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汉以后的墨家思想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以后 ,墨家思想趋于与儒道诸家的融合 ,墨家思想的影响也就通过封建正统思想表现出来。墨家思想的优秀之处及墨子本人的伟大人格不时出现在封建史书典籍中 ,影响着士大夫的价值选择。此外 ,墨家思想的影响也体现在一些著名的儒家“异端”人物的思想及行为方式之中。 相似文献
2.
河西走廊是秦汉时期华、戎交往的重要门户,承载着双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任务。西域多姿多彩的学术文化通过河西走廊传入汉朝,汉王朝丰富的文化与学术也通过这里传入西域。河西走廊,是双方文化学术交流的重要纽带与历史见证。两汉时期,佛教、道教等已出现在河西走廊上。后世产生的小说、戏曲,也与河西走廊传入的西域文化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3.
政学系是民国时期活跃在政坛上的一个国民党重要派系。在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黄埔系主军特,CC系主党,政学系则主行政。它的影响所及包括当时极为敏感的国共关系和内政外交各个方面。因此,弄清其兴衰变迁和性格特点对中华民国史的研究很有裨益。本文即是 相似文献
4.
随着里根政府逐渐背弃供给经济学,以及凯恩斯主义的再次东山再起,供给学派失势了,供给经济学衰落了。现在,人们对它横加指责,将它说得一无是处。不仅一直反对供给学派的人批判它,就连供给学派内部也开始分化,出现了叛逆者。原来曾是坚定的供给学派的美国“伊文斯经济咨询公司”董事长迈克尔·伊文斯,现在也反戈一击,专门写了一本 相似文献
5.
红山文化的特征及其兴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7月24日,中国新闻界向全世界发布了一条重大的考古新闻:“辽宁西部山区发现5000年前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址.考古学报根据出土文物初步断定,5000年前这里存在过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这一重大发现使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强烈反响.这一报导是新华社记者卜昭文写的.嗣后,卜昭文同志又多次亲临考察红山文化遗址,与专家们多次探讨,在此基础上,又于1991年出版了《5000年前的神密王国》一书,对红山文化的特征作了详尽的描述与介绍. 相似文献
6.
墨家学说在先秦时期曾和儒学一样成为时代的显学,是先秦各家学说中唯一的一家注重科学精神的学说。中国近代以来的衰落与科学精神的匮乏有直接关系,在文化上表现为将某一家学说凌驾于其他学说之上。重新重视墨家学说的研究,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价值基础铸造有着非常意义。 相似文献
7.
北宋新学的兴衰及其理论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安石创立的新学学派。在两宋学术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曾占据正统地位长达六十余年。然而,新学在两宋的思想和政治舞台上几经沉浮,终于在南宋时期的学术消长中为理学所取代。尽管如此,王氏新学本身却具有其不可低估的理论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8.
奥尔森的国家兴衰理论及其现实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奥尔森的《国家兴衰探源》一书 ,从利益集团的发达程度与国家活力的相关性这一视角 ,揭示了影响国家兴衰的内在动因。奥尔森所选取的分析对象———利益结构 ,正是影响国家兴衰的根本因素。但是 ,简单地将利益集团认定为现代社会的“万恶之源” ,似乎并不恰当。现代社会利益结构的多元化使得利益集团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因此 ,创立一种不断地对目标各异的利益群体进行整合的利益协调机制 ,是保证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姜惠发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1987,(3)
历史上的门阀,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门阀是豪强、士族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有一个发生、发展、衰落、消亡的过程。门阀的历史大约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门阀历史的第一阶段——两汉,是豪强地主的形成时期。早在西汉前期,官僚、地主及某些封君就已着手兼并土地。史载:“上(刘邦)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肖何)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人”。又载:“(田)鼢……治宅甲诸弟,田园极膏腴”,又“鼢使藉福请(窦)婴城南田,婴大望日:‘老仆虽弃,将军虽贵,宁可以势相夺乎!’不许。”“丞 相似文献
10.
禁苑是古代实行自然资源保护的产物,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具有特殊的宗教、政治、军事、经济意义。有关禁苑管理的职官体制、法律条文、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等等,表现了古人对于环境科学的可贵认识.在人口日益膨胀,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温古代禁苑发展的历史概貌,并从中汲取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秦汉时期是西北经济开发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秦汉政府通过移民实边、军队屯戍、兴建水利、推广先进的生产工具与耕作技术 ,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西北干旱荒漠地区改造成了农业经济区。研究秦汉时期西北开发的历史过程 ,可从中寻找某些规律 ,为今日西部开发的宏伟规划提供历史鉴戒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秦汉江汉漕运系统的形成,无疑对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各个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从历史和战略的高度折射出古代漕运活动和漕运系统在大一统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所起到重要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秦汉历史变迁中的知识分子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名词为“士”,其实质含义为服务并从属于特定社会统治阶层、有一定文化知识的读书人。他们本身也因此形成为一个社会群体,一个具有某种特征的社会阶层。这个阶层形成以来,就在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历史运转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各个领域发挥他们知识的潜能与动能的社会功能。在社会历史的转折时期,这种功能与作用的表现尤为明显。本文拟通过秦汉之际的历史变迁,探讨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知识分子群体的特点、作用和影响,并求教于对这一问题有兴趣的师友们. 相似文献
15.
考察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形成与兴衰过程,我们会发现白话短篇小说的形成与兴衰与文言短篇小说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但研究白话短篇小说的形成与盛衰的原因,同样可以从创作主体、作品内容和接受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研究。必须从研究实践发现和总结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理论方法,才能将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6.
张晓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3)
回顾历史,我国以农蚕为立国之本,自古已然。广东蚕丝乃本省主要产业,素称优美,每岁产额至巨,省内绸缎业仰给于此,海外输出亦日臻发达。蚕丝是广东输出品之最大宗,当其全盛时期,年销量达六万余包,价值上亿港元①。蚕丝业包括植桑养蚕,缫丝织绸,全 相似文献
17.
古代刻书主要有官刻、私刻和坊刻三种形式,其中因坊刻具有浓厚的商业特征,所以刻书的数量最大,流传的面也最广。福建刻书首推闽北为最盛,从五代一直到明朝都是我国重要的刻书基地。明末清初以后,建阳刻书逐渐衰落,而与此同时,鲜为人知的闽西四堡坊刻却正在悄然兴起,成为我国南方继建阳之后又一个重要的刻书中心。由于四堡坊刻流传至今的实物很少,对它的研究几乎被学术界所忽视,目前所见有关中国古代印刷史的专著亦均未提及。本文 相似文献
18.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1)
福建科举会馆系指明清两代福建省各州、府、县在北京设立的主要为进京应试福建籍举子寄居服务之所。本文以李景铭编著的北京《闽中会馆志》为基本材料,结合其他文献资料对福建科举会馆的兴衰嬗变及其原因试作剖析。科举会馆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汉代的郡邸。而北京城内的科举会馆的出现却是在明代。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历朝帝王推行八股取士制度,“三年一大比”的科举会试成为定制。各地在京官绅为了光耀乡里、联络乡谊,进而纠结地方政治势力,千方百计为进京应试举子提 相似文献
19.
新军作为晚清政府仿照西方编练的一支近代化军队,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成为推翻王朝统治的主要力量,随后在社会动荡中沦为军阀割据的工具,一步步走向衰亡。新军的兴衰演变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军事体制的改革必须与国家体制的改革相一致;必须加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相似文献
20.
女真学是在金太宗的支持下随着女真字的创立推行而建立起来的。金世宗、金章宗时期是女真学的发展阶段。具体而言,世宗在经历一系列尝试之后于大定十三年设立女真进士科,并在女真族聚居区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较为完备的女真学校系统和选拔制度。章宗时情形有些变化,女真学尽管因他保持国俗的提倡仍很兴盛,但汉族学校显然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卫绍王、金宣宗、金哀宗时期由于政治日益衰落和经济困窘,金朝政府无法再为女真学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与稳定的政策支持,加之女真族汉化的日益加深,女真学迅速衰落。但女真学在提高女真人文化素质、塑造女真崇儒尚文的社会风气,以及为后世教育发展提供鉴戒的历史价值都是不容抹杀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