吃喝成风。  相似文献   

13.
钱钟书美学观之一是"诗可以怨",并把它看作是"历代文学主流",他认为中国文学史上成功的、重要的作品极少是"歌功颂德"的。因此,古人把"诗可以怨"作为检验作品优劣的标准。钱钟书的"诗怨"说中还集中揭示了"怨"诗中的人性心理和社会心理内涵。钱钟书先生对喜剧没有专门论述,但却重点论述了决定喜剧价值的"笑理",钱钟书先生认为:"不亵不笑""、亦尚中笑理"是"核心明确而边围含混"的朦胧区域,它是审美快乐的最佳境界。"尚中笑理"的笑的艺术作品不管经过多长时间的推排,都不会丧失笑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人之"自在"、"自为"、"自持"和"自然"构成了老子对生命存在形式的反思。其中,人之"自在"最重要的特征是"与万物并作",是一种生命体的存在;人之"自为"因充满私欲而表现出"甚"、"奢"和"泰;"人之"自持"趋于"道",其典型就是圣人;最后,人之"自然"合于"道",其主要特征是"朴"。这四种生命存在形式构成了老子生命四重存在理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是要把中国由"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此可以从社会形态、现代化形态和文明形态三个层面来理解。从现代化程度来说,"中国梦"是一种现代化形态梦,要实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社会",经历了西式资本主义、苏联式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形态的发展,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从社会性质来说,"中国梦"是一种社会形态梦,要实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其内涵和本质具有特殊性,以实现"每个中国人的全面发展"。从进步程度来说,"中国梦"是一种文明形态梦,要实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社会文明",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特征,与其他文明不同,是要重建"中华文化大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梦"三种形态的构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新世纪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演进,为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攻坚深化,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第三、第四代党中央与时俱进,在五大方面创新发展了邓小平的人才理论。从"关键在人"到"以人为本",从"第一生产力"到"第一资源",从"优先发展教育"到"人才强国",从"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从"两个尊重"到"四个尊重",体现着传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不管遇到什么小伤小创,总以为只要贴上一块创可贴就万事大吉,甚至有人把创可贴当成"万金油",认为它能包治百伤。不过,专家指出,创可贴只不过是用于止血的应急工具,并非万能药。  相似文献   

18.
任峰 《社区》2012,(1):50-50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老人们凑在一起特别爱"显摆"。孙子考上大学了、儿子当上领导了,就连女儿给自己买来一件新衣服,也能说上好几次。老人的"显摆",有时却让年轻人很为难。最近,婷婷的妈妈逢人就说"我闺女当了公务员,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说",只是一个小职员的婷婷,想制止怕伤妈妈的心,不制止又怕大家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19.
李昌森 《中华魂》2010,(8):30-30
江苏四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宿迁市西北部,水域面积375平方公里的骆马湖,因为"骆马"谐音"落马","犯了忌讳",在当地闹起了一场改名风波:有人擅自把湖名改成了"马上湖",并到处打出"游马上湖,马上有福"的标语招牌。  相似文献   

20.
巧加笔画     
一休 《山西老年》2013,(6):43-43,63
假如将下面四幅图中的黑点都看成笔画"点",你能分别加上一笔、两笔、三笔、四笔,使它们变成四个汉字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