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知青"作家经由"文化寻根",远离了"政治反思"的主流话语,走向乡村和民间,重获对历史和现实言说的权力,从而建构了自我身份的合法性。但是,个人的乡土"记忆"在提供给"寻根派"写作资源的同时,也使他们距离真实的历史渐行渐远。不管他们是以温情的目光重建自我的"历史"记忆,还是以精英姿态彰显自我的"启蒙"情怀,这种剥离了"个体"的真实历史境遇和拒绝历史承担的群体式身份认同,也构成了对"自我"和"群体"真实"身份"的遮蔽。  相似文献   

3.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造就了中国社会文化的重大迁徙。作为文化观念形态之一的知青小说深受文化迁徙的影响,上层的审视和下层的归化在知青小说叙事中得到了统一和升华。  相似文献   

4.
20世纪 70年代末期出现的知青小说开创了我国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先河。但是 ,今天重新审视知青小说 ,就会发现其创作上的某些局限性 ,诸如“自己写自己”、单薄的人物形象、雷同化的结局等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知青文学——非主流倾向的现状表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剑的《醉入花丛》是知青文学另类写作的逻辑起点。阿城的《棋王》从另一向度呈现知青文学的另类延展。而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则是主流知青文学与非主流知青文学亦即知青文学另类书写合流的结合点。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刘醒龙的《大树还小》和池莉的《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也各以强烈的非主流倾向,对知青文学的不同哲学时段,进行另类表述。知青文学发展中这种由弱而强的态势,加速了20世纪80年代主流知青作家在90年代的集体溃败,终于让位于知青文学的另类书写,他们曾经建树的以宏大叙事为基础的知青文学悲剧,已然为另一种风格和基调的文学叙事所代替,知青文学创作因此总体上走向人本,逼近历史真相,从而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离散的历程:知青文学分类考——知青文学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青文学在1982—1989年间,已开始走出历史意向性的存在,并分别呈现出四种类型(一)理想、献身、反叛、占有;(二)自疑、自疏、解构;(三)从梦中家园到尴尬异乡;(四)欲望生命本体的探索。《血色黄昏》则是其“反常”的回波。知青文学也由此展示出三种可能的历史演进趋向单个人的记忆性话语,更具针对性的批判性话语和遮蔽社会现实的意识形态话语。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全球化进程之始 ,西方文化就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与西方国家拥有强大的权力是分不开的。但是 ,西方文化在冷战后的传播和扩张由于全球化带来的种种挑战以及其自身的种种问题而遭遇一些困难。同时 ,非西方文化对以西方文化为主的文化全球化进程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从而使文化全球化进程呈现出以西方文化为主导、多种文化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知青作家的创作,最初与“文革”后中国文学的主流保持高度一致。随着创作的深入,不少知青作家开始从自身的经验中超脱出来,注意到了更具普遍性的人性人生,逐渐由单一的知青立场向民族文化立场和民间立场转移,创作开始走向分化和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知青”作家经由“文化寻根”,远离了“政治反思”的主流话语,走向乡村和民间,重获对历史和现实言说的权力,从而建构了自我身份的合法性。但是,个人的乡土“记忆”在提供给“寻根派”写作资源的同时,也使他们距离真实的历史渐行渐远。不管他们是以温情的目光重建自我的“历史”记忆,还是以精英姿态彰显自我的“启蒙”情怀,这种剥离了“个体”的真实历史境遇和拒绝历史承担的群体式身份认同,也构成了对“自我”和“群体”真实“身份”的遮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学术界对知青小说的颇有建树的批评和解读,提出知青小说内容所上显示的独特精神风貌仍无法淹没。解读了知青小说的主题,即追求人生理想,探索生存价值;挖掘美好人生,赞扬淳朴道德;寻找精神家园。知青精神的成因是与这一代知青的生活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密有关。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认同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形成和发展是基于这一区域长久以来的深厚历史沉淀——共同的吴越文化,宽容,市民化,外柔内刚,开放创新,重商功利等文化价值上的认同为这一区域提供了绵延不绝的发展动力,最终促使了中国这个独特的经济圈的产生。我们在探索进一步推动这一区域的一体化进程的道路和途径时,必须认识到应以其文化认同力量为基本要素来构建其机制和模式。  相似文献   

12.
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有好的传统,当代学者也已经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其不足也是比较明显的,需要加强的工作也不少。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长子岚水公社工作时,正好有八九十位天津知青在该公社插队,分布在岚水、周村、王家圪倒三个村。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特殊的生活圈中,我们交往相处,结下了深厚的情缘,留下了可贵的记忆,至今想起来像过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呈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四分之一世纪之前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积淀,“知青情结”是有着相同经历的整整一代人共有的一种社会心态。这种心态具体表现为对土地的眷恋、对人民的热恋、对青春的追恋和对精神的苦恋四大社会特征。然而,透过这一情结豪迈而悲壮的外部色彩,又折射出被“左”的错误耽误和伤害的一代人的历史悲剧和遗憾:畸形的知识结构,局限的社会视野,沉重的精神包袱。这种二重性特征正是“知青情结”的矛盾所在。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走向了多元化,理论研究的多元化集中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儿童文学的功能性研究;二是儿童文学接受主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抗战戏剧研究已经走过了80年历史,在史料钩沉、戏剧史著、专题论文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严重不平衡现象,主要体现为区域性研究不平衡、剧作家作品研究不平衡、局部研究与整体研究不平衡。对抗战戏剧进行整体的综合性研究尤为必要。战争政治是抗战戏剧的文学生态场域,战争规范推动着抗战戏剧的发展,影响着抗战戏剧的叙事,在战争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政治区域,抗战戏剧的繁荣程度和表现形式均有不同。从战争政治角度对抗战戏剧进行整体观照和全盘反思,将会呈现抗战戏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尽可能地避免将历史单质化和浪漫化,从而推动抗战戏剧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7.
文化研究的得失与文学理论的知识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研究将文学视为书写与阅读能力,重视对文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的研究并将文学理论看作文化理论,企图对传媒时代文学的形态变异怍出理论上的回答。但由于其本身包含了无法克服的矛昏,所以在其后继者那里渐渐演变成大而化之的"对文化的研究" 文学理论需要正视文化研究的现实并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女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可分为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和话语形态:20世纪20、30年代的第一个高潮期,即文学史研究的性别审美视角确立时期,妇女文学史著作和“作家论体”批评成为该时期的标志性成果;20世纪80、90年代的第二个高潮期,在多元文学批评思潮中突现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性文学史论等多种成果成批量问世,蔚为大观;世纪之交的女性文学批评,进入文化批评的哲学、美学的更高层次,理论建构趋于成熟,女性学、女性文化诗学已形成一门具有世纪性和世界性的显学,女性文学研究队伍业已形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当前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中的传统复兴议题提出如下两点质疑:一,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主体不同造成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双重视角,主体不同,视角迥异,因而对传统因素的价值评估也不同;二当前流行的“传统-现代”二元理论模式本质上只是现代性普遍主义的产物,它导致对传统的功能性解释从而无法解决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多元性问题。笔者认为,传统复兴不应该仅仅从功能的角度加以诠释,而应置入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融 合以及对现代性的反思和修正的历史境遇中加以检视。  相似文献   

20.
知青运动与毛泽东的"三农"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青运动是20世纪中国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政治运动.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知青运动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青年的社会就业问题,它与毛泽东的"三农"思想密切相关.毛泽东认为,农村是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农民是吸纳性最大的劳动群体,农业是劳动就业的主要通道,因此,提出面向农村的就业方针,并以运动的形式付诸实施.毛泽东在考虑青年就业问题时,基本上是从政治角度考虑,而不是从经济角度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