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前,行政道德失范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既与行政道德自身的困境有关,也与诸如行政体制不健全、腐朽思想等的冲击有关.行政道德的失范有多种表现形式,给社会带来极坏的影响.健全法制,增强监督,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树立责任意识,实行持久的道德训练是进行行政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行政道德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行政人员行政道德失范现象依旧严重。行政道德失范既与行政主体自身素质有关,也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行政体制和法规制度不完善等外部因素相联。行政道德建设,不仅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而且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行政伦理立法,加强群众监督.加强思想教育,同时整顿与道德建设有关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3.
论行政道德     
行政道德具有政治性、示范性和先进性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起着示范、引导和带头作用。因此 ,国家公务员不仅要依法行政 ,而且要以德行政 ,严格遵循行政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做身体力行职业道德的模范。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为人民服务、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道德规范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行政道德规范体系,是加强社会主义行政道德的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建构社会主义行政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为人民服务为基本原则,以依法行政、勤政为民、公正廉洁、率先垂范、开拓进取为主要规范的社会主义行政道德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5.
阐明了行政伦理的含义、内容;分析了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探讨了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的有效途径,即制度化自律和道德驱动自律的有机结合。制度化自律实现途径为:完善公务员的任免机制;完善法律、行政、政党、舆论和群众监督机制。道德驱动自律的实现途径为:加强行政伦理教育和行政伦理修养。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行政人员的道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极大地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本文从行政道德的含义、特征、功能等理论基础入手,分析了当今中国行政人员道德失范的形式、产生原因和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7.
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失范表现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公信力,从根本上讲,就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政府公信力失范主要表现在国家法律受践踏、公共政策遭扭曲、政府职能被滥用及权力异化等方面。政府应通过加强自身信用道德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和完善行政问责机制与行政公开机制,建设廉洁政府,积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来不断提高其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浅论当前我国的行政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社会道德体系中核心的行政道德建设,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也是推行政治和行政体制改革,建立民主、法制和权威的政府及建立一支高效、廉洁、勤政的国家公务员队伍客观的迫切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存在的行政道德失范现象及其成因,指出:加强行政道德建设,第一,应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第二,要继承和弘扬传统行政道德中的精华;第三,要明确公职人员的基本行政道德规范;第四,要加强道德修养。行政行为规范化通过各“个体”达到政府整体行为,从根本上根治腐败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转型状态下 ,行政道德建设已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导工程。通过对行政道德建设的社会价值和当前行政道德领域存在的种种失衡现象的分析 ,认为 :必须加强行政道德建设 ,以充分发挥其对于政府自身建设及社会道德风貌的能动的调控作用 ;行政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立为本 ,标本兼治的原则 ,采取多种措施并使之配合。同时指出其基本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以及行政人员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0.
行政道德是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的具有行政工作特征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行政道德制度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加强行政道德制度化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行政腐败日趋蔓延。因为"权力"与"市场"存在利益交换的空间而法制又不完善,同时又放松了对掌权者的思想道德教育。要防止行政腐败,单纯依靠法律是不充分的。道德是法律产生的基础和价值评价坐标,在道德天平失衡的情况下,法律将形同虚设。因此,"依法行政"绝不能取代"以德行政"。建设现代中国的行政伦理,有必要借鉴我国古代丰富的"伦理政治"思想以及西方国家的行政伦理建设思想与经验。  相似文献   

12.
制度蕴含着道德 ,制度决定着道德 ,制度伦理优先于个人道德 ,法制保障着道德。制度对于道德的基础性 ,决定了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 ,必须把法制建设作为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 ,以确保道德建设在良好的法制氛围中进行  相似文献   

13.
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充分实施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推动道德的发展 ,这使得道德的法律化成为可能。但道德的法律化是有限度的 :从范围上看 ,有些社会关系主要靠道德来调整 ,法律只起辅助作用 ,甚至不能适用法律 ;从功能上看 ,法律直接规范人的行为 ,但对人的思想并不具有直接的约束力 ;从道德发展的角度看 ,法律不能超越历史阶段保障高层次的道德要求 ,而且对法律的过度依赖还会导致道德的弱化。因此 ,我们在树立法律最高权威的同时 ,还应充分重视道德等其他调控手段的作用 ,避免法律对道德领域的过度介入。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营企业的高层管理普遍存在着家族化的现象,这一现象可以追溯到国人私德有余、公德不足的文化形态。这一文化形态和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息息相关。农耕文明导致中国家族制度的高度发达,家族制度重视亲朋好友之间道德规范的培养,而轻视公共领域中陌生人之间道德行为的规范。在企业这个公共领域日益发达的今天,国人公德的淡漠使得企业人之间难以同舟共济。因此,我国民营企业家为了降低监督成本,不得不任用亲朋好友介入高层管理。可见,企业家族化有其现实的合理性,但最终必须自我扬弃,才能顺应企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5.
行政主体及公务员的行政行为选择需要行政道德的规制 ,而行政道德的规制功能根本在于约束行政主体及公务员的行政行为选择。同时 ,它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具有示范和影响的功能 ,对整个国家行政管理还具有维系的功能。行政道德规制功能实现的主要方式为行政义务、行政良心、行政价值目标 ,其根本途径则是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16.
作为社会调控系统中的法律与道德 ,尽管各具不同特性 ,但二者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法律的确立和实施都需要有道德的支持。笔者认为 :良法的价值基础源于社会伦理道德的普遍性标准 ;道德的柔性、内生性、自律性的规范特性与法律的刚性、外生性、他律性的规范特性正好优势互补 ;系统论的基本观点给道德对法律的支持作了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条件下,警察道德建设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加强警察道德建设,必须进一步把警察道德规范制度化,加强警察的道德教育和自我道德修养,为提升警察道德水平提供正当合理公正的制度安排,加强对警察道德行为的监督,加强对警察道德的法律建构等等,这样,在实践操作中,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合力来加强警察的道德建设,从而使警察真正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相似文献   

18.
法实证主义将法律效力的条件诉诸社会事实,与道德无关。该主张不能合理解释法律为什么有效,不能区分"守法义务"与"抢匪命令"。同时,该主张将法律效力诉诸于立法者的法律创制活动,由于创制的法律可能为恶,也可能为善,不能避免"恶法亦法"的实践困境;自然法学派主张法律有效必须满足道德条件,符合道德标准。该主张未能动摇哈特关于"法律与道德彼此之间并不存在概念上的必然联系",反驳了自然法学派关于道德对法律资格效力的影响;德沃金试图开辟第三条道路,重点关注道德如何影响和作用法律裁判实践与推理,即最终作为裁判根据的法律,需通过其建构性诠释中的"符合"与道德"证立"的双重检验,换言之,法律是从一组融贯的政治道德原则中推导出来,并为当下的法律实践提供了最佳的道德证立。法律与道德没有必然关联不等于法律可以独立于道德,法律与道德有必然关联也不意味着道德等于法律。  相似文献   

19.
道德及道德建设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年我国道德发展状况及道德建设出现新的转机 ,社会道德水平有所上升 ,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标准的模糊、道德行为的失控及道德监督的软弱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