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吉纳维芙·魏莎翻译的薛涛诗歌英译本为挖掘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审美偏好、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等导致信息失落、添加和变形的因素提供了丰富的语料。文学翻译中的"变异"虽然会导致本土文学在海外传播中遇到阻碍、扭曲和误解,但它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因为"变异"在对源语文学扭曲和砍戮的同时证明国家的或民族的诗歌和诗学元素可以激发异质文明的诗性想象,在不同的时空维度生发本土文学的"新枝"。  相似文献   

2.
在英汉翻译信息转换中 ,为了使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含义 ,译者只有对原文进行灵活处理 ,才能使译文既保留原意 ,又自然通顺。但现有的译文其语言特色、文化内涵都有不同程度的信息损失 ,有的译文信息量却大于原文的信息量 ,因此英汉翻译中的信息损失与增溢往往是并存的 ,等值翻译是译者永远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作者死了"解构了原文的中心意思,意味着译者作为读者在对原文的解读与译文的建构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译理论中由"译者施变",译者是翻译主体,译者活了。不同的是,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中,译者主要通过对原文的异化发挥主观能动性,其目的是让译文进一步接近纯语言,因此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的主要限制条件是纯语言。而变译理论中,译者主要通过对原文的归化发挥主观能动性,其目的是让译文能高效地传达信息,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要受读者制约。  相似文献   

4.
翻译中存在一个令人尴尬的现象:译者处于文化的边缘地位。本杰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提出了"纯语言"观,"纯语言"观解构了翻译的"忠实"神话,重构了译者的地位。德曼和德里达对《译者的任务》作过不同的阐释,德曼的解释是:译者可以使原文"再生",译文的失败来自语言功能的失败;德里达揭示了译者是原文的"保护者"的观点。翻译是一个译者在不同时空下进行语言转换的行为,译者不是一个无助的完全被动的工具,译者不可能做到绝对地"忠实",译者的使命是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互补与融合。  相似文献   

5.
论翻译与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讨论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分析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作者认为,任何一种语言都归属一种文化系统,文化差异必然反映在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操作的虽然是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但实际涉及的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词语的文化内涵的传递是翻译的关键,应当成为译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礼仪风俗等文化特征.在翻译过程中,认知差异会导致译者在语义理解和转译过程中的困难.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民族特征和思维习惯的认知差异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因此,如何确定对所译作品的认知视点,成了译者能否成功地完成信息从原文传递到译文的决定性因素.而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人员在认知不同文化进行翻译过程中可以依靠的两种手段.  相似文献   

7.
在语码转换过程中,译文与原文之间信息不对称是一种客观现实。这是由翻译所基于的翻译参考资料中词语意义的不确定性、两种语言范式与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和译者主观能动性导致的,我们把由上述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译文与原文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信息不完全重合、对等的客观规律称之为语码转换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以此理论来终结关于语言"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争论,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信息理论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对英译汉中句子信息结构的理解与重构进行了探讨。句子信息的组织模式是作者交际意图的外在体现,是译者构建译文时不可或缺的参照。译者应该完整地表达出原文的交际内容,再现原文中的信息结构,使译文的信息结构与原文的信息结构保持一致,以实现译文与原文在语义上和信息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与文化语境密不可分,译者要充分解读原文语境并考虑译文读者所属文化语境,对原文进行适当增益、删减或创造性改动,以便译语读者在译语文化语境下能和原文读者一样,获得美的感受。文章通过赏析许渊冲所译《声声慢》发现,为了达到原文与译文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功能对等,译者在翻译中可以采取变通手段,只要译文与原文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达到相同的审美效果,就是好译文。  相似文献   

10.
文学翻译不仅是跨文化的语言转换活动,而且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文学翻译之所以可以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根本原因就在于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通过对比《傲慢与偏见》的两个译本,从语言、文化和审美三个方面分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认为:在语言层面上,张译用词过于大胆,而孙译则较为贴切;在文化层面上,虽然两位译者使用的翻译策略不同,却各有特色;在审美层面上,孙译在准确表述原文意思的同时,还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加形象。  相似文献   

11.
厚翻译述评     
分析了厚翻译的成因,作者认为:语言文化差异、文化取向不同和译者主体性有别是导致厚翻译的主要因素。翻译实践中的厚翻译现象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译文的信息量不应大于原文的信息量;过度过滤源语文化的异质成分是译者主体性的过度表现,是一种文化自恋倾向,往往会导致厚翻译的信息量超额,从而使译文的关联度大于原文的关联度,降低译文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2.
在译作中如何体现原作的文学性是文学典籍翻译的核心问题,而"前景化"是实现文学性的重要手段.通过选取《聊斋志异》中的经典故事《劳山道士》的5个英译本,对比原作和不同译作的前景化特征并统计数据.研究发现译入语为母语的译者前景化手段运用较好,而译入语为外语的译者前景化手段使用相对欠缺;可以从语言内部和外部因素探究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和译者动机;最终提出了忠实原文前景化特征,增加译文可读性,以及中外合作翻译等翻译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的陌生化体现在语言和文化两大方面,从译本对译文读者产生的审美效果考虑,译者需要将原文本在这两方面的陌生化特点在译本当中体现,以延长译文读者的审美历程,加深审美体验,了解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实现和原文本大致相当的陌生化效应.文化方面一般以异化方法为宜,语言方面则需要灵活采取异化、替换的策略,以尽量保留原文的陌生化效应.  相似文献   

14.
在翻译中 ,译者不仅要有“语义意识” ,还要有“功能意识” ,力争做到译文与原文的意义等值、功能等同 ,才能确保译文的准确性。语言功能有多种类型 ,有时几种功能融合在一起 ,且有主次之分。译者务须准确判定语言功能 ,在突出主要功能的同时 ,应尽量体现次要功能。从文化、审美、修辞、韵律、习惯表述方法、语言实际效果诸方面入手 ,可较好地传译原文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5.
对联是中华文化特有的语言艺术形式。而对联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涉及两种不同的语言,映射着两种迥异的文化。对联的特性决定了其翻译或是中华文化译介中最富挑战性、最难操持的技艺。因此,为达到译文最大限度地趋近于原文效果,译者可以大胆借鉴生态翻译学理论,基于"三维"转换,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保留对联的语义形式、文化意象、交际意图,以取得原文与译文的最佳等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阐述翻译过程、探讨翻译标准问题,接着阐述顺应论的内涵、探讨动态顺应与翻译的关系,然后借助文化因素的翻译实例,探讨动态顺应在翻译中的运用。研究发现,译者不仅要在解码时顺应原文的语言和语境,以正确理解原文信息和含义,也要在编码时顺应目的语的语言和语境,将原文以合适的方式充分、等效地表达出来。顺应既是译者进行翻译时所要遵守的原则,也可以作为评判译文质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交际力”这一理论概念,用来表示句子各组成部分所传达的信息量,语言单位交际力的大小取决于其在特定语境中的语义内容及与其它单位的语义关系。译者应自觉运用这一理论鉴别原文中不同语言成分,在特定语境中的交际力的大小,并注意英汉语表达方式的差异,在译文中体现信息的轻与重  相似文献   

18.
功能翻译理论对汉英颜色词翻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目的法则"可以使译者摆脱传统"对等"的束缚,积极发挥译者能动性;"连贯性法则"可以指导译者在充分理解原文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基础之上,根据译语读者文化,采取直译、转译或意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增加译文的表达效果和可读性;而"忠实性法则"则强调了不同的翻译策略都是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的,译文必须尽可能达到传达原文内涵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翻译是译者将原语的文化信息转换成译语文化信息并求得二者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道德经》在被翻译成英文的同时,也将其中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传入西方社会。美国译者S.Beck在翻译《道德经》时,采用了与异化相对的归化法,以便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义和精髓。  相似文献   

20.
语言迁移是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是一种母语和目的语在语言文化层面上的互文作用,而这种互文关系也体现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作为一种互文性活动,涉及原文和译文一系列的语境,对于译者,尤其是正在进行语言学习的译者而言,则要求他们对母语和目的语、原文和译文的不同层面进行了解,尽可能掌握二者的相互匹配的互文本,这样才能避免母语的负迁移和中式英语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