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嘉四年己亥创作的《明妃曲》二首曾轰动一时,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即或到现在看来,我们也可以说王安石的这两首诗歌是历代诗词戏曲中以王昭君为题材的最上乘的作品。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在王安石去世后不到半个世纪,一个叫范冲的人却斥责第二首“汉恩自浅胡自深”一句说,“以胡虏有恩而遂忘君父,非禽兽而何!”(见《王荆文公诗李壁注》卷六《明妃曲》注引)在范冲看来,王安石这首诗歌简直宣传的就是典型的汉奸卖国贼的人生哲学。范氏此论一出,受此影响,后世不少宋代诗歌的选本都仅选了《明妃曲》第一首,而未选第二首。当…  相似文献   

2.
也谈王安石的《明妃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阅读与欣赏》古典文学部分第五集,刊载了周本淳同志的《古代诗歌里的王昭君》一文。文中说:“北宋的大诗人王安石写了两首《明妃曲》,开始扫去昭君的一些愁容,让她露出了一点笑脸。这是昭君在古代诗歌里的第二阶段”。在这里,周本淳同志从民族团结的观点出发,对王安石诗中的昭君形象以及这个形象在古典诗歌中的地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用意是好的。但是,却有凭空拔高之嫌,特提出来进行商讨。现在先看王安石《明妃曲》原诗:  相似文献   

3.
《红色的手推车》是美国意象派诗人威廉斯所作的一首名诗,这首诗形式独到,匠心独运,历来受到广泛的推崇.可是彭予对这首诗的汉译却是差强人意,在重现原诗的“形美”上出现了失误.本文将以诗歌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为理论基础,着重从诗歌的外在形式、内在形式以及独特的形式三个方面深入对比分析了原诗与译诗,从而指出了译诗在诗歌形式上的不足之处,并借此指出在诗歌翻译中,形式对等是关系到译诗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诗歌的翻译追求的是一种信、达、雅的意境,“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诗歌的翻译反映的是异域的风土人情,诗歌翻译对加强地区的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诗歌翻译过程中在诗词风格、文化意境、形体比喻及表现的手法上均存在很大的差别,外国诗歌在我国出版和翻译上存在不少的难点,将外国诗歌的意境在翻译的文体中体现出来是艺术性较高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苏玉鑫  孟丽华 《理论界》2012,(11):133-136
王维诗《渭城曲》是一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诗,历来备受中外诗家青睐。以翻译伦理为视角,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五个有代表性的英译本进行多维阐析,管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伦理价值取向及其译诗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坛巨匠郭沫若在诗歌园地中,独辟蹊径,“锐意使自家的诗之生命是一个新鲜的产物”(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家书),用那支神来之笔,描绘出一幅幅色彩奇丽的图画,为丰富诗词比喻宝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诗词比喻上的创新,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追求风格的多样化“海涅的诗丽而不雄,惠特曼的诗雄而不丽。两者我都喜欢,两者都不足令我满足。”(《三叶集》第一四四页)郭老不满足“雄”、“丽”并有所突破。于诗如此,于诗之比喻又何尝不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候人歌》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首原始诗歌,最早见于《吕氏春秋·音初》: 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歌辞只有一句:“候人兮猗!”但它却是一首完整的诗歌。“最原始的歌唱中的歌词常常是同一呼声或同一言辞的重复。”通过反复“延扩”内容,加强表现力是原始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外大量的有关论著中都可找到很多只有一句的原始诗歌。故《候人歌》作为一首完整的原始诗歌早已得到古今很多学者的承认:清杜文澜将它收入《古谣谚》,闻一多《神话与诗》、郭沫若《屈原研究》、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等对它屡有称引。他们都充分肯定它的完整的诗歌性质,这是很富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8.
对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莫里森(Morrison)在其《翻译的艺术观》一书中指出:“翻译是艺术的高级形式。绘画必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音乐必须抑扬顿挫,富有旋律;雕塑必须精镂细刻,曲尽其  相似文献   

9.
李镜池先生在《周易筮辞考》一文中指出,《周易·中孚·九二》爻词(“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首“很美很有诗意的诗歌”。这见解十分精辟。我认为,这段爻词是一首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了清朝王琦编纂的《李太白全集》。这本书共收入唐朝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创作的诗文 1110 篇,其中诗歌 1048 首。在这1048首诗中,可以认定是描写女性的诗篇有103首,我们将它们称为“李白女性诗歌”。这些诗大约占李白全部诗歌的10%。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比唐朝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写女性的诗歌的比例要大许多。李白女性诗歌不但多,而且写得非常优美。《唐诗三百首》是众多唐诗选本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为读者公认的。这本唐诗选集名为 300 首,实选唐诗307 首。在这 307 首中,李白的诗有 25 首,其中有 13 首是写女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西夏文诗歌《敕牌赞歌》进行了解读,并对这首诗中有关西夏牌符的材质、形状,特别是“敕走马”银牌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考证。这首诗歌的解读将为西夏牌符问题的研究提供直接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2.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李涉《润州听暮角》这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一首七绝,诗句清新自然,音韵悠长,是一篇情景俱佳之作。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选录了这首诗歌,(见下册p236)但是对诗中“海门”的注释却失于考虑,影响了对诗的正确理解。注者说“海门”是今江苏省海门县。这首诗是写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的,怎么作者居然看到大雁飞到离镇江数百里的海门县去了呢?其实,孟浩然就说过:“北固临江口,夷山近海滨。”(《扬子津望京口》)李白也说;“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宵。”(《焦山望松寥山》)这里的夷山、松  相似文献   

13.
爱尔兰诗人托马斯·摩尔的诗作《夏日最后一朵玫瑰》,堪称西方的“葬花词”。这首优雅感伤的民谣由于其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颇受国人喜爱。但译诗之难,众所周知。细究吕志鲁先生的译诗,从具体而微的角度探讨诗歌翻译的方法。忠实是诗歌翻译的根本原则,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外在的忠实:形式上的因袭,意即无韵或押韵的长短句;二是内在的忠实:理解无误,用字准确,意境相同。在不可能绝对忠实的情况下,根据尽量近似的原则,以诗译诗不失为诗歌翻译的良方。  相似文献   

14.
《渔阳曲》是闻一多的一首未入集长诗,大约作于1924年下半年.诗作借用汉魏名士祢衡以一阕鼓曲《渔阳掺挝》击鼓骂曹(操)的历史故事,抒写了诗人自己的一腔愤懑.这是一首刊发后作者几乎没有再提及,后来的学者们也很少关注的诗作.分析评介这首诗的专文似未见,提及、论及这首诗的文章,自20年代以来,亦不过寥寥数篇.冷落当然并不是没有缘由的.如果从诗歌艺术美的角度着眼,这首多少显得有些冗长与沉滞的诗作,或许难以列入以严谨、精炼,讲求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闻一多新诗代表作之中——虽然在闻一多的格律诗艺术发展历程中,这首诗自然有其独特的地位(这一问题若展开分析需较多篇幅,兹不详述);但如果变换一个角度,从了解一位活跃于“五四”时期和20年代的著名诗人心灵奥秘着眼,那么,《渔阳曲》却是一首十分重要的诗作.对于这首诗作历史价值与美学价值的再发现与再认识,可能会为我们进一步了解闻一多,以及与他有着相似阅历的同时代诗人作家的文化心态,提供一个独异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文化的不朽瑰宝,中国古典诗歌一直以其优美的语言、典雅的风格及丰富的文化意象著称。然而,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之难众所周知,令人望而却步。美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相对比较成熟完善,和译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中西方诗歌在语言及文化方面的巨大差异,“完美的翻译”是不切实际的,也就是说在翻译实践中,“绝对的对等”是无法实现的。将美学观点引入中国古典诗歌翻译,通过借鉴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从翻译美学角度,提出“美学对等”命题,指出其实质是一种动态对等,即译诗和原诗之间美学效果的对等;通过对宋词《声声慢》叠词翻译的对比分析,集中探讨了中英诗歌翻译中语音层的审美再现,从而进一步论证了“美学对等”的本质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6.
《江海学刊》1998年第 4期补白所载曲文军同志《“两袖清风”出典新证》一文 ,批驳了“两袖清风”一语典出明代于谦《入京诗》的说法 ,以为元代魏初所作的《送杨季海》一诗才是“两袖清风”的出典 ,此说可商。魏初 ,字太 (一作大 )初 ,号青崖 ,元初文学家 ,著有《青崖集》五卷 ,其第二卷《送杨季海》诗中云 :“交亲零落鬓如丝 ,两袖清风一束诗” ,“两袖清风”一语道出了诗人清逸、高洁的内心 ,后来人们用此语形容为官清正廉洁。但这首诗并非“两袖清风”的最早出处。据查证 ,“两袖清风”其原意本是用来形容人喝茶或饮酒后清爽舒畅的感觉 ,…  相似文献   

17.
美国诗人庞德写过一首有名的小诗《在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杜运燮译)这首诗很明显地与东方诗在神韵上呈现出一致。庞德也自称这首诗是“日本和歌式的”。庞德研究过中国诗,并翻译了一些中国旧体诗。他的这种“学养”与他的某种身份——意象派诗歌擎旗人一一之间有一种怎样的关系呢?这是耐人寻味的。庞德显然从东方诗中汲取了大量养分,他的意象理论也可以部分地视作是他对东方诗主要是中国诗的一个看法。由于庞德不谙中文,他对中国诗的了解自然是有限的,但这个缺陷倒恰好使他更直捷地看准了中国诗的意象性。 由庞德这个例子,使我有自信陈述一个基于缺陷产生的对西方诗的看法,即西方诗的戏剧性。  相似文献   

18.
“玫瑰”是叶芝诗歌中频频出现的一个意象。更为重要的是,“玫瑰”见证了叶芝象征主义的发展。本文从感性与理性象征、想象力运用、韵律表现三个方面分析叶芝两首不同诗歌中玫瑰意象的转变和丰富,从而近距离剖析和理解叶芝象征主义的发展历程。本文所选诗歌《隐秘的玫瑰》和《玫瑰树》分别写于1897年和1917年,两首诗歌相隔20年,代表着叶芝两个不同时期的诗歌风格和特色。对这两首诗歌中“玫瑰”意象的分析和比较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叶芝象征主义的发展及其特狂。  相似文献   

19.
《古诗十九首》为东汉晚期作品,在我国古代诗歌百花园中是一朵奇葩。古人对它有着崇高的评价。有的称之为“五言之冠冕”(刘勰:《文心雕龙》),有的称之为“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钟嵘:《诗品》),有的称之为“辞精义炳,婉而成章”(释皎然:《诗式》),有的称之为“深衷浅貌,短语长情”(陆时雍:《古诗镜》),等等。可见,其艺术价值是很高的,其表现特色是很突出的。  相似文献   

20.
读了孙席珍先生的《鲁迅诗歌杂谈》(见本刊一九七八年第二期)中关于《我的失恋》的新解,使人大喜过望。照孙先生所说的这首拟古的新打油诗的内容和内幕,过去确是闻所未闻。孙先生说:鲁迅写这首诗是讽刺“诗哲”徐志摩的,徐当时正在追求某女士而闹失恋。孙先生还很具体地指出:诗中“回她什么”的四件东西,也都是指徐志摩的诗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