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络文学:新世纪文学的裂变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金振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70-76
网络文学是信息时代传统文学和电脑网络碰撞的产物 ,是新世纪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对网络文学的不同理解和阐释 ,反映了网络文学现象的复杂性、前沿性和跨学科性。网络文学必须具有文学的本质特征 ,即虚构性、创造性和想象性。它与传统文学的区别主要在于信息传递的媒介和方式手段不同。其鲜明的艺术和美学特征具体表现为 :体裁边界的模糊昏暗、形象手段的多媒体方式、故事情节的非线性叙述、结构模式的全息开放、艺术形态的流动不息、美学欣赏的读写互动、作品信息的资源共享。网络文学对传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关于网络文学的诸多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探索 ,它将开辟出极富诱惑力的新研究领域。网络文学正处于一个从非平衡态的混沌、无序向平衡态的清晰、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2.
徐杨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10-114
近年来新世纪文学婚恋叙事的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概观:一是对新世纪文化语境、研究方法的探究;二是从性别、身体与女性自觉的视角切入婚恋叙事研究,凸显新世纪婚恋叙事的政治意义;三是观照新世纪文学婚恋叙事的欲望化的研究及其伦理、道德考量。研究视角的进一步丰富、婚姻伦理的探究以及不同地域、空间文学的婚恋叙事研究,是当下新世纪文学婚恋叙事研究的进一步开拓和深化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冯惠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40-44
新世纪十年,随着知识经济新时代的到来及其无孔不入的渗透,社会生活诸领域的"趋零距离"正剧烈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心态及审美文化心理.如果我们依然将文学审美当做挚爱生命的一部分,依然热切关注自身生存的价值,文学审美与新世纪"趋零距离"的"远"与"近"就是我们现今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目标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彬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5):147-150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影响着女性主义文学的生命力和健康发展.本文在分析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弊端的基础上,探讨新世纪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阶段性和最终目标及其出路. 相似文献
5.
赵耀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3):169-175
新世纪科幻文学创作不再局限于缺乏科学精神体悟的自由幻想与未来可能风险评估的模式化套作。其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以逻辑的形象演绎、生活经验的真伪考辨与时间观念的后人类重构真正意义上实现科学精神的培铸;以矛盾真相的揭示、忧虑本能的探寻和异化升级的呈现完成科幻文学的创作宗旨;以真实破碎的限度、身体悖论的现实和自由变异的可能实现预警重心从科技到人类自身的转移。所有这些,既生动揭示了人工智能时代科技趋向无限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合理呈现了后人类时代人类不断进行自我身份合法定位的自由意志。 相似文献
6.
陈雪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2):122
新世纪文学与视觉文化语境有着深刻的联结,这导致文学发生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图像转向。这种转向不再是传统文学形式的一种简单延续或推进,或文学写作素材与主题的某种扩展,而意味着整个文学存在形态的一次“典范的转移”。这种“转移”表现在这样几个层面:文学经验的媒介化,文学感知方式的图像化与文学叙述空间的虚拟化。由于这种“图像转向”仍处于一种现在进行时中,因此对其的描述带有试探性质,而对其进行价值判断也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由于实用主义和重商主义等因素,国内高校的英美文学教学面临来自学科内外的困境。新世纪以来,不少学者和英语教师针对英美文学教学现状进行了相关研究,试图找到解决这些困境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对新世纪15年来国内英美文学教学研究状况进行简要回顾,并展望了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尤雪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1):151-152
20世纪中国文学历经了从挣脱古典到拥抱现代的文学嬗变过程,折射出璀璨夺目的人类文化精神之光.它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需要源源不竭地延续下去,根据"只有逗号,没有句号"的文学发展规律,21世纪文学的最佳选择是实际也很可能是走多元并存、"和而不同"的道路,即不失母民族血统的"文化混血". 相似文献
9.
徐美燕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6)
创业文学是创业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折射。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创业文学的形态可从表现形态和写作特征两个角度加以分析。我国创业文学兴盛于市场经济,具有快速的消费特质;主题基调乐观积极,具有向上的个体张扬性;整体偏向机会型创业,具有传奇的时代机遇性。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上海文学中的城市怀旧展现出了很多新素质。这些新素质从上海的表里两面全方位地挖掘记忆中的上海形象。它的怀旧一方面走着时尚化和商业化的路线,为我们呈现光彩夺目的上海风情;另一方面它又深入到城市深处,对上海进行祛魅。这两种不同的解读方式使上海的怀旧书写形成一种张力,在此之下我们窥见了上海的表与里,真与幻。 相似文献
11.
周成平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1,17(5):54-57
鲁迅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学的宝贵财富。 2 1世纪的当代中国文学应该努力继承鲁迅留下的丰富遗产 ,当前尤其应在学习和弘扬鲁迅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自觉的启蒙精神和独立的人格精神等方面作出切实而有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李雪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3):80-83
20世纪尤其是从"五四"到"文革"之前的这个阶段,苏联文学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五四"时期"为人生"的文学、20和30年代的革命文学、40年代的延安文学、50年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甚至"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都受到了俄苏文学的直接影响。文革结束后,苏联文学模式不再是中国文学的唯一选择,中国作家对苏联文学进行了有选择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传记文学研究在十几年中取得新的实绩,具体体现在:传记文学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传记文学理论体系初步建立;传记文学研究中国际对话格局业已形成;传记文学研究队伍壮大,新人辈出;传记研究者对当代传记现状更加关注,力图产生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少杰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2):120-124
20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是出国学人心灵的写照,是大学理念的语言化身;它标志着出国人对地域方言的兼有能力,是中国知识分子审美立场的载体。留学生文学的素材具有现场感。 相似文献
15.
欧阳友权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6):67-70
繁荣 2 1世纪湖南文学 ,重现文坛湘军辉煌 ,发展网络文学是一个良好契机。面向电脑网络寻找湖南文学新的生长点 ,一是要构建高科技时代的文学生态理念 ,二是要树立网络化的文学通变观 ,三是要实施湖南文学的网络发展战略 ,如建立文学网站和作家网页、壮大网络文学创作队伍、加大政策扶持等。 相似文献
16.
冯骊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3):62-64,119
苏东剧变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南美洲国家寻求以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从而形成世界社会主义的两大亮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查韦斯的“21世纪新社会主义”理论是其中最活跃且影响最广泛的理论创造与社会实践活动。本文通过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论述,进一步探讨在经济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化及其共同特征,进而提出和谐社会主义是各种模式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与更高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万莲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2 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一直仅限于在知识圈子游走、实验 ,它是不是影响全社会现代“公民”身份的养成 ,特别是女性—公民身份的养成 ,圈内圈外并无理性自觉。而女性文学以审美“现代性”方式使人类平等意识施之于一切层面的人 ,这种文化使命要求 :女性文学决不仅仅是文学存在 ,其创作主体必须克服自身的精英主义以求得向往文化完形的全民社会认同。从前女性的非人处境 ,导致女性文学者一开始就倾向于提倡“女性—人”价值目标 ,而“女性—人”直指哲学的层面 ,侧重其形而上的意义 ;“女性—公民”旨归则规定了具体的运作方向 ,更强调实践和行动。因而中国女性文学在 2 0世纪初步呈现“女性—人”雏型之后 ,2 1世纪 ,还需朝着明确的“女性—公民文学”方向努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文学已经走完了它的全程 ,并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记忆与案头。纵览 2 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进程 ,可以看出 :从“人文主义精神”到“社会主义思潮” ,再到世纪末“现代主义理念”的“生、住、异、灭”的嬗变演进 ,这些决定了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走向 ,也使传统“现当代文学史”分期理论与编史叙述的本质缺陷清晰地暴露出来 ,从而有力地支撑着“2 0世纪中国文学”编史叙述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韩国研究者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视野逐渐开阔,所研究的课题也在与时俱进,从单一的研究模式扩大到“多元化”的角度发展,也突破了外国学者的局限。这些研究范围的扩展使“韩国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更能实现“国际化”和“本土化”,同时也推进了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化交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利群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2):8-13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经历了"五四"、新中国、新时期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在80年代之后借助改革开放真正开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改革,从而准确为中国批评在世界批评格局、民族批评发展传统和现代社会中定位,明确中国批评发展思路,认清现代批评发展趋向:一方面朝"全球化"、"多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立足于中国现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形势下,以"双百"为指针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