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三星品牌传奇是韩国企业崛起的一个伟大象征。在最近的10年来,三星集团取得了异乎寻常的成就,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崛起成为韩国规模最大,乃至在世界上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之一。事实证明了,三星卓越品牌的战略管理是其腾飞的秘诀。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的选择上,企业要有自己的主心骨,尤其要有清晰的品牌定位,倘若盲目更换跑道,对品牌的损伤也很大。今年主推的是牛仔品类,并针对白领开辟了商务休闲CITY系列,更注重现代时尚感。近年来,随着“摇摆鞋”的诞生,以及签约韩国人气偶像张根硕,“时尚休闲”替代“运动体育”正式成为正大集团的品牌路线。  相似文献   

3.
新书推荐     
白益民 《经理人》2006,(10):130-130
韩国三星、美国GE的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都有综合商社的影响子!当中国人膜拜“丰田汽车”经营方式时,是否知道其真正的奥秘却集中于丰田集团的综合商社。没有日本人愿意提醒中国人去注意到他们的综合商社,因为它是日本大企业乃至日本社会的重要核心。不幸的是,韩国人早已发现了这个秘密,并加以认真学习和仿效。韩国人在经济高速成长期效仿日本三井物产,建立了诸如“三星物产”为代表的一批综合商社,以此为核心组建的韩国财团企业成为日本人头疼的竞争对手。拥有三星物产的韩国三星财团,以其三星电子公司努力超越日本三井财团的东芝电气公司…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人们注意到韩国三星电子集团的野蛮生长,这个产值约占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0%的超级庞然大物,其智能手机风头已盖过苹果.但树大招风,三星的铁蹄在横扫全球市场之时,也招致国内外消费者的一片嘘声. 负面新闻不断 三星的强大有口皆碑.韩国就有这样一个说法,韩国人一生中无法避免的三件事是:死亡、税收租三星.三星的产品几乎覆盖了韩国消费者家中从厨房到起居室的每一个角落,三星的影响无处不在,近乎敲骨吸髓.  相似文献   

5.
郎咸平 《经理人》2007,(9):58-58
10年前,要谈及最大规模的电子业品牌,总是离不开日本的索尼和欧美的飞利浦、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有谁能估计得到韩国企业可于十数年间将这些行业领先者逐一击倒,并成为无人不晓的电子业巨人?但到了现今,韩国公司三星迅速成了一个商业帝国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6.
刘佳 《决策》2013,(7):60-61
三星公司并没有太高深的处世哲学,他们只是想生产消费者愿意花钱购买的产品。如果抄袭对手,把手机变成傻大个能讨好消费者,他们也会在所不惜。韩国有句俗话:一个韩国人一生离不开三件事,即死亡、税收和三星。有路透社记者曾形容三星董事长李健熙说:"只要他咳嗽,韩国就会感冒。"在《财富》杂志公布的2012年财富500强名单中,科技公司中三星居首。凭  相似文献   

7.
名刊要览     
《决策》2014,(6):40-40
亚洲经济改变世界 亚洲经济体具有发达的四肢,不过缺乏技术头脑和全球洞察力。亚洲消费着占全球总量76%的钢铁,释放着占全球总量44%的污染,却仅仅占有着全世界最有价值品牌与投资投机力量的十分之一。富裕的日本和韩国有着不少明星品牌,比如丰田和三星。但其他的公司却很少能站上世界舞台。亚洲公司正在适应变化,并且会因此而变得更加强大。  相似文献   

8.
《经理人》2009,(5):126-126
4月12日,在清华经管学院举办的中法时尚论坛中,LVMH集团中国区总监吴越先生漫谈了中国现代人文与时尚品牌的关系。吴总提出:品牌不是工业化地“打造”,而需农耕式地“培育”!改革开放的这一代人已进入高端消费群体,对高端品牌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那么企业在思考如何构建高端品牌时,不能忽视中国特有的历史人文环境对品牌的影响,且应该重视现代中国时尚感已国际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王麒贺 《经理人》2006,(9):30-30
江湖永远充满变数,红海退潮也正是掀起蓝海的可乘之机外来和尚如何念好经?这是摆在所有外资品牌面前的难题。今年6、7月以来,赫赫有名的松下、LG、三星、博世等外资厨电产品先后传出收缩在消息。盛夏不太平,这些洋品牌头上,取代当初“榜样”、“楷模”光环的是“水土不服”、“盲目偏执”等一道道逐客令。甚至有人说,2006年已经成为外资厨电品牌的生死线。我以为非也!虽然厨电市场已经成为家电生产制造商、渠道商竞逐的最大焦点,而本土企业的迅速崛起也与洋品牌形成了一定抗衡之势,但是伴随这些退潮者“瘦身”和“战略转移”之后的,是充满…  相似文献   

10.
韩国:增长依旧缓慢。过去两年间,韩国政府着力于抑制国内需求,以减缓通货膨胀、改善国际收支。而眼下,韩国政府正为去岁的“巨大成就”而感头痛。在1992年的头11个月内,韩国年通货膨胀率由1991年的9.3%降至4.5%;经常项目逆差则由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问卷调查了某韩国在华跨国公司356名普通员工,探讨了组织支持感在家长式领导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中韩两国的差异。结果显示,组织支持感在仁慈、德行领导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与中国员工相比,韩国员工对仁慈领导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关系的感知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2.
品牌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载体,是争夺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产品出口没有自有品牌,企业只能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低端,为知名品牌企业做OEM(贴牌加工),赚取微薄的加工费,这显然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台湾制造商生产在全世界销售的衣服、家用电器和电脑,但不使用台湾企业自己的品牌。因此,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工制造成本的上升,那些拥有品牌的外商就转向更廉价的地方(如马来西亚等地)以取代台湾的产品,这是个严重的失误。而日本、韩国的企业就没有犯这个错误。如索尼、丰田、三星等公司为建立品牌舍得花钱。这些公司即使不在国内生产这些产…  相似文献   

13.
“作为IT行业的后来者,他赶超的步伐异常迅猛,他用爱国者诠释:什么是中国创造。”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华旗资讯总裁冯军获得了年度唯一创新奖。从“搬箱子”、“租柜台”开始,经过十四年的砺沙成金,冯军愣是在洋品牌风靡的数码产品领域扛起了“爱国者”大旗。十四年来,冯军带领“爱国者”团队,坚持“自主创新,产业报国”的理念,使华旗资讯在IT业异军突起。爱国者闪存盘、移动硬盘、HP3播放器在国内市场成功超越三星、苹果等老牌劲旅,市场占有率高居榜首,爱国者数码相机更是成为中国目前唯一与国际品牌竞争的民族品牌。从昔日的五元利到今天二十几亿元的年销售额,冯军凭什么能够缔造如此辉煌的商业神话?  相似文献   

14.
黑松林——江苏名镇黄桥之古称。在市场化态势下,占得先机的企业家赋于了它商业上的含意:它既被注册为一种名牌产品的商标——黑松林牌粘合剂系列:又是这家企业的厂名——黑松林粘合剂厂。一牌二用,厂名即品牌,这在企业界并不鲜见。国内的海尔、长虹、王朝,国外的松下、三星、雀巢等都是。“黑松林”与大牌相比,还显得幼小,但惟其幼小,成长空间才大。如今的“黑松林”,正在变得像黄桥烧饼一样驰名。  相似文献   

15.
1993年2月金泳三政府的成立,在韩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新政府以根治“韩国病”、创建“新韩国”为口号,制定了振兴韩国经济、实现经济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同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西雅图会议与1994年末乌拉圭回合多边谈判结束,为韩国的经济复苏与推行经济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李倩倩 《经营管理者》2013,(28):351-351
文章主要对比了现在世界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两大巨头,苹果和三星手机的广告文案分析和要点,在这个讲究品牌的时代,每个品牌有着自身广告特色是非常重要的,相同品牌不同产品的广告都要有着自身的广告语特色。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结合对华为、普华永道以及顶新国际集团等跨国公司的实地访谈选定“母国—东道国”和“东道国—东道国”两类研究视角,以普通消费者非常熟悉的牛仔裤、运动鞋和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类别中的相关品牌作为测试对象,选择来自于中国、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具有跨国界经历的顾客作为调研样本,分别检验了以品牌母国和品牌东道国为基准衍生出的营销标准化程度对东道国顾客心理的影响关系模型.模型中加入了市场情境因素作为调节变量.最后,结合具体事例针对中国企业做了引申讨论.  相似文献   

18.
<正>技术和品牌是相辅相成的。技术是品牌的基础,品牌是技术的体现。2006年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CHMS06 (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的报告显示,摩托罗拉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品牌竞争力排名上,继2004年被诺基亚夺得第一的位置而屈居第二后,2005年又再一次被三星赶超  相似文献   

19.
<正> 一、韩国推动企业集团化的政策措施 企业集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韩国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企业集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94年韩国12个大企业集团的销售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同年美国《幸福》杂志评出的全球500家大工业公司中,韩国9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三星企业集团以  相似文献   

20.
病毒营销     
如果将传染性疾病的病毒视做产品或品牌信息,那么病毒的扩散实际上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营销手段。病原体捕获易感人群中的个体使其成为最初的病毒携带者,病毒随着携带者的交往活动,传播给下一级的易感人群,新的病毒携带者再次传给与他们接触的易感人群,如此“滚雪球”般地循环往复,病毒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以几何倍数迅速扩张。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这一过程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1)病毒即产品或品牌的信息自身有超强的感染力,它不断刺激目标消费群(易感人群),使其从纯粹的受众变为信息的传播者;(2)目标消费群传播产品或品牌的信息完全是自发的,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