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梅菁 《中文信息》2013,(5):65-66
在英语学习中,中职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差,词汇量少,学习吃力,态度消极,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等现象。因此,教师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针对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中职学生英语水平较差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途径,并指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在本文中,作者针对广大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思路.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将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存在的诸多"盲目性".  相似文献   

3.
实施差异教学模式是提高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此用实例探讨教师如何通过设计有差异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满足学生的共性和差异,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朱翠华 《理论界》2008,(6):204-205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网络辅助英语教学已成为现代英语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也必将使大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师观念落后,知识老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陈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发挥计算杌网络在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提高课堂质量,充实课堂内容,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5.
为了培养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要加强目的性教育,让学生明确学英语的重要性;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趣味性;要改进教学策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鼓励学生去掉害羞心理,在实践中激发兴趣;要关心和亲近学生,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时阳 《理论界》2006,(11):241-242
英语教学的高耗低效是长期存在的事实,如何改革外语教学方式,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是英语教学研究中的一大课题。本文旨在对英语教学目的和方式进行初步的探讨,通过对语言、教育、交际实质的分析,提出教师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教师和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用的教学方式,明确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这一观点,希望对英语教学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教学方式较为单调,片面注重英语知识传授而缺乏对于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缺乏弹性、开放的英语学习活动等等.其中,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水平主要因素是教学方式的落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方式,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学生能力.对多元智能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理念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堂模式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自主学习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引进外语教育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模式也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课堂模式,教师的角色也因此发生变化.本文在分析影响教师角色定位的主要因素基础上,探讨了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堂模式中教师应充当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传统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师是知识的提供者、灌输者,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进而导致学生被动地学习;加之教师缺乏和改善设计推动教学任务的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也不能深入了解学生心理活动,和学生平等、民主、和谐沟通交流,致使学生厌倦英语,英语教学效率低。本文旨在通过应运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等理念剖析我国英语传统教学模式,分别从学生、教师、教学任务和学习环境四个互动方面,讨论了提高英语教学和学习质量的可能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学习策略对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具有极其明显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有效的语言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是对每个教师提出的新问题.文章通过对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情况的调查,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旨在了解他们运用学习策略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指导学生形成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的建议,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刘荣  赵丹 《理论界》2008,(9):234-235
近年来,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随之,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导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自主学习模式成为英语教学课堂中广受欢迎的语言学习模式。本文在阐述英语学习策略和自主式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来表明英语学习策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显著的影响,从而期望学生们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特点、适合不同学习任务的学习策略,达到提高英语学习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医学院校英语教学质量虽有显著提高,但是总体水平较弱。医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动机不强的状况。文章通过对山西省某医学院校116名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教学中教师因素对在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探寻教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梁康锦 《南方论刊》2009,(5):111-112
在英语课堂上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可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增强教师了解外国文化的机会,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所以要合理利用多媒体作为英语教学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将沉浸理论运用到写作教学中,促使学生达到写作沉浸状态,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内在动机,进而提高英语水平.写作沉浸是个体在进行写作时进入的完全集中、忘记时间、忘记自我的投入状态,将写作沉浸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促使学生进入大学英语写作沉浸循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在理论分析和相关研究基础上构建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应由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语言实践三大模块构成.它将改变大学英语学习方式.提高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把多媒体引入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和必然。其优势在于节约;达到传统教学达不到的效果;可缓解教师短缺和备课资料不足的矛盾;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与辛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本文主要讨论了多媒体教学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利与弊,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中等职业学校转型特点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实效性的问题,提出了淡化考试分数、强化口语及日常用语训练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一些新思路及方法,对提高职业学校英语教师的教学实战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果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信波  张晓芳 《学术探索》2013,(12):154-156
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实践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但现行艺术大学英语教学中,依然面临着不少困境,如: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动机不强;艺术类大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不高,学习策略意识缺乏;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方式传统,对学生的考试评价机制不科学。基于此,在今后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引入戏剧教学法,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二是充分运用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过程。三是探索科学的评估方式,采用多元的评价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9.
掌握心理特征 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修养.成人英语教学也如此,除了要具有英语专业知识,钻研教材,认真授课之外,还应注意掌握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目前,我校成教部英语系学生生源较复杂,入学人数又有限,难以按成绩分班进行教学,因此同一班里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防止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的一般化.不然,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难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面,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从成年人学习英语的弱势和优势,成年人学习的共性和个性,谈一谈成年人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成人学习英语的弱势和优势(一)成人学习英语的弱势1、心理压力明显.由于习惯势力的影响,宣传上的偏颇,成年人学习英语首先感到的是一种心理压力,转而形成过度焦虑甚至羞愧的心理.有的同学由于基础差些,不敢出声读英语,怕别人取笑,更不用说对话了;有的同学不懂之处也不愿多问,不轻易暴露自己学习方面的弱点,不随便让人知道自己的试卷和练习中的错误,课堂纠错较被动,语言操练时动口主动性差.凡此种种,减少了语言实践和习得机会,也给教学反馈带来了困难,教师难以发现他们学  相似文献   

20.
在本文中,作者针对广大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思路。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将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存在的诸多“盲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