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俗文化依性质可分为物质和精神两种基本形态。文章从审美的视角对西部这两种形态的民族民俗文化的审美特性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心理。民族审美心理世代相继,绵延不断,其恒常性和稳定性十分突出明显。究其决定因素,乃是一个民族生活栖息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独特的物质生产方式,而独特的物质生产方式是最终极的根源;并且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与审美情感方式所使然。  相似文献   

3.
从民族艺术特征中看民族审美心理苏仁先一、创造和欣赏的群体性特征由于历史发展进程的原因,民族传统艺术表现出创造和欣赏的群体性特征,就民族舞蹈来说,大都十分古老,除维吾尔族等少数几个民族存在单人舞和双人舞外,其它民族的舞蹈都是集体舞,而且大多是队列舞和圆...  相似文献   

4.
民族审美心理对西部民族作家的审美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和规范,制约着他们的审美理想。西部民族文学人物性格的演变、命运的沉浮以及价值取向均呈现出民族审美心理积淀的影响。在作品价值功能实现的欣赏环节,读者的接受也打上了鲜明的民族审美烙印。  相似文献   

5.
原始巫术思维是建构天人合一审美关系的基础,而基于原始思维建立的天人合一关系,奠定了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基础.原始巫术思维和巫术实践促进了原始先民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禅宗以一个关于“梵我合一”的精致周密的世界观理论,一套“自心觉悟”的解脱方式,一种“以心传心”的直观认识方法,对中国文学产生全方位辐射,渗透和影响到审美及其他各个文化领域,直接推动了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审美情趣等审美心理诸因素的发展和完善。也直接铸就了与以伦理为中心的“诗言志”审美心理传统相区别甚至是相对立的另一种审美心理建构的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7.
民俗文化广告是一种综合性的实用艺术,也是一种独具魅力的审美文化现象,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民俗文化广告通过民俗文化与广告传播的有机结合,以新颖的创意、优美的意境和富有冲击力的表现手法,在满足受众审美需要的同时,利用民俗文化拉近受众与商品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更好的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8.
论审美时尚的非审美心理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时尚的个体心理动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分析讨论了8种心理动机,并指出非审美动机在审美时尚参与者中占优势。  相似文献   

9.
青色与中国传统民族审美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民族审美心理在色彩审美方面有趋于青色等冷色的倾向,这既与民族生理特点、色彩心理效应的潜在影响有关,更是民族生产方式、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思维方式的直观反映;同时,这种色彩审美选择也强化了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中阴柔、含蓄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论民族冲突心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在,民族问题和民族冲突是我国最尖锐、最不正常的问题,几乎对改革和民主化构成了最大威胁。民族要求和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受心理制约的、主观的和冲动的性质。因此,解决族际冲突问题必须以对心理制约原因及其产生机制多层次分析的系统方法为前提。  相似文献   

11.
审美心理图式是审美主体进行文学活动的心理根据,是其审美心理结构的重要构戒。审美心理图式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具有不同的层次构成、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存在形态和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宗教要影响民族心理必须首先向民族心理进行渗透,这种渗透作用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平台上进行的,按照其层次的不同,可分为信仰渗透和权威渗透.  相似文献   

13.
论书面广告语言对审美心理的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审美活动,遍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用性、功利性很强的广告中也常有审美的身影。广告书面语言的运用,也应在准确传达信息的基础上遵循审美规律,顺应受众的审美心理过程,尊重其特殊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4.
“到目前为止,所谓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很少涉及到‘审美’,而一般审美心理的研究又几乎罔谈‘民族’。”①梁一儒先生的《民族审美心理学概论》一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推出的一部富有特色的学术新著。民族审美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性学科,在美学———审美心理学—...  相似文献   

15.
人在按着“美的规律”塑造物体的同时也历史地塑造着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巴金的审美心理结构是历史—实践的、社会—文化的产物。它由审美感觉层次、审美经验层次和审美直觉层次三个有机部分构成 ,成为巴金艺术创作的根基。  相似文献   

16.
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始终伴随着主体的情感活动,随着美感的深入而愈加强烈。过后,情感的余波,仍荡漾不已。在音审美活动中,突出地活跃着联想与想象的思维活动。音乐欣赏,对音乐作品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消费”。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始终出现心理距离的心理现象。开始总是主体同客体保持“无距离”的心理状态,进人作品中,达到“物我两忘”,最后总是主体同客体拉开心理距离,以“旁观”的心理态度,审视审美对象。作出中肯的审美评价。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庄子审美心理机制表现为一个由低到高的连续运动过程,它起始于审美主体以“虚静”为中心的审美心理准备,经过审美主体以“坐忘”为特征的精神追求,归于审美主体与“道”合一后以“若化”为表现的最高审美体验。庄子审美心理机制对中国文化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青海审美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其发展受到自然、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着重从伦理、民俗文化对青海审美文化的影响作一探讨,旨在对青海审美文化的深层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金圣叹在他的小说评点中认为创作真实性格的根据就在于通过对性格发生条件的模拟内省来求得真切体验。这种以体验为关捩的审美心理机制强调人物个性化的思想,重视人物行为主观动机与态度。这种侧重微观、感性的性格理论尽管避免了把人物的生动性化为一堆社会学标签,但是,它也给他的人物性格理论带来明显的唯心论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20.
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民族心理认同是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机制构建的重要因素,它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起着预警、整合、调控和保障等四个方面的作用.因此,进行民族心理认同研究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机制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