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作为在国内出版的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在中国新闻传播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围绕着这份报刊有不少基本问题存疑,学界至今仍未能深入地研究。通过研读有关文本及对有关参与者的情况进行考察,对它的创办发行复刊及编辑出版等有关问题作探讨后得出一些新结论:《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办是在马礼逊、梁发等人参与下进行的,它的发行和复刊更离不开华人团队的作用和贡献,这一点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郭士立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期刊.该刊是在清政府实施严厉的禁教政策和严格的闭关政策以及中外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民族偏见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经过郭士立的不断努力而创办的.  相似文献   

3.
传教士创办中文报刊的最初目的是宣传基督教,中国第一个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即为典型的宗教报刊。19世纪30年代《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创刊后偏离了这一宗旨,开始把重点从传 教转至宣传西学,实现了从传播宗教到传播西学的转变。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现了非宗教性报刊与 宗教性报刊并存的局面,进人20世纪后又回到了宣传基督教的原点。传教士中文报刊经历了一个从传 播宗教到传播西学最后又回到传播宗教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自第一个以中国人为读者对象的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1815年)创刊以来,一时间仿效者竞起,在东南亚及中国沿海地区先后出现了十来种中文期刊。而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中文期刊则是麦都思、郭士立于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据考,“统纪传”即杂志之意,“每月统纪传”便是月刊之意,“东西洋考”则是对刊物内容范围  相似文献   

5.
凡人论及中国现代化报刊之始,无不提及传教士在华的办报活动,特别对英国伦敦布道会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和米怜) William) Milne)于1815年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和德籍教士郭士立(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于1833年创刊于广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论述较为详尽。因为前者为第一份现代化中文报刊,后者是在中国境内所办的第一份现代化中文报刊。但对创刊于上海,刊期最长专论教事的《圣心报》则很少提到,亦无专文论及。仅方汉奇同志在《中国近代报刊史》(1981  相似文献   

6.
《西国近事汇编》是洋务运动时期由江南机器制造局翻译馆主办的惟一一份周刊,采用原始文献分析法研究了《西国近事汇编》传播的西方经济学思想。该刊在《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开辟经济贸易专栏和《遐迩贯珍》论述自由贸易重要性的基础之上,首次系统传播近代西方财政管理思想,首次全面传播近代西方政府调控经济的思想,把西方的专利保护制度、金融资本的魅力、国际贸易的两面性等经济思想引入中国,大规模地传播近代西方经济学思想及其实际运用,在中国近代期刊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本土创办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纸,记录了19世纪30年代南中国海地区的历史文化现象,表现了刊物创办者和撰写人对于鸦片战争前期中国历史、文化和人们思想、道德的认识及评价。这份刊物对于南中国海地区历史文化所作的反应和评论,反映了西方传教士在进入中国本土后,对于中国历史、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认识接受和交流状况,为我们理解此阶段的中国社会、文化现象和历史人物保留了一份珍贵的记录。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学角度,对创刊于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期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作了重新审视.指出其输入了最早的自由贸易理论;最早向中国介绍了跨国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最早期刊汉译英文(Company)和法文(Compagnie)为"公班衙"和"公司";创制了最早的中文对外贸易行情表等.  相似文献   

9.
审稿制度攸关学术和学术期刊的存亡。学术期刊和同行审稿制度首先产生于西方,我国清代中期《吴医汇讲》的性质属于传统图书,不是学术期刊,其审稿性质不具有真正意义同行审稿的性质,中国真正的学术期刊的起点是1815年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由于近代中国学术期刊主要由传教士创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以唐宋史传所载、诗话笔记、别集总集及有关资料 ,仿清人徐松《登科记考》体例 ,首次对南唐士人科举及第及知贡举情况 ,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 ,它可说是对《登科记考》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释爨及西爨白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古籍文献及碑碣资料,对历史上南中大姓的主要代表爨氏家族的历史源流作了全新的考证,并对云南地方史和民族史中颇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新的看法,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对“隘、狭、窄”三个词,从西周到元明清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和原因进行考察,并结合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区中的分布,讨论了这三个词的历时替换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化研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而备受青睐的"意识形态"研究好像退出了文学研究的历史舞台。本文试图在阐明"文化研究"、"意识形态"概念内涵,辨析二者差异、互补关系的基础上揭橥"意识形态"在现时语境下的"改头换面"。  相似文献   

15.
"势"是一个重要的中国古代哲学与美学范畴,人们对它的解释多种多样.势的主要含义可以理解为"力",即艺术感染力."势"具体表现为体势、气势、理势等.体势指结构之力,气势指生命之力,理势指逻辑之力,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6.
"日"是《周易》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周易》卦象中乾、离、震、艮为日。"日"、"实"同义,乾、坤、艮为实。"实"、"是"同义,"是"象征"帝"与"王命"。  相似文献   

17.
面对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过度弘扬所陷入的理论困境,以及主体性原则在实践中的无度发挥所招致的灾难性后果,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体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致力于解构作为现代主义深层本质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解构现代主体性的同时,又努力在现代主义的"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后现代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趋向动词“起来”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南朝宋开始,经过唐宋元明清逐渐成为现代汉语中表示动词或形容词时体的重要标记。“起来”语法化的过程是一个实词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起来”与其它语言单位的组合不断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古书中"堕"和"坠"当"落、落下"讲是同义词,二者都有使动用法,但"堕"的使动用法比"坠"普遍,这对"堕胎"与"坠胎"的出现以及二者使用上的普遍与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堕胎"开始出现于魏晋文献,"坠胎"较为可靠的起源当在明朝,且使用的频率远不及"堕胎"普遍.<现代汉语词典>不收"坠胎",当是出于规范化的要求.今天,尤其是网络上普遍使用"坠胎",从历史渊源上看并没有错,然而从规范化的角度看,这是不合规范的.我们应该自觉地为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与健康而奋斗.  相似文献   

20.
"前""后"对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有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时间词“后”不能指过去,因此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不对称的。其实,“后”可以指过去,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对称的。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前”“后”对称的语义基础,以指导我们的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