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楼项飞 《理论界》2014,(12):80-84
本文通过分析文化传播因素在公共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党和国家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视为当前中国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以下机遇:第一,有利于培养国内民众正确的价值观取向、民族认同感和健康的民族心态,为开展公共外交打下良好的国内民意基础;第二,有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为开展公共外交提供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第三,有利于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现代传播体系,为开展公共外交赢得更多的话语权。面对当前的机遇,中国可以从制定明确的中长期规划和阶段性目标、整合公共外交各主体的优势以及加强文化传播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推动公共外交向可持续发展迈进。  相似文献   

2.
当前,公共外交主体多元化已是大势所趋,愈来愈多的非国家行为体在公共外交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非国家行为体中的重要一员,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市场力量对政策偏好的影响以及国际市场交往中对国家形象的形塑作用是跨国公司开展公共外交的主要原因,院外活动、草根游说、雇佣"代理人"、加入行业协会、政治捐款、资助思想库、与社区建立密切联系、价值观传播等则是跨国公司开展公共外交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中国跨国公司如何开展公共外交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公共外交在中国悄然兴起,从政府到民间,从中央到地方,从决策层到学术界,"公共外交"变得炙手可热,中国俨然进入了"公共外交时代"。但同时也应当看到,中国公共外交发展不仅面临诸多技术层面的问题,也面临诸多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诸如配套机制建设赶不上公共外交发展速度;公共外交的官方色彩明显而民间力量参与不足;公共外交的理论研究跟不上实践步伐,等等。为了充分发挥公共外交的独特作用,中国应当转变政府在推进公共外交中的职能与角色,鼓励更多民间力量参与,在推进公共外交过程中实现平等交流与双向互动,还可以尝试在国外建构本土化的公共外交平台。一言以蔽之,中国公共外交需要在技术层面有所改进,在观念层面有所提升,在机制层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4.
当今的国际形势非常复杂,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加快了对东盟国家开展公共外交的进程。迄今为止,中国在东盟国家开展的公共外交实践已经在文化、教育和新闻媒体等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同时也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中国媒体在东盟国家的影响力还不够深,并且目标国情况复杂,对中国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开展公共外交,提升我国国家形象,促进双方的沟通互动,应该促使公共外交的实施主体朝多元化发展、增加对东盟国家的了解、扩大中国媒体在东南亚区域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重视对东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公共外交工作,培育更多的“知华派”,为中国—东盟长期友好合作奠定坚实的人脉基础,是中国对东南亚地区开展公共外交工作的基本目标之一.尽管目前我国对东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公共外交工作仍然存在诸多困难与不足,但电于我国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中国—东盟关系的推进,以及留学生公共外交的特殊优势,未来我国对东南亚国家留学生公共外交工作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6.
文化外交是通过话语的力量征服人们心灵的活动.掌握话语权意味着把政治实力建立在正义或正当性之上,是文化外交的至高目标.文化外交主要有演说与修辞、现代媒体宣传、直接影响知识界、谋求建立话语体系内部具有说服力的因果关系、传播语言等途径.如果文化外交传播的国内话语和外交政策本身存在矛盾,就会迫使国内话语更改.话语形成和变迁有话语继承、话语改造和话语独创三种主要模式.西方话语霸权下的中国文化外交,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文化外交的技巧、建立有竞争力的中国话语体系、把文化外交列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的抗日外交呈现出官方外交斡旋与民间外交努力双管齐下、官民互动、相辅相成之局面。国民政府充分利用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以及中缅文化协会等半官方社团,积极开展民间外交活动,取得了相当的效果。而这些社团的半官方色彩,又使其在抗战时期开展的民间外交活动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8.
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公民参与的扩大使得超越传统外交的公共外交迅速发展。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外交也逐渐超越最初的战争及意识形态宣传,转而寻求国家内外真正的民意支持,发展国家之间更加长远的文化关系,以及顺应国际公民社会对全球治理问题的广泛参与。本文在梳理公共外交的发展脉络并比较分析相关概念之后,着重介绍品牌国家的理念和操作实践,以期为新时期中国的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尹朝晖 《天府新论》2014,(6):144-148
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份民间外交报刊,《外交报》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外交思想.该报吸收了西方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的先进理论,在国内首倡“国民外交”,坚持新型国家权利观,积极关注领海、领水主权,基于国际法的视角评价中国外交,倡导文明排外.该报还将均势外交等作为晚清政府地缘外交的重要策略.《外交报》依靠大众传媒的优势,传播现代外交观念,形成民间外交舆论,对于启发民智,推动近代中国外交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10.
明代与朝鲜的诗赋外交对古代朝鲜具有重要的政治文化意义,彰显了汉诗在东亚文化圈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功能和价值.诗赋外交重且难,需要文士广泛参与,引发科举试诗、文官课诗等汉诗制度的联动,为朝鲜汉诗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支撑.在诗赋外交影响下,朝鲜保持与中国的文化粘性,朝鲜汉诗次韵、律诗的比重较高,杂体诗从无到有,并形成敏捷富赡的价值标准.充分认识汉诗的"文雅之力"与朝鲜"以诗华国"的创作观念,是理解朝鲜时代以国家行为推崇汉诗的关键,也是把握中国文学域外传播机制与朝鲜汉诗艺术风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明代与朝鲜的诗赋外交对古代朝鲜具有重要的政治文化意义,彰显了汉诗在东亚文化圈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功能和价值.诗赋外交重且难,需要文士广泛参与,引发科举试诗、文官课诗等汉诗制度的联动,为朝鲜汉诗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支撑.在诗赋外交影响下,朝鲜保持与中国的文化粘性,朝鲜汉诗次韵、律诗的比重较高,杂体诗从无到有,并形成敏捷富赡的价值标准.充分认识汉诗的"文雅之力"与朝鲜"以诗华国"的创作观念,是理解朝鲜时代以国家行为推崇汉诗的关键,也是把握中国文学域外传播机制与朝鲜汉诗艺术风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理论界》2016,(12)
公共外交在当今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各个城市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外交往活动的开展,对于国家公共外交战略的实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城市国际化水平越高,受到公共外交的影响也越多。要充分利用公共外交战略的实施,以开放的理念优化提升城市功能,使城市在国际体系中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3.
辛懿 《学术探索》2014,(12):33-37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是中国对美公共外交实践的重要背景,公共外交是中国开展对美外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结合对美公共外交实践现状,并以孔子学院、媒体为例,开展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背景下的对美公共外交作用的分析。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积极推进与落实,对于中美关系的顺利发展、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公共外交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必然性,而且也成为一种时代的必需。在这至关重要的时期,开展中国公共外交不但要加强公共外交主体的建设、协调公共外交的各种资源、健全公共外交体系和机制,还要改善公共外交的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公共外交活动。  相似文献   

15.
出版物国际交换是各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文化交流共融的重要手段,在各国公共外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交换工作特有的一系列属性使本国优质的出版物得以通过较为友好的方式进行国际传播,在文化对外宣传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文章通过属性分析和实证研究,有针对性地对出版物国际交换的发展策略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了以图书馆为主体的公共外交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大庆社会科学》2021,(3):159-160
杨明星、周安祺在《国际观察》2020年第5期撰文认为,中国外交传播体系亟需弥补漏洞,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第一,中国应转换思维,避免从西方惯有的"战争/控制"维度看待外交传播,而应从"误会/理解"思维出发改进传播策略;第二,主动弱化与不同国家、民族之间存在的意识形态分歧,减少不同群体间的"文化折扣",以"求同存异"的包容心态开展外交传播;第三,实施"全政府"推进、跨部门联动策略,统筹协调,由多部门联合制定"中国外交传播战略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第四,加强对外交传播媒体的政策支持,优化国内媒体外事报道的风格与形式,建立中外媒体常态化合作机制;第五,凭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优势以及中国通讯产业的技术优势,打造一批具有更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全球性外交传播媒体.此外,我们要围绕大国外交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尽快启动外交传播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项目,加快推动"外交传播学"的学科构建和人才培养进程,向世界讲好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故事,借此提升外交话语权和大国形象,从而真正体现出大国外交的话语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莫高义 《学术研究》2005,(4):118-121
胡适担任驻美国大使期间,在美国各地发表了400余场演说。这些演讲主题集中,内容丰富,对促进美国社会各阶层了解和支持中国抗战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胡适最具特色的外交表现。胡适高超的演讲艺术及其“诚实而公开”的外交风格,至今对我们开展对外文化传播仍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不仅使一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而且也使世界经济和政治的结构与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并且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重新塑造着国与国之间的互动方式,不同社会之间的互动正在愈益广泛和深入地渗透到国际关系中来。以政府之间的互动为主要方式的传统外交正在被不同国家民众之间,或者说不同社会和文化之间的互动所推动和左右,着眼于赢得其他国家人民理解和认同的外交即公共外交正在成为一国赢得主动的主要方式。公共外交因此上升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大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关系进入了"公共外交"时代。作为延续千年的文明古国和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公共外交正在成为中国赢取世界理解、认同和支持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助推中国经济、政治与社会健康发展,塑造中国有别于西方大国的新兴大国国家形象的战略部署。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崛起的成败取决于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世界主张能否赢得中国周边国家、其他大国乃至世界多数国家的理解、认同和赞赏,取决于中国公共外交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公共外交在各国外交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以全球市场为经营目标的企业形态,跨国公司因其多重的国际关系角色而具有重要的公共外交潜质。利用跨国公司载体开展公共外交具有辅助经济外交,实现公共外交活动隐性化,增强公共外交的可信度,推动公共外交理论研究的发展四大优势。中国公共外交在西方遭遇的最大困难在于缺乏可信度,对跨国公司载体的开发利用有望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破解难题、实现飞跃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侨务公共外交是当代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引导性、双向性、公共性、公关性、长期性、文化性等特征.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的核心问题是海外华侨华人的参与,其本质是中国的国家营销,目的是构建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