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草 《江西社会科学》2005,(11):223-230
第五届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举行之时,正值<江西社会科学>杂志创刊25周年庆典.这次论坛的主题是"编辑思想的自觉与综合类学术期刊的发展".会议围绕着"编辑思想的凸显与综合类期刊发展空间的拓展"、"综合类学术期刊在优化学术生态环境中的责任与作用"、"论坛的角色意识和引导功能"、"综合类学术期刊的办刊经营模式"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而认真的讨论,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不同于其他一般娱乐性消费期刊,它具有学术导向和社会导向的功能。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不但要具备一般编辑所应当具备的政治业务素质,还必须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编辑的学术素养在坐而论道中是得不到的,只有亲身从事科研工作才能获得。因此,学术期刊编辑必须走编研结合的道路,以编带研,以研促编,才能做好学术刊物编辑工作。(一)学术期刊编辑编研结合是保证刊物质量的重要途径任何学术刊物都当以高质量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衡量一个刊物的学术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是要看所刊发的文章是否具有思想深度和新意、是否贴近时代的脉搏、是…  相似文献   

3.
要办好一个学术理论刊物,必须有一支政治理论素质很高的编辑队伍。伴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思想十分活跃,学术理论界也在不断地产生着新的理论和新的思潮。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要把握这种形势的变化,了解这些新理论和新思潮,只有这样,才可能办出一本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有一定影响的学术理论刊物。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云南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在昆明召开,5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编辑队伍建设问题”这一主要议题展开了研讨。关于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化与非职业化及其发展趋势,有学者认为,在国内现有体制下,职业化有利于编辑专心办好刊物,开阔学术视野,有利于编辑作为旁观者把握学术趋势,通过自己的刊物组织讨论,展开批评,引导走向,  相似文献   

5.
学术期刊是传播媒体,与学术关系紧密,对于学术承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既是学术成果传播的平台,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媒介。学术期刊编辑是办好学术期刊的关键因素之一,学术期刊的性质,要求其编辑坚守学术理想,具备明确文化传承意识。学术期刊的编辑,在工作中面对的对象是学术成果,往来的主要是学者,期刊编辑的身份介于学术界和传播界。学术期刊要求编辑学者化、有职业理想和稳定正确的“三观”,有助于编辑抵制学术腐败,提高刊物质量。学术期刊编辑在工作中,要保持旺盛工作热情,信仰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克服职业倦怠,坚守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操守,才能不向钱和关系妥协。不盲从、不依附、不恭维,选出真正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才能办出对社会发展有真正推动力的学术期刊。同时,可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建立个人学术圈子等策略,引导个人对科学研究的持续性追求.确保学术理想的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术期刊是学术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职责是为学界创造一个交流的平台,为学术传承和学术积累提供载体。在学术的生存和发展中学术期刊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机制,工具不利、机制不健全都会影响学术的繁荣和健康发展。学术期刊不仅要有准确的定位,还要有严格、公正的审稿制度和严谨科学的编辑工作制度。学术期刊的编辑要成为学者型的编辑。办学术期刊对于办刊人的精神境界要求很高。  相似文献   

7.
在确保刊物正确导向的情况下,刊发论文的学术水平就成为学术期刊质量的关键.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期刊质量关系密切.培训、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是提高学术期刊编辑专业素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理论创新能力不足,学术水准下降,甚至出现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现象,这与学术期刊编辑的素质和能力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编辑对学术操守的放弃有密切关系。编辑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就成为了期刊生存与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要从提高编辑思想素质,承担社会责任,坚守学术操守;培养编辑创新素质,提高学术锐敏,加强期刊策划;强化编辑专业素质,提高期刊学术水准;提高编辑对外沟通交往能力,扩大期刊的影响力等几方面着手,努力培养和提升编辑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新形势学术期刊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综合类学术期刊的生存空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学术期刊与学术发展”,是我刊的常设栏目。2004年,该栏目刊登的一系列文章,对于新世纪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面对的新问题进行广泛探讨,引起学术界、期刊界的关注和强烈反响,促进了学术期刊与学术发展的良性互动。2005年,本栏目确定为“总编论坛”,邀请全国学术期刊的社长、总编辑对于学术期刊与学术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特邀《中国社会科学》总编辑秦毅研究员敲响这一论坛的“开张锣鼓”。本文认为:综合类学术期刊在我国的学术期刊中占有很大比例,已经成为我国学术期刊的主要形式。从综合类学术期刊的定位(学科定位、读者定位、市场定位)来说,这类期刊有一定的需求,但无论从科学研究的规律而言,还是就期刊市场的发展来说,综合类学术期刊的需求并不大,且其客观上应该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有限的生存空间中,综合类学术期刊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以专业化为主要方向,尽量突出优势学科,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积累,办出优势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10.
综合类学刊何以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学术期刊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数量发展的过程中,学术影响力有了进一步提升,同时在传播学术思想,提倡学术创新,规范学术研究,净化学术风气,促进学科建设,引领学术方向,扩大知识传播,培养学术新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功能,担当起了重要的社会责任.当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制度设计问题,制度执行问题以及编辑本身的问题等等.通过改革、创新和追求更高远的目标,使学术期刊,尤其是综合类学术期刊有了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担当起学术和社会赋予的重要社会职责.  相似文献   

11.
市场化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学术期刊编辑实践活动关系的角度看,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性以学术性为基质,包括学术自觉性、学术自主性和学术创新性.学术期刊市场化虽在某些方面有强化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的作用,但它也会导致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的弱化和异化,并成为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和升级的原因之一.为应对市场化给编辑主体性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重塑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性,这对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的重塑需要从强化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意识、优化编辑主体能力结构以及完善学术期刊市场化模式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2.
何进平 《天府新论》2010,(3):151-154
学术期刊的独立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位的独立,从选稿、编辑到出版都独立运作,不受外力干预;二是风格的独立,即不受学术思想、观点、人物、流派的影响,独立展示自己的学术风格。一个学术期刊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只能由编辑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智慧,通过编辑出版过程来构建,构建独特的学术风格就是构建刊物生命力。编辑的自主性,即编辑在学术成果的鉴定、审选、编稿过程中不受干预地自主判断,即所谓的"责任编辑"制。编辑的自主性是学术期刊保证学术质量的重要基础。要保证编辑的自主性,应注意编辑与学者在学术素养上的区别:一是学者与编辑不同的知识结构导致的思维方式的差别,二是学者和编辑需要不同的知识信息储备。编辑以其特有的职业思维来判断文稿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编辑的职业化比学者化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论学术期刊的质量保障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永卿 《学术论坛》2005,(7):197-200
学术期刊具有不同于一般通俗刊物的特殊属性,其质量是以学术质量为核心的。学术期刊质量不可以通过市场规则来调控,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与淘汰机制、审稿机制以及对于编辑素质与办刊条件的强制性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学术期刊的质量保障机制,才能确保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14.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面对的十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悦 《江西社会科学》2004,(12):206-215
“学术期刊与学术发展”是本刊今年新设的栏目,得到学术界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关注,发表的一系列文章获得广泛的好评与反响。本期登载的我刊主编余悦研究员的论文,提出在新世纪新的人文环境与学术生态中,办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增强“经营刊物”理念应该面对的十大问题,即应该正确处理的十种关系。诸如:正确方向与理论创新,刊载成果与引领学术,瞄准全国与地方特色,注重名家与关注新人,策应选刊与办刊追求,期刊评价与刊物发展,学术规范与个性张扬,多方筹资与学术质量,专家编辑与专业编辑,纸质期刊与网络传播。这些问题的提出,不是研究的总结,而是期待讨论的深入,是抛砖引玉的前奏。从2005年起,我刊“学术期刊与学术发展”栏目将专设“总编论坛”,请全国学术期刊的总编发表高见。  相似文献   

15.
回归杂家--就"学报编辑学者化"与杨焕章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永华 《学术界》2004,(5):146-155
"学报编辑学者化"在存在着价值合理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固有的表述缺陷和思想局限,甚至含有轻蔑编辑之嫌.它不利于引导社会准确地、客观地评定编辑工作的业绩.为了学术事业的发展,有必要倡导"学者编辑化"的理念,高校学者编辑化正日益成为高校选择学报编辑特别是主编的重要标尺.许多著名学刊的主编及编辑往往是学科发展的旗帜性人物.学报编辑同时具有学术管理的职能、学术研究的职能以及学术服务的职能,要胜任学报编辑工作,除了要强化刊物的质量意识、管理意识、团队意识之外,一定要强化刊物的市场营销意识.编辑成长的根本出路和职业境界在于让编辑回归"杂家",确立以"编绩"为核心理念的学报编辑工作评价体系并出台相关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和确认编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陈梅云 《学术论坛》2007,30(8):142-144
地方社科学术期刊要立足于自身特色,深挖影响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提出在选题和组稿方面,要正确理解影响因子与Web即年下载率指标,提倡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组织一些贴近实际、理论创新性强、时代性强、有深度、可读性强的高质量论文;在编辑规范化方面,要高度重视参考文献著录.只有内外并重,才能大大提高刊物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发展目前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其发展的空间有多大?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如何走出目前的困惑?业内人士对此颇多议论。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目前综合类学术期刊的生存环境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则可谓之前景广阔,竞争激烈,适者生存。一、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学术地位与历史作用目前尚无可替代。学术期刊是一个科研机构(院所)、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展示其学术水平的平台,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其研究水平和科研综合实力的体现。所以…  相似文献   

18.
《江汉论坛》2012,(10):1
9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辽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承办的"首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在沈阳召开。会议主题为"学术期刊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会科学辑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江汉论坛》等来自全国各地的65家学术期刊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就"建构面向世界的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机制"、"学术期刊如何加强自律、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学术期刊在学术生态建设申的作用及机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本社社长陈金清研究员在会上作了题为《学术期刊编辑在加强学术生态建设申的重要作用》的发言。会议还就加强期刊自律、学风建设达成了协议,并签署了《关于学术期刊加强自律共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联合声明》即《沈阳宣言》此次论坛的前身为已经举办十届的"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本届论坛吸收了部分有影响的高校学报和专业期刊参加,首次实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类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进学术规范进程,提高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质量,应当不断地提高学术编辑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术期刊的责任意识,广泛开展学术批评,从而更好地体现学术期刊参与和推动学术创新的作用。学术编辑应在学术发展中找到自身的角色定位,树立学术编辑新形象。  相似文献   

20.
杨薇 《理论界》2010,(12):143-144
我国科技类学术期刊目前面临刊物质量下降、发行量小、人才流失严重等困难和问题,学术质量偏低也影响到期刊的发展。科技类学术期刊想要更好地发展,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稿源质量,要努力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走创新型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