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境”,是我国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概念。这一概念的审美内涵,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过程。王国维,则是这一概念内涵明确化和规范化的集大成者。他对“意境”的内涵把握及对具体作品的审美分析评价中关于“意境”的探究,表现出他对“意境”的认识,突破了前人,达到了一个高层次。唐代王昌龄《诗格》称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可算是最早在诗论专著中提出“意境”这个概念的。但这里的“意境”并非一个独立的专门术语,其与“物境”、“情境”相提并论,便可知王昌龄心目中的“意境”,与今天作为文学批评特定审美概念的“意境”内涵不尽相同,因为我们现在说的“意境”,实际上是包容着“物境”和“情境”的。王昌龄的“意境”说,应该是中国古代“意境”说的滥觞。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说:“文学之工不工,亦视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见《人间词话附录·人间词乙稿序》,以下简称《乙稿序》)王氏认为,衡量境界有无的标准是“真”,而衡量意境深浅的标准是“浑”。下面就对王国维衡量境界有无深浅的这两个标准谈些看法。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云;“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作品中怎样的景物才称得上是“真景物”呢?依王国维,“真景物”的标准有二条:第一,作品中所描绘的景物必须真切鲜明,富于直观性,即王氏所说的“不隔”。何谓“不隔”?“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  相似文献   

3.
我们正在编写《汉语大字典》,不少同志指出,要注意典范性.这是不成问题的.怎样才能办到呢?这个问题涉及的方面很多,但是我想,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重证据;二是善裁断.总起来说,就是要实事求是.证据分两种:一、语言文字的事实,即字典中引用的“例证”;二、前人对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即字典中引用的“书证”.关于前者,有个去伪存真的问题,对这种证据,特别是古代的这种  相似文献   

4.
意境说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经在八○年十一月中国古代文论学术讨论上提出:“意境说在比较全面地揭示文学的本质特征与创作的内部规律方面比有些术语、学说全面得多”,“意境说是在漫长的文学创作与文论研究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孕育于魏晋南北朝,《文赋》为其理论渊源,《文心雕龙》与钟嵘《诗品》开了先河;形成于唐;广泛运用并发展于清;至今沿用不衰,在文艺评论的实践中已经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那次会议曾就此题展开过讨论。学术界关于意境的研究,除了语源与内涵问题几十年来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5.
一、揭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奥秘的一把钥匙 意境,是我国诗歌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从王昌龄在《诗格》中明确提出“物境”、“情境”、“意境”的“三境”说,到王国维倡导的近代意境理论,人们对意境的艺术规律和审美特征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建国以后,对意境理论的研究和阐发也不断发展,从1957年李泽厚发表《“意境”杂谈》开始,到近年间发表的不下数十篇专论,意境理论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在这些论著中,贯串着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把意境分解为“意”和“境”,即主客观两个方面,认为“意境”就是“在这两个方面的有机  相似文献   

6.
一、正确对待《红楼梦》中的伏笔问题伏笔,是中国小说文学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研究古典长篇小说中的伏笔艺术,最早见于金圣叹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他认为其中不少写法,“有隔年下种,先时伏着之妙”。以后到了脂砚斋等人评《红楼梦》,认为其中不少写法是“伏线”、“伏笔”、“伏后文”,是“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等等。然而今之研究《红楼梦》者,却很少接触这一课题,原  相似文献   

7.
“意境”或“境界”是王国维美学体系中的重要范畴。其中,“隔”与“不隔”,“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写境”与“造境”是这一范畴的重要问题,值得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三个科技史项目中的技术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代以来,先后有三个科学技术史项目在中国科学院立项,并由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组织实施。《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主要由学科史构成,包括11卷技术史专著。“中国传统技术综合研究”下设两个项目,一是《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史大系》,一个是《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全集》着重对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工艺细节进行调查、抢救和整理。“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分为3个课题;专题研究;资料选辑与工具书;资料中心和数据库。以上三个项目在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都有差异。中国技术史研究领域还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一个被遗忘了的亲属称谓“私”是古汉语中的一个早期亲属称谓。远古时代,姊妹们用它来相互称呼彼此的丈夫。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这个亲属称谓已弃置不用,被人们遗忘了。这个曾经在我们祖先的社会生活中流行过的亲属称谓,在古代的文献中,有过不少的记载。《尔雅·释亲》中,有“女子谓姊妹之夫为私”的记载。汉朝刘熙的《释名·释亲属》中,对此进一步解释说:“姊妹互相谓夫曰私,言于其夫兄弟之中,此人与己姊妹有恩私也。”在《诗经》的《卫风·硕人》一诗中,有“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  相似文献   

10.
蒙古文化瑰宝之中有德格、纳唐、拉萨、卓尼,康熙版和蒙古大库伦版的《甘珠尔》、《丹珠尔》,以及用纯金、九宝、黑墨、朱砂刻印的十几种大乘经。其中就有现库存于我国国立图书馆的110卷《札泽藤班甘珠尔》,即“HYXЭT”(孔式)《甘珠尔》稿本。这方面近年来国内外虽然有研究文章发表,但不少人不甚了解此版本的价值。了解和研究《甘珠尔》的这一版本,不仅对古代文献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古代印度、西藏、蒙古之间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政治讽刺诗审美理趣中的“理”,其主要内涵,既指表现为思想内容的情理和事理,也指表现为艺术形式的文理。理趣中的“趣”,其主要内涵,既指思想内容方面的旨趣,也指艺术特色方面的风致或诗人创作个性方面的兴趣点。清代著名诗人和诗论家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说:“《三百篇》之体制音节,不必学,不能学;《三百篇》之神理意境不可不学。神理意境者何?有关寄托,一也;直抒己见,二也;纯任天机,三也;言有尽  相似文献   

12.
蒲松龄是杰出的写意小说家,他融合了我国传统的文言小说与诗歌的艺术精神,建构了用传奇写“意”以创造与诗画意境同构但又具有小说特质的意境的艺术模式,《聊斋志异》中的写意小说超越了前代小说“局部性”地创造意境的水平,通篇“整体性”地创造了意境,将我国古代的写意小说推向了顶峰。  相似文献   

13.
谭正璧先生在《话本与古剧》中对《夜半乐打明皇》题目的解释为:“‘夜半乐’为词调名:‘打,字与‘打字谜’的‘打’字同义。”这个“打”字,乃习惯上各种动作的代称,如:“打水”、“打草稿”之类.不含敲击、拍打之意。文章认为,《打青提》、《夜半乐打明皇》等剧目中的“打”字应源于中国古代戏曲表演中的“打诨”传统与扮演人物之意。  相似文献   

14.
格式塔心理学对中国文学意境的审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从中国古代文论在意境研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人手,指出意境研究关键在于心物关系的研究,然后引入格式塔心理学,探讨“异质同构”与情景交融、“艺术简化”与艺术传神、“整体性原则”与意境完形生成等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了力的结构在意境审美建构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也是一个缠夹问题“文气”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美学概念。历代不少作家、文论家都论述和推崇过它的重要作用,有的甚至把它比作文章的生命。然而“文气”的涵义却历来众说不一,聚讼纷纭。我们拟从“文气”说的提出谈起,考察一下这种耐人寻味的现象。最早提出文气说的是魏文帝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说:  相似文献   

16.
古典美学意境范畴的现代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中尚难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或术语。近代的王国维是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意境”这个词是经他提倡才流行起来的,有时他也称作“境界”。他在《人间词话》中大力标举意境,把意境视为诗歌艺术的最高品格,并且初步探讨了意境的涵义与特征,提出物我统一、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基本规律,并把意境从创作方法上区分为“造境”(偏于理想)与“写境”(偏于写实),从情感色彩上区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等等,为中国意境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王国维之前,意  相似文献   

17.
“自传说”是胡适派“新红学”的基本观点。这个观点,自一九五四年批判俞平伯先生时起就被全盘否定了。此后,在发表和出版的评《红》文章、著作和教科书中,凡是涉及这个问题的,也都是否定的。而且,越到后来否定得越彻底,越干脆,话也说得越绝对。开初,人们一般是说“自传说”抹煞了《红楼梦》的典型意义,把艺术与生活等同起来,把《红楼梦》从当时社会环境中孤立出来,是绝对的形而上学和主观唯心论。而且,那时不少文  相似文献   

18.
《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五经”之一,也是当前高校和中学文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诗经》的研究有若干问题值得探讨。文章就孔子是否删诗,对《诗.序》的评价,“风”、“雅”、“颂”的不同价值,“风”中反映的周代婚俗四部分作论述,以供《诗经》教学和研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千古绝学《墨经》,直到清朝乾嘉以后研究的人才开始多起来。经过三百年左右的整理研究,逐渐有了头绪。在《墨经》六篇中,《小取》是比较容易懂的,脱、衍、误、讹等较少。但有不少地方仍值得深入研究。现在把自己的心得写出来,谨向大家求教。我以为《小取》这篇文章,不仅字句精炼,结构谨严,保持了墨家文章的特色,更重要的是在内容方面有不少贡献。如该文所谈的问题有不少是前人未提到的,谈的是与整体“辩”有关系的问题,“辩”的根本问题。该文起始即说: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其文艺理论思想与创作实践融合的结晶,其115首的《人间词》闪耀着作者关于"意境"理论的光辉。文章从王氏的理论入手,选取其词作,着重从两个方面来探讨"意境"理论在《人间词》中的表现:一是《人间词》对意境理论的实践;二是《人间词》所表现的"意境"理论的缺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