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亲方是夏目漱石小说《草枕》中的一个角色。虽然文中有关于其言语行为的描写,但亲方的笑(属面部表情)、动作(属手势动作)、工作用品(属建筑和装饰设计)等非言语信息,尤其是他的笑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着更大的作用。通过他的"笑"可以看出,亲方实际是漱石有意刻画的一个与主人公处于对立面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与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布卢姆和斯蒂芬是“哈姆莱特”形象在二十世纪的延伸.布卢姆的精神漫游、斯蒂芬的理想失落与哈姆莱特的思考探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又具有不同的悲剧意义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3.
中井履轩是日本“怀德堂学派”经学的集大成者。他在《大学杂议》中以批判朱子注为前提,对“明明德”进行了重新诠释。在履轩的论述中,“明德”不再是表达心、性之原初状态的语汇,而成为对学者工夫纯熟后“德行”的赞美之辞;“格物致知”作为“明之”这一道德修养工夫,不再具有朱子“格致补传”所言“已知之理”“豁然贯通”的意味,而指向了一种“知行并进”的“进往”工夫。履轩的“明明德”再诠释体现出他以孟子“扩充”逻辑消解朱子“复初”逻辑的倾向,从而彰显了作为其四书学重建工作之纲领的“工夫理路的转换”。履轩对“心”与“理”关系的再认识从根本上促成了这一转换,同时也反映出以履轩为代表的怀德堂儒者不甚关心成德之先验根据的问题,他们关注的焦点在于町人基于后天经验的道德践履,在于“我”与“物”之间正确对应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鹿特丹规则》的立法宗旨在于实现海上货物运输法律的统一.它对海上货物运输中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进行了重新分配,尤其是其中的”门到门”运输,加重了承运人的义务,这种权利义务的再分配,对海上保险法律制度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文章从《鹿特丹规则》”门到门”运输的基本内涵的研究出发,探讨了”门到门”运输下承运人义务的变化,分析了该规则的主要影响尤其是对海上保险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海上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5.
"梦"是属于心理学范畴的概念,是当人睡眠时局部大脑皮层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往往出现一种幻象及错觉,形成一种十分离奇的梦境.作梦,几乎人皆有之,在人类的生活现象中是极普通的事实.可是当这种现象落入了作家尤其是那些天才的作家笔下,竟会撰写出丰采多姿、光怪陆离的文学作品来.古今中外的文学巨匠,通过梦境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多少杰出的生活画卷.象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司汤达尔的《红与黑》、陀思妥也夫斯基的《伯父的梦》《白夜》、列夫·托尔斯泰的《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在大陆发表的《新旗袍的小风波及“余波”》(《逻辑与语言学习))1994年第2期)是由《小风波》与《余波》两文合成的。这两文于近二十年前曾先后在香港甲、乙两刊物发表;其间的学术“台前”与人事“幕后”有一段小插曲,颇值得公开给大家深思,好看出一点学术“花果”与人事“土壤”的关系。我国人的聪明才智决不低于任何民族,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国某些学术“花果”仍然未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先进国家的重视,或是仍然未能赶得上他们,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清末时我国险被列强瓜分,记忆犹新;而当今我们仍要面对严峻…  相似文献   

7.
象征主义兴起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法国,后来波及欧美诸国.到本世纪二十年代发展到高峰,成为第一个影响深远的国际性现代主义文学运动.象征主义,作为一种现代主义的文学流派,它的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和直觉主义,它的基本主张是诗歌应当表现自我的“内心梦幻”.这派诗人认为,只有凭“直觉”,即一些非理性的神秘的内心体验,才能认识真理,欣赏并创造美.他们很多是苦吟诗人,刻意追求艺术上的完美,但常常走进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死胡同.法国诗人波特莱尔是象征主义的先驱,他的一首有名的诗《对应》,后来成为象征主义的宗旨.1886年,法国青年诗人让·莫雷阿斯正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中所写的疏财之举,都涉及"义",但内涵不同,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济困扶危型,核心是侠义;同舟共济型,核心是义气;以义感义型,核心是仁义;亲人相帮型,核心是情义.从整体来看,<水浒传>中所写的"仗义疏财"对当前社会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是值得提倡的.  相似文献   

9.
古代“奏章”的典范之作──《出师表》方建斌据《后汉书·胡广传注》称:“凡群臣之书,通于天子者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于此可知,“表”主要是臣下向君王陈述衷情的一种文学形式。其主要特征为强烈的抒情性与说理性,即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相似文献   

10.
入木三分的刻画──谈《桃花扇》中《却奁》一出的人物形象塑造邓宁辛(一)16世纪末到17世纪末,是中国戏剧丰收的世纪,是传奇艺术得到充分发展的世纪。其中堪称中国戏剧文化史上第一流瑰宝的作品,在继汤显祖的《牡丹亭》、李玉的《清忠谱》、洪的《长生殿》之后,...  相似文献   

11.
张静 《船山学刊》2004,(2):121-125
对《庄子·逍遥游》中的“小大之辨”历来有着不同的解释,这分歧引申出对《庄子》的矛盾理解;这一矛盾可以置疑:《逍遥游》和《齐物论》是否体现出庄子思想体系的明显的悖论,还是庄子自身的思想并不存在一个体系;由这一悖论出发,可以阐发出截然不同的游世的人生哲学和超越的美学,审美超越的意义在于对束缚自我现实的否定和对自由境界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2.
"春秋笔法"是孔子修订《春秋》时所体现出的书写原则和思想法度,司马迁把它创造性地运用于《史记》的人物形象塑造,开创了"春秋笔法"的新境界。司马迁从"春秋笔法"的角度处理材料、描写人物、传达道义,不但使《史记》中的人物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同时更达到了艺术的真实性,是历史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史记》中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对后世史传文学和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浅析《红楼梦》里的“梦”黄燕尤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文学艺术峰巅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早以它精湛的艺术赢得了世界声誉。《红楼梦》的艺术特色之一,正如小说标题所提示的,是全书贯穿了一个“梦”字。可以说,小说以“梦”的形式作为艺术表现的载体,把理想与现实,梦幻...  相似文献   

14.
吴松梅 《东岳论丛》2005,26(2):202-203
《源氏物语》的女主人公紫姬相貌端庄 ,品性高雅 ,才能出众 ,对光源氏的泛爱极力克制 ,隐忍不发 ,完全符合平安时代理想女性的要求 ,从而得到光源氏的认可。在爱情屡遭背叛后 ,紫姬决心委身佛教 ,未得到源氏的同意 ,但由于过度的精神压抑 ,她终于抱病身亡。紫姬这一形象充分体现了女性的时代悲剧。  相似文献   

15.
<易经>是早期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易经>认为世界万物皆由阴阳两种不同元素组成."阴阳和谐"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阴阳变易,整体和谐,才得以化生万物.<易经>之"和",是中国"和"文化的源泉,在中华数千年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和"文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文化仍然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的智慧和哲学在当代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朱玉彬  陈晓倩 《学术界》2015,(2):149-158
伴生文本作为大多数读者阅读文本之"门",对文本的阅读与接受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翻译学界,研究者大多通过比较原文和译文,找出翻译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变异进而探究其背后的动因,而较少专门对原文和译文的伴生文本成分进行系统性地比较研究。本文通过比较《荒人手记》及其英译本的伴生文本,包括内生文本(封面、宣传页、序言、注释、封底评价)和外生文本(原作者的演讲和译者的采访、书评、读者的评价),发现翻译活动的参与人(如译者、出版商和赞助商等)在设定目标语文化语境中伴生文本的相关信息时,主要以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和主流意识形态为导向,这种导向有可能会影响译文读者对原作思想内容和原作者意图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牛军 《理论界》2010,(10):127-128
"离"作为《公孙龙子》全书一以贯之的逻辑主脉,具有两层含义。一为概念与实存事物的离,一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离。  相似文献   

18.
如电影画面的组接一样,有人把诗词的意象的组接方式称为诗词的“蒙太奇“。本文也就从意象的组接方式和技巧入手,尝试换一个较新的角度来把握秦观《踏莎行》的情感及艺术特色。纵观全首词,首先给人的直观感觉便是画面(意象)的纷呈多姿。篇首“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三句十五字便一下展示了三个不同时空、不同意象、各具寓意的典型画面。从表面看,这些意象之间省去了中介,互不联系,彼此独立成画。但从内在的情感及逻辑上看,它们的组合又表现为一定的“有序性“:“雾失楼台“,象征着往日京城的政治生涯及快乐岁月的不复存在;“月迷津渡“则意味着诗人追求的理想抱负已不可实现;“桃源望断无寻处“则是诗人进而  相似文献   

19.
冠居“群经”之首的儒家经典《周易》,由“经”、“传”二个部分组成。“经”部分因为具有奇特玄妙的卦形符号系统、简古而奇奥的卦鱼辞文字,以及它们卜筮的原貌、古远的传承等因素,因而笼罩着恍格窈冥的神秘的象征色彩,被视为最艰深难懂的先秦典籍。孔子及其门弟子后学撰著的作为解“经”的权威性的文献──《易传》(或称《十翼》),对原属卜筮之用的“经”进行了定向的阐发,从而赋予“经”部分以系统的哲学思想内涵,影响至为深远。《周易·系辞上传》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范围大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  相似文献   

20.
《史记·魏公子列传》记窃符救赵的故事时,言魏安厘王二十年(前257),秦围赵邯郸,“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从救赵”,但在秦王的恫吓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后来,信陵君“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魏王先“恐”后“畏”,屡表现出惧怕。于是有人问:一个在位已长达二十年且有些作为的国君,会如此怯懦胆小么?是真怕还是假怕?我以为魏王怕是真的,但内涵很复杂。诚然,本传前有段话透露了怕的原因,即“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华阳下军,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