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从信誉标度方法和信誉集结方法两个角度对现有主要信誉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值法的信誉模型——标准信誉模型,深入分析了模型的信誉标度、信誉评价可信度以及历史信誉评价可信度等影响因子,并运用系统仿真的方法对其可用性进行了研究。该模型将所有用户的信誉值统一到同一个标准,使不同用户以及同一用户不同时期的信誉状况具备了可比性,使在线信誉系统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促进在线交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C2C电子商务中,进行交易的用户大部分是第一次交易,在交易过程中,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卖家的信誉情况成为买家最关心的问题,信任问题已经成为C2C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瓶颈。目前各大网站正在使用的信誉评价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对买家做出了指导,但目前的信誉评价模型计分方法过于简单,计算得来的信誉值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出卖家的信誉情况。本文针对现有的信誉评价体系的不足,在E-Sporas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时间因子,提出一个改进的信誉评价模型,该模型在预防信誉诋毁和信誉共谋的同时,能够动态体现卖家的信誉情况,使信誉值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柠檬”理论的在线信誉反馈系统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任问题是困扰在线拍卖市场发展的瓶颈之一.在线信誉反馈系统在消除信息不对称性,解决在线拍卖市场逆向选择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分析在线拍卖市场中逆向选择问题产生的原因,而后基于"柠檬"理论,从更换交易对手的重复博弈角度分析在线信誉反馈系统中信誉运行模型,对在线拍卖市场的信誉运行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在线信誉反馈系统能激励卖家诚信交易,一定程度上降低逆向选择问题,为我国在线拍卖网站和网络卖家更好地实施网络声誉战略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4.
江文钰  糜仲春 《管理学报》2007,4(3):302-305
介绍了信誉管理系统的内涵及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目前使用的信誉管理系统的单维评分模型存在一些缺陷。为此,重点探讨了多维评分模型的设计,引入了决策科学中的本征向量方法确定各维的权重,设计出能从不同角度更准确地反映客户信誉的多维信誉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在线拍卖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调查中国大陆主要在线拍卖网站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在线拍卖主要流程、在线拍卖系统结构、在线拍卖系统风险,并从技术措施、信誉系统、拍卖规则、法律法规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姜锦虎  李皓  袁帅 《管理工程学报》2013,27(1):77-87,98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原理,提出了分布式信誉机制中信誉信息的获取与集结模型。在分布式信誉系统中,信任方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获取直接或间接的信誉信息:与被信任方的直接交易经验,借助自身社会网络找到与被信任方有过交易的见证者,以及要求被信任方提供与其有过交易的引荐者。首先,引入了一个激励机制,促使被信任方诚实地提供引荐者信息,保证信誉信息获取的数量和质量。其次,考虑到不同来源的信誉信息具有不同的可信度,在信誉信息集结时,基于用户相似度计算可信见证者的评价可信度,基于陌生引荐者和见证者的评价与可信见证者的评价集结结果之间的结果相似度计算陌生引荐者和见证者的评价可信度,建立了信誉集结模型来计算被信任方的综合信誉度。通过实验仿真,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和健壮性,其不但可以使信任方获取足够多的信誉信息,而且可以有效地削弱恶意见证者和引荐者诋毁尤其是共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C2C电子社区成员信誉值的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洪海  姜锦虎  蔡涵 《管理学报》2009,6(8):1056-1060
信任问题是关系C2C社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交易后相互评分,计算C2C社区成员信誉值并为潜在交易提供指导是建立社区信任的一种方法.通过在Sporas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交易量、交易次数等变量和引入惩罚因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C2C社区成员信誉值计算模型(E-Sporas),并针对信誉诋毁、信誉共谋这2类恶意行为设计仿真实验,检验模型的应用效果,从而为建立在线信誉系统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聪  梁昌勇 《管理学报》2012,(2):204-211
提出了一种面向C2C电子商务的多维信誉评价模型,该模型将反映卖家信誉的因素归结为2类维度,即交易维度和中介维度。前者包括交易时间、交易金额、买家信誉度、欺诈惩罚4个维度;后者包括商盟、消费者保障服务2个维度;模型将C2C卖家信誉集结为一个二元组提供给消费者,作为其进行购买决策的评估指标。通过对淘宝网数据的实证研究证明,其相对传统模型具有更好的信誉区分能力、防信誉诋毁能力、防信誉共谋能力和欺诈惩罚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评分用户可信度的信任模型分析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理论上证明,现有在线信誉系统的信任模型存在忽视评分用户信任度的缺陷,难以激励用户从事持续的诚实交易.针对此问题,本文构建了基于评分用户可信度的信任模型.理论分析表明,该模型可有效弥补现有信任模型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基于语言符号运算的知识管理系统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君 《管理学报》2005,2(5):517-521
针对评价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问题,从知识管理系统的性能、功能、环境、成本和人性化情况出发,分析了评价知识管理系统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建立了一套包括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性能、系统功能、系统环境、系统成本和人性化5个不同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语言符号运算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给出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线拍卖中投标者的跳跃式报价行为如何受拍卖方策略的影响尚缺乏有效论证。本文基于7788收藏(一个收藏品在线拍卖平台)的拍卖数据实证分析了拍卖方策略因素对投标者跳跃式报价行为类型的影响。研究分为两步,首先对获取的拍卖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进而确定了投标者跳跃式报价行为的类型,分别为试探型、竞争型及狙击型。然后基于多元Logit模型计量分析了拍卖方事前策略因素对投标者跳跃式报价行为类型的影响,其中拍卖方事前策略因素包括拍卖规则设置、信誉管理及拍卖品信息展示三方面。结果表明:与试探型跳跃式报价行为相比,拍卖规则类变量更能显著诱发投标者狙击型跳跃式报价行为;拍卖方信誉类变量更能显著诱发投标者竞争型跳跃式报价行为;拍卖品信息类变量对投标者竞争型及狙击型跳跃式报价行为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一种Multi-agent System的信任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Multi-agent技术已广泛用于大型分布式管理系统的开发.多agent间合作的信任问题会严重影响系统的效率.现有的信任模型基本上都是基于WEB的peer-to-peer环境给出的,它们不太适于multi-agent system(MAS)环境.针对MAS环境中信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信誉和关系网的agent信任体系.分析实验表明该模型能促进agent关系网的凝聚性,能较大的提高agent合作伙伴选取的效率,并在重复交往环境下agent的合作成功率,以及在抑制恶意推荐、协同作弊、偏心这些干扰现象上较已有模型有较大改进.该模型在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合作伙伴选择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现有理论认为,不公正评价的存在会降低卖家的合作动机和市场效率.本文用实验法对比研究了三个不同的在线交易市场,即无评价市场,公正评价市场和不公正评价市场.实验发现,不公正评价对买家和卖家的整体行为以及在线交易市场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评价的信誉机制仍然是有效的.研究发现,不公正评价会引发买家的“自校正”行为和“个人经验倚重”行为,从而减弱了它对买家的干扰;同时,不公正评价会对卖家产生“诱导”和“督促”双重作用,它们的效果相反,导致不公正评价对卖家的影响亦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美容院个人理疗和身体调养作为了一种休闲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其自身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目前美容业留给顾客的印象却是一个消费无任何保障的行业,种种现象让消费者对美容院的信誉充满了质疑。本文通过消费过程中美容院经营过程中涉及的经营资历、卫生、安全保障三个方面提出维护美容院信誉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企业信誉正处于一个发展阶段,一些企业对信誉的重视程度不够,曾一度出现了信誉危机。本文将对企业信誉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前,竞标在线广告位是广大广告主宣传其产品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线广告位的拍卖已成为搜索引擎企业最主要的盈利手段之一。在国内,广告位拍卖机制的逐利本质诱发了大量的虚假广告,引发了公众的广泛争议;拥有高报价的广告主并不总是带给搜索引擎用户好的用户体验,这些问题已成为搜索引擎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既考虑广告主信誉又考虑用户体验的可信有效竞价广告位拍卖机制,定义了在该机制下的对称纳什均衡,给出了广告主的均衡竞价策略,证明了在该均衡下的配置是有效率的。通过与单纯竞价GSP拍卖机制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用户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这增加了搜索引擎的竞争优势。此外,本文的拍卖机制不仅有利于促进广告主提高信誉,在提高搜索引擎的长期均衡收益和拍卖效率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我们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信誉是企业的命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市场上,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现象,甲乙两个企业同在一个地方,甚至采用同种方法,销售同一种商品,销售额却天壤之别。什么原因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家企业信誉不同。 一、信誉的内涵 信誉看不见、摸不着,它是依附在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在商品交换中的一种信任关系,它象影子一样,使人隐隐约约地感受它,它同时又默默地影响人和企业的行为。有人说:“只要你把信誉装到消费者右口袋,消费者就愿意让你从他的左口袋里掏钱。”信誉,从经济学角度讲,它是无形资产;从伦理学角度讲,它是道德资产。信誉具有无形资产的特点,具有促进经济原子裂变增长的功能;信誉具有  相似文献   

18.
伍月琴 《经营管理者》2011,(7X):231-231
信誉,包括信用和名声。公司治理不仅包含公司信用的制度建设,也包含公司名声的形象维护。在现代公司治理中,公司信誉是公司当事人千万不能勿视的内容。建议,所有的公司都主动自觉地实现半年一次公司债务公示制度,以促进公司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19.
履约机制的落实依赖审计师的履约资本,审计师的履约资本由信誉资本和物质资本构成,信誉资本是实现自我履约机制的基础,物质资本是实现强制履约机制的保障。本文建议建立信誉资本与物质资本特别合作的履约机制,一方面加大信誉资本价值收益以及加重信誉损失的惩罚力度,另一方面确保执业审计师履约物质资本,使其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惩罚,以提高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20.
企业质量信誉损失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有的质量成本理论和方法指导实施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企业外部质量损失中质量信誉损失额无法得到全面评估.该文首先证明质量信誉的存在性,分析企业质量信誉损失造成的影响,最后构建一个较为可行的评估模型,将无形的损失量化成看得见的金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