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学界小说是二战后逐渐被人关注的一种文学类型。当代英国学界小说在战后半个世纪中随着英国社会文化的变化逐渐发展起来。当代英国学界小说具有比较强烈的现实批判意味,与文化思潮变迁密切相关,这就使当代英国学界小说呈现出文化叙事的特点。其主题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对个体的心灵抚慰以及个体对信仰的怀疑,新旧文化冲突与社会危机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自由主义的悖论以及权力、性与学术的合奏,文化习俗的碰撞,对学术文明的思考。正是通过对这些文化现象的描述和批判,当代英国学界小说揭示了学界从业者的内心世界、文化困境和价值信仰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特立尼达黑人英语作家塞缪尔·赛尔文的小说《孤独的伦敦人》讲述了加勒比移民在二战后伦敦的城市生活。小说聚焦加勒比移民在城市各领域的日常生活和存在状态,探讨处于流动之中的群体被英国工业社会族阈共同体的同一性要求分解为不完整个体的社会过程。透过加勒比移民的生存境况,体现作家对在后工业社会的运行机制中共同体的再造以及对社会合作秩序建设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开始后,法国的胡格诺教徒不断遭到维护天主教当局的镇压,他们逃离祖国,寻求避难,其中相当多的人来到了英国.在将近两百年的历史中,胡格诺移民在英国寻得了生存之地,同时也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从另一角度说,近代英国的崛起,离不开胡格诺教徒等外来因素的积极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朱帕·拉希莉的短篇小说《不适之地》描述了婚姻、家庭中的日常琐事,展现了印度裔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小说不仅描绘了第二代印度裔移民在两种文化间的适应与融合,更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父女关系由疏离到修复的情感历程。解读短篇小说《不适之地》中的父女关系,探析拉希莉在小说中对现代家庭关系以及当代社会人际交往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农村移民子女的初始社会化,决定着他们和他们的家庭在城市持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儿童时期进入城市,是他们开始初始社会化的最佳时期.为此,农村移民家庭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城市教育体制还需进一步改革.帮助农村移民子女完成初始社会化,这不仅对个人、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老舍小说中的英国形象包含了许多作者本人对英国文化的理解。由于老舍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和创作意图所决定,描述英国形象的优点时,有时就难免美化他们,写他们的缺陷时,又会情不自禁地丑化他们。老舍赞赏富有理性的英国人,因为中国人缺乏理性思维;老舍痛恨英国人的骄傲,因为自己处于弱小民族地位。老舍小说中的英国形象为读者打开了一扇审视世界的窗户。  相似文献   

7.
从二战后至60年代初,西印度群岛人掀起了移民英国的高峰.他们在一些大城市建立了许多民族聚居区,积极与英国白人通婚,努力参与英国的劳动市场与政治领域,期望融入英国社会.但是,作为一支黑人移民群体,他们在英国的同化之路,却遭遇到严重的种族歧视.  相似文献   

8.
英国当代女作家A.S.拜厄特在小说《大闪蝶·尤金尼亚》中再现了19世纪中后期英国国教信仰体系对各阶层知识分子智识发展和自我界定的压制和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僵化的宗教教义钳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引发了他们的信仰危机,将他们推向精神和事业的伦理选择困境;另一方面是神学家们以博爱之名美化了权力阶层的统治,掩盖了维多利亚盛世下贵族自身的堕落和罪恶。拜厄特借信仰书写强调宗教信仰冲突与反思对知识分子来说并不是灾难,而是一个以知识探索的开放世界取代神学封闭世界的重大机遇。从知识分子信仰危机的视角研究这部小说有助于研究拜厄特的宗教观、政治观及文学创作观,也是了解19世纪60年代英国社会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9.
新移民小说《美国情人》是一部书写自我及其自我实现的小说。它紧紧围绕现代移民迁徙的现代性内在动因,书写了新移民全新的价值追求。该小说对于新移民文学叙事的突出贡献在于:一是描述了当代新移民之所以"新"的内在精神底蕴和人类探险性品质,把移民书写从简单写实的经历及其历史反省书写转换到其心灵史和哲学的高度挖掘上,从而推进了新移民文学思想内涵的深入;二是展现了以家庭支离破碎、女权盛行、性自由、大众物欲膨胀和孤独的人群为特征的后现代语境——离散社会下一代女性新移民复杂的自我实现、心理追寻及其走向全球化的历程,从而使新移民文学审美内涵获得了提升;三是该小说的电影叙事模式的创造及其叙事意象(影像)的创设,既为新移民叙事传达知性化的深刻思想探索了全新路径,又为现代小说叙事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深刻提示。由《美国情人》可以充分了解新移民文学发展的独特动向和美学向度。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2007,(7)
英国创新移民很对科技新贵的胃口英国创新移民属于英国商业移民的一种。它与英国投资移民、英国自雇移民(即企业家移民)分为英国商业移民的一类。英国创新移民(又称为创意移民)需要有良好的,有利于英国经济的创业思想和商业计划,在不满足20万英镑投资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
新移民作家严歌苓的涉外小说表现了中国移民在美国的生活,涉及形形色色的“美国人”。小说塑造了自立自强的中国移民,解构了美国自塑的“救世主”形象,反映了不同的异国形象。形成这样的异国形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中西文化的差异;二是作家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网络通俗小说创作中涌现出大量的拟古世情小说。这类小说往往以宏大的故事布局和对优秀女主人公的塑造,吸引了众多阅读者的目光。这些女主人公群像,不仅反映出汉民族文化传统的审美眼光,也寄托了根源于以家族、财富为中心的社会价值期待,还与当下价值评判体系中的女性群体的自我期许相吻合。这些拟古世情小说在完成言情小说的爱情故事构形和实现娱情的休闲功能以外,也因为广大阅读群体逐渐步入或即将步入中产阶层而发生相应的变化,重新赋予女性作为稳定家庭、增长财富、养育子女、传承家风的核心力量的社会意义,她们洁身自好,对爱情专一,勇于面对困难,乐于奉献,担当责任,胸怀宽广。这些新型的“高大全”形象,表达出女性主义的新倾向:女性的成长和幸福的获得,更重要的在于女性内在的精神力量,与传统的气节、操守有关的人格因素,以及家教和门风。这使得网络平台的民间话语表达,具有更为包容传统以及融合其合理因素的价值取向,也与当下主流意识形态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13.
家庭文化对于历史小说家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观念具有重要影响,家学传统给予历史小说家的文化熏陶对于历史小说写作具有重要意义,情感的苦乐体验使作家对历史小说如何以史鉴今重塑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独特理解,家庭文化的负面因素也造成了历史小说的缺憾和不足。  相似文献   

14.
晚清民初小说娱乐功能的被忽视与归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启蒙思潮的鼓荡,促成文学与政治的联姻。新小说家期待视野的扭曲和启蒙行动的错觉,在改变小说的文类地位的同时,也相对忽视了小说的娱乐文化。民初小说家检讨晚清小说观念,批评与扬弃了小说观念的载道趋向。小说趋向娱乐文化的归栖,既是对小说娱乐母体的沿袭与发展,也是对晚清启蒙思潮的反叛与弥补,中国小说观念近代化进程正是在由家国关注到情感娱乐的转变中,实现传统向现代的嬗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明代志怪小说中以鬼为中心的女性形象分析,发现志怪作者秉持着儒家教化观,在女性形象的创作中始终贯穿着浓重的女德观念,其具体表现为生育与持家;加之它又是建立在明代士人的修齐治平理想之上,所以明代志怪女性形象承载的是男性作者的女德观念。同时又与男性的内在欲望结合,成为了男性单纯的性幻想工具。女鬼形象由道德的木偶变为人性的反映,从而扩充了明代志怪女性形象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福克纳家族小说叙事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和对传统家族叙事的革新性,并从内容到形式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中国新时期的家族小说创作。从母题形态、时间观念、空间布局、叙事方式等方面探讨中国作家对福克纳的接受、过滤和重塑,考察中国儒教文化家族叙事和美国基督教文化家族叙事之间的交往互动和内在差异,剖析各自的精神价值诉求和文化传统底蕴。  相似文献   

17.
新历史小说以实验文本的形式走上当代文坛,繁荣一时,但至今为止还是一个含混的概念,从历史题材、历史视角、历史意识三个角度入手,尝试澄清它与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小说和传统历史小说的区别以及“新”之所在,为它的存在提供理由与合法性依据,并对简单地将新历史小说与新历史主义理论对应阐释的状况提出批评。  相似文献   

18.
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 ,“家族叙事”是一个世界性主题 ,中国 2 0世纪小说也不例外。在现代文学时期 ,小说的家族叙事倾向于描述封建大家族的衰落过程 ;在所谓“1 7年”时期 ,小说中的乌托邦冲动仍然潜含着家族制度的文化原型。“新时期”小说的家族主题从文化反思的角度 ,全方位地审视家族和家族制度在中国文化中的角色和意义 ,而到 90年代 ,小说则更多地借助于家族隐喻和新的叙述观念来表达自我的存在焦灼和自我对历史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北美新移民文学作为新移民文学中的重要一支,有着较为独特的文学叙事上的特征,具体体现为对北美新移民生存压力、语言隔阂、文化差异等诸多问题的演绎。在如何摆脱与超越弱者身份的叙事方式方面,北美新移民作家们有着自己不同的选择。这里面既有曹桂林、周励等早期作品中的那种对自我弱者身份的带有夸饰性的想象超越,也有如阎真、少君等用"独立个体"的自我表述将"弱者"身份的无形化解,更有严歌苓小说中所表达出的"弱势对强势的慷慨的宽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正确处理小说理论的创新问题和深入理解历史小说的价值,有必要对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中巫幻母题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实施纵深开掘。从文艺学的视角来看,清帝系列小说中的巫蛊术、厌胜术和妖异之象描写,不光是营造了一种扑朔迷离、波谲云诡的阅读世界,更重要的是透露出了一种写作理念。这种写作理念,因为不具颠覆和嘲弄意味,所以并未成为小说主题和文本文化意义的消解因素,它是小说固有品性使然,是历史小说回归传统的表现。二月河建立在与艺术原点对接基础上的艺术创新,以及通过巫幻母题所表现出来的深致笔意、艺术向度和宗教旨趣,对于历史小说审美机制、艺术法则、历史逻辑的完善与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