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寒烟 《民族论坛》2006,(11):60-61
几年前,我生一场大病,在医院里住了三个多月。病房里有四张病床,我和一个小男孩占据了靠窗的那两张,另外两张床,有一张属于那个姑娘。"姑娘脸色苍白,很少说话,长时间地闭着眼睛——只是闭着眼睛,不可能是睡着。她身体越来越差,刚来的时候还能扶着墙壁走几步,后来只能躺在床上。"我只知道:那姑娘是外省人,父母离异了,她随母亲来到这个城市,想不到一场突然变故令母亲永远离开了她;她在这个城市里不再有一个亲人,也没有一个朋友;她正用母亲留下来的不多的积蓄,延续年轻却垂暮的生命。是的,她只是无奈地延续生命。一次,我去医护办公室,听到护士…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 念想     
周末, 我去养老院看望母亲. 她正与几位老人打麻将,一群人围着"观战". 见我进来,忙起身,连连说:"大儿子来了,大儿子来了."满脸笑意,领我走向她的房间. 房间南北通透,陈设简朴. 屋角放着一张棕红色的小方桌,中午吃剩的菜有序地摆在桌子上. 两把小靠背椅紧靠桌子两边, 床贴着靠卫生间的墙角, 白底兰花的被子叠得整齐. 阳台朝南, 放着一组大衣柜.阳光从窗外进来,照亮了半间屋子.房中有台台式的电风扇,是母亲从老家带来的唯一家当, 母亲说这是一个念想.一台平板电视机,挂在正对着床的墙上. 母亲爱看戏曲频道的节目,看戏是她的爱好.  相似文献   

3.
粗饮茶     
自幼看惯了母亲喝茶。她总说那是她惟一的嗜好,接过我们买来的茶时,她常自责地笑道:怎么我就改不了呢?非要喝这一口!那时太穷,买不起茶叶,她只喝茶叶末,四毛钱一两的花茶末。后来有钱了,"茶"却消失,哪怕一二百元一两的花茶,色浊味淡,沏来一试,满腹生疑。干脆再买来塑料袋装的便宜货,与昂贵的高级花茶各沏一杯,母亲和我喝过后,都觉  相似文献   

4.
嘎依     
嘎依死了。我们离开牧场许久以后,才知道。母亲刹那间像个碎了梦的孩子,脸色惨白。嘎依是母亲的养母,我从第一次见她,就用这个不知含义的词来称呼她。早年,她和母亲在农奴主家做仆人的那段岁月,创伤烙进了她深深的眸子,沧桑刻入了密密的皱纹。她早已习惯了忍受生活的磨难,像高原上的风车,旋转着她的人生,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京都,我与乞丐住到了一起我到日本,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1967年,我出生在大连市一知识分子家庭,爷爷是东北财经学院的教授,在家我是独子。那时我们家过得幸福美满。八十年代初,母亲托关系由一名英语教师调到了一家旅行公司当翻译。1985年,即我读高二的那一年春天,家里发生了"急风骤雨"。母亲闹着要与父亲离婚。那次离婚离得好艰难,整整拖了两年多。父亲很爱母亲,每次一提到离婚,父亲就脸色青白,有好几次,父亲都晕倒在房间里。那一年,爷爷又病故了。我的精神几乎崩溃,我哪里受过如此之重的打击!但在第二年参加高考时,我凭着扎实的功底,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学院。最后,母亲去了加拿大,过上了另一种生活。可这以后,遭受过离婚打击的父亲却似乎变得坚强起来。我决心以优异的成绩与辉煌来报答我的父亲,以减少他心灵的创伤。  相似文献   

6.
专忆     
正忆母亲~①5月第2个星期日为母亲节,是"洋节"里比较受中国人注意的一个。我的母亲(1897—1976)的老家在北京附近的通州。她的父亲是一个穷人,给(湖北)沔阳(县)会馆看门房的,她的哥哥是给房客做饭的。她没有上过学,小名之外没有学名,杨芝瑛这个名字不是父母给取的,而是结婚时丈夫给取的。她是仅仅16岁时被我父亲依仗势力强娶成亲的。当时他已经有太太,天门周氏,没有生孩子。我的印象里她整天躺在床上抽大烟。有一个丫头名叫四喜,专门伺候她,不  相似文献   

7.
今年47岁的莫金凤,出生在沾河畔的逊克县新鄂乡新鄂村一个普通的鄂伦春猎民家里。她4岁那年病魔夺去了母亲年仅38岁的生命。她懂事后,父亲告诉她,鄂伦春族在1953年下山定居前,一直过着原始的游猎生活,住的是“撮罗子”,穿的是兽皮,吃的是兽肉,到处漂泊。由于缺医少药,普遍流行一种肺结核传染病,这种病不仅夺去了母亲年  相似文献   

8.
自的看惯了母亲喝茶。她总说那是她惟一的嗜好,接过我们买来的茶时,她常自责地笑道:怎么我就改不了呢?非要喝这一口! 那时太穷,买不起“茶”,她只喝“茶叶末一。四毛钱一两的花茶末,被我记得清清楚楚。后来有钱了,“茶”却消失,哪怕百元二百元一两的花茶,色浊味谈,沏来一试,满腹生疑。干脆再买来塑料袋装的便宜货,与昂贵的高级花茶各沏一杯,母亲和我喝过后;都觉不出任何高下之别。苦笑以后,母亲饮茶再也不问质地价格;我呢,对花茶全无信任,一天天改向喝绿茶或者──姑且说“粗茶”。 提笔前意识到:以中国之辽阔,人民之…  相似文献   

9.
民间文化是我们精神的母亲。她的乳汁滋育过我们每一个人,使我们拥有倍感自豪的文化身份。但是在全球化的狂飙下,她正在被撕扯、摧折、吹散。怎么办?是袖手旁观,视而不见,任其消亡;还是义不容辞伸出双手拯救她,也为人类保护住这无比珍贵的精神遗产。中国民族博物馆在“中国文化遗产日”为我们做了一个最好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刘方清 《回族研究》2005,(2):163-174
1973年秋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中央专案组通知,让我去探视在监内的母亲。自1968年2月母亲在“文革”期间被抓走,我们已经6年没有见面了。母亲出了什么事?病了?还是……?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赶到专案组指定的地点(复兴医院东侧的一个小楼),好不容易才等到探视时间。一辆小车推着一个白发苍苍、双腿瘫软、面庞浮肿、目光呆滞的老人。啊,这就是多年杳无音信的母亲?6年的铁窗生活,竟把往日精神抖擞、步履刚健的一个人变成了这个样子!我们互相凝视了片刻,一向十分健谈的母亲这时竟说不出话来。还是我强忍悲痛,打破了这尴尬的沉默,询问她的健康并报…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笑脸     
<正>凌晨,又一次梦见我母亲了。梦里,母亲正在川西彭州市张家山的一片树林里,用长满老茧的双手捡拾干枯的树枝,她一枝一枝地捡拢堆起,然后用砍柴刀割来长长的棉葛藤,双手合力将这些柴禾捆绑起来。母亲名叫唐兴秀,还是像生前那样,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她一头乌黑发亮的短发,上身穿一件深蓝色的外衣,  相似文献   

12.
阿里巴大爷     
八月里的一天,我出差到兰新铁路的一个车站,碰到阔别一年多的工人,他们告诉了我阿里巴大爷的故事.……阿里巴大爷还在铁路刚修筑的时候,就常常领着他的小孙子到跌路上来玩,伸手摸摸钢轨、摸摸火车头,高兴地说:"我这辈子能看到火车,真算好福气哩!"自从这里建了车站,他很快就跟站上的工人搞熟了,他爱  相似文献   

13.
足迹     
我来到这个小镇,开始了我的初中生活.这里环境恶劣,几间瓦房,木格子窗.学校后面是一座土山,光秃秃的.每逢风起,沙尘从山上吹入教室,老师同学经常迷眼耽误功课.在土山下,有一间小木屋,黑沉沉的,不知谁住那儿.后来我发现几位老师神色不安,下课经常往木屋跑.一个星期后,学校开了追悼会.在棺前站着一位老妇人,白发苍苍,那裹着的小脚在颤抖.校长致悼词:"李老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从那以后,每到黄昏,都能看到她脚步蹒跚地向后山走.看来她不经常走动,干瘦的小脚不时颤动着.她上山时总是拿把小草,几株小苗,几个月来从不间断.渐渐地,山坡上留下了她那深而狭小的足迹,弯弯曲曲  相似文献   

14.
我记得她.她是我母亲时代走红的苗族歌唱家.那阵她已不显年轻.这阵她也不显老.因为她投在地上的影子还直挺、秀雅. 真高兴有今天这样一个简洁的采访.我感到了沟通的渴望.她老,我小,她搞民族艺术,我喜欢新玩艺.实在是很正常的事,罗秀英对这一点是宽宏大量的.她觉得,过去的岁月中,当通俗文艺的风潮淹没中国舞台的时候,国人,特别是年轻人,一方面获得了极力渲泄感情的渠道,另一方面对中国自己的民族  相似文献   

15.
母爱的承诺     
一位令人尊敬的母亲,在车祸夺去了爱子的生命之后,为使更多的母亲不失去孩子,她申请加入了"反对酒后开车母亲联合会",将一腔浓浓母亲注入社会……  相似文献   

16.
正她在银幕上完美演绎了一个个蒙古民族伟大母亲的形象。养育她的草原赐予她一颗仁爱之心,她的名字也是"仁者之花"之意。是草原丰厚的文化哺育了她,让她焕发出鲜活而不枯不竭的灵感;是心灵追求自由的修行,让她的艺术创造绽放着永恒的美。她,就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娜仁花。  相似文献   

17.
苦聪山的歌     
她是苦聪山最年轻的女教师 ,在环境险恶的大山上 ,她的母亲因长年劳累成疾倒下了 ,但她却站立了起来!古登寨选中了最年轻的苦聪女老师古登寨的寨门口 ,有一棵高大古老的攀枝花树 ,每逢开春 ,花朵朝天放歌时 ,寨里的长辈们就相聚在花树下 ,祈求上苍赐给他们的后生有好房子住、有好衣裳穿、有好苦笋吃……近几年 ,古登寨的孩子们都纷纷入学 ,要求学文化 ,于是长辈们在花树下的祈求又增加了新的内容 :“希望寨里能有个好老师 ,来帮助我们教育子女。”1998年夏天 ,古登寨村委主任陈光明 ,冒着满头大汗 ,赶到者米乡教管会 ,请求乡政府派一个…  相似文献   

18.
国庆节后十天,我到民族饭店去访问一位哈萨克族的牧业劳动模范,碰巧遇到我十多年未见的一位老战友。见面彼此问过一别十三年的各种变化后,就谈到了我来的目的。我的老战友一听说是访问喀力堪牧业模范,就高兴的说:“你是访问她呀!这我可帮上忙了。你知道吗?我随军参加了新疆的和平解放后,就来到了喀力堪住的这个地  相似文献   

19.
武汉大学图书馆里,我找到了她。来武汉工作已13年,她依然肤色黝黑透红,身体宽厚结实,气质粗犷洒脱,保持着藏族人特有的风采。喝酥油茶。寒喧。采访进入正题。“听说来武汉学习的藏族学生都叫您‘阿妈’?”“不是叫阿妈是叫阿姨。”她用流利的汉语纠正我。提到藏族学生,她眉开眼笑,话匣一启滔滔不绝。她记不清叫她“阿姨”的藏族学生究竟有多少,她只知道13年中,每一个礼拜天或节假日,她的家里都挤满了藏族学生,饮一杯浓浓的酥油茶,尝几口香喷喷的糟粑,唱一首藏族民歌,跳一曲民族舞蹈,这些藏族学生仿佛又回到了家乡。“我的家就是你们的家”,她总是对藏族学生这样说。暑假里,有些年青人干脆搬到这里住下了。有一个叫阿松的藏族女学生得了皮炎,周身溃烂,她发现后非常心疼,带她跑了几家医院才治好。  相似文献   

20.
人一辈子漫长得很哪 !多少时光流于无知无觉的平淡和平常。但是,却有一些瞬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那一次,母亲带着小小的王家祥到苗寨去行亲。那些年里,藏在大山深箐里的、连接苗寨与苗寨之间的小路,偶尔总是会看见一些或者因为患病或者因为过劳躺在路边呻吟的人。这一次,母亲就低低地惊叫了一声,她看见了一个苗家壮汉,面色铁青倒在路旁。只见他紧咬牙齿,深陷的双眼对天翻白。小家祥蓦地骇住了,小小的身影闪在母亲身后。但没有迟疑地,他看见母亲向壮汉走了过去。家祥移过去,与母亲一道听见了倒地的壮汉那微微的呼救声。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