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在书上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读着这句话,我的眼前又浮现出三年前的画面……  相似文献   

2.
《社区》2012,(9):1-1
本人是企业退休职工,两年前参加社区“关心下一代”活动,结识了贵刊。翻看以后,觉得里面的文章写得很有“味”,于是就借来一读,从此与贵刊结缘,特别对“生活”刊更为喜欢。《社区》“生活”刊自2011年9月改版“服务”刊,虽只有两字之别,但充分反映了贵刊为社区广大群众“服务”的一种理念。改版后的“服务”刊,更让人爱读。这几期的“时评”  相似文献   

3.
1873年上海道台致函英领事要求查禁《申报》,此事之始末多不见载于报史,盖由《申报》所论之官事触涉时讳,将矛头对准了上海及江浙地方官员所致。《申报》对官事的触及,可视为报纸试图与政府建立联系、扩大影响的一种努力,显示了作为商业报纸的《申报》政治性的一面。报人和官员对查禁一事的不同态度,彰显了对新闻纸这一新生事物理解上的巨大差异。在洋风推动下,报人的理念在进步。  相似文献   

4.
童诗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清新活泼,质朴纯真,节奏明快.又易诵易记.对低年级孩子具有挡不住的魅力,并且孩子的情感、思维品质乃至语言表达方式与诗最接近,他们更易在诗歌形式上找到倾吐的喷口。孩子们爱读诗,适合写诗,乐于写诗,把读写童诗教学引进习作课堂.不仅顺应了小学作文教改的需要,也可放飞孩子的想象,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在具体的实施中,可分三步进行:  相似文献   

5.
围绕“日记文学”的相关话题,郁达夫、鲁迅、林语堂、谢冰莹等人为代表的民国作家展开了多年的争鸣和讨论,初步建构了他们关于“日记文学”的理论。真中见真和尽有文艺的趣味是日记文学的两大特征。日记能成为极具特色的文学分支,与作者对社会的观察视角、记录内容、叙写目的、主体素养等有极大关联。读者爱读日记,主要是源于他们好奇的天性和趣味的追求;就具体情况言,古今读者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6.
本文评述冯天瑜、毛磊等教授所著的《中华开放史》,认为此书首先把“开放”作为中华文明史的一部分,以简练、生动的文字,把中华几千年的开放史阐释得相当清楚,使人一目了然;并在诸如“长城是否禁锢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宗教在开放中起了什么作用”、“中国为什么在近代会落伍”等问题上作了深刻分析,富有新意,引人爱读。  相似文献   

7.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投资难”、“就业难”几乎成了流行语。2009年,当大部分毕业生为谋一个岗位挤得头破血流时,不少“80后”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另类创业之旅,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他们,玩的就是创意。  相似文献   

8.
早期毕达哥拉斯学派出于建构理想中的和谐社会生活秩序之目的,在哲学上,他们将和谐观念提升到世界观的高度。在深入研究和谐得以构成的机理时,他们先是将此机理归结为不同因素量的某种合理比例,并从本体意义上将这一机理概括为差异和对立。后因滑入单纯的各种量之比例数组的研究,他们又进一步将本体抽象简化为“数”。虽从他们的宇宙生成说暴露出他们真正认可的万事万物之终极本原,是一种与当时流行的太阳神崇拜相联系并被他们赋予能动神圣性的“火”(或“热”),出现了与“数之本体说”的矛盾,但通过把神圣之“火”宣布为“数化”的“一元”,又恢复了直接作为“和谐论”基础的“数之本体论”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柔翰偶驱策,婉转成文字”。中国人民的忠诚战士、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以他那凌云的健笔挥洒而成的壮丽诗篇,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的生动纪实,也是他那无私无畏、光明磊落的伟大人格的鲜明写照。读着这些慷慨浩歌,仿佛把我们带回到那烈火冲天的年月,东固“会师天下壮”的嘹亮军号,铁军“一鼓下汀龙”的胜利凯歌,如在耳边迴响;“抗日旌旗战局开”,“军民游击满南华”的壮阔景象,“淄博莱芜战血红”,“苏鲁前线逼两淮”的历史画面,如在目前。读着这些“兴会淋漓”的诗章,我们又仿佛听到了社会主义祖国飞快前进的脚步,仿佛看到了五大洲的风雷激荡,“芳草花地草木香”的广东,“巧遍工地斗奇葩”的长安街,不就是解放了的中国土地的一个缩影;“英  相似文献   

10.
散木 《社区》2012,(35):4-5
“延安五老”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革命家,由于时代的关系.他们都曾经历过传统的教育.又领受了“西学东渐”的过程,而热爱读书是他们共同的兴趣,通过他们的著作和日记,我们可以领略他们读书的经历,以及他们的学风,甚至是读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池没有水,不能成其为池。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和爱就成了无水之地。”我把夏丏尊先生的这些话写在了自己的教育随笔录的扉页上,每每读着它,感动着自己,用其鞭策自己努力耕耘属于我的那块“三分地”,让它不断注入活水,让里面的生命郁郁葱葱……(一)“老师,上个星期五刘超锋来我们班了!”周一一到学校,同学们就围上来“报喜”。听着这群孩子叽叽喳喳地说超锋话说得更好了,路走得更稳了,我因他们灼热的友情而感动。望着那个曾经是他的现在换成别人的位置,思绪一下子又回到了2004年12月27日那个黑色的星期一……“陈…  相似文献   

12.
赵展  马俊 《中国农村》2007,(11):12-13
提起“丁克家庭”,可谓家喻户晓,近来,又有一个新的人群引起了广泛关注,那就是“丁宠家庭”。“丁宠”指的是一些年轻“丁克”不愿养育子女。却又想享受为人父母的温馨与乐趣,于是就养起了宠物。他们完全把这些宠物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养,将一腔爱心全都献给了宠物。  相似文献   

13.
孙自峰 《小康生活》2000,(12):50-50
我与《专业户》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爱读《专业户》,是因为我受《专业户》的影响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专业户的?哪位农家不向往《专业户》?一本《专业户》,一曲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高歌,把时代和青春的音符奏响。我爱读《专业户》,是因为她给了我知识和美的享受;我爱读《专业户》,  相似文献   

14.
因为不谙世事,他们错走了人生第一步;因为桀骜不逊,他们又被称作“问题少年”。为了让这些曾经犯错的孩子不再成为家庭的负累、社会的“另类”,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创造性地建立了珠江青少年成长基地,使这些深陷迷途的孩子重新找回了自我。  相似文献   

15.
从审美文化精神的角度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和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有着不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取向。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造就了二者不同的理论品格,共同的世俗压抑和社会不公又给他们注入了相似的叛逆因子。在他们的性格和理论中,“孤独”与“旷达”并存,“出世”与“入世”对待,“狂欢”与“逍遥”辉映。二者异曲同工,各具千秋。  相似文献   

16.
多年的《山西老年》垒起来几乎与人等高,是我家中最多的刊物,也是我们全家人最爱读的杂志。每月杂志一到.我便爱不释手地从扉页一直看到最后一个栏目“夕阳看台”,其中,“文史丛林”、“文苑漫步”和“养生保健”的全部文章都要篇篇细读,并用铅笔勾画出来,让家人翻阅时多加注意。我家祖孙三代都抢着看,老伴儿爱看“真情人生”,女儿、媳妇爱看“文史丛林”,儿子、女婿爱看“共同关注”,孙辈们则喜欢“休闲驿站”,总之,一本《山西老年》全家人共享,各取所需。  相似文献   

17.
读着《岳阳楼记》,我要感谢邹平这块圣地,进发出范公那么多的才思;还要感谢范公这个骄子,让人文邹平成为当今中国的文明百强。于是作为邹平人我愿乘着范公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怀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18.
方木鱼 《社区》2014,(26):34-34
英国人热爱读书看报,尤其爱读小说的民族特性是世界闻名的。在英国学习期间,我就亲眼目睹了形形色色的英国“书虫”。地铁、公车、路旁的长椅以及纪念馆的台阶和阳光下的咖啡馆里,到处可见阅读者们安静怡然的身影。不过最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英国,即使身为乞丐也不忘读书。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恩格斯和列宁对形式逻辑同一律的批判工作建立在对同一律和同一性的歪曲之上。他们没有把形式逻辑仅仅当作思维得以可能所必须遵循的必要条件,而是强加了既保证形式的正确性、又要求内容的真理性的任务。他们都对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发难,但这些诘难都混淆了“属于”和“等于”、“符号”和“对象”,以及形式逻辑和经验科学。  相似文献   

20.
好多人都爱读诗,这是因为诗除了具有其自身特有的艺术形式外,含蓄也可以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含蓄也是一种美。含蓄,具有含而不露、耐人回味的妙用,它和幽默一样,也是一种文化的高品位。在这方面,不少发达国家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在英国,不少公共汽车的金属牌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人是不会不买票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含蓄。你想,谁又愿意为省那几个小钱而被人指责为道德低下者呢?他们这种宣传比起国内一些公共汽车上的“无票乘车者,罚款十倍”来,恐怕效果要好得多了。据说在意大利北部某风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