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宜春地区有2507个村委会,26124个村民小组。农村改革以来,尤其是1985年以来,我区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全区农业和粮食没有出现徘徊局面,实现连年增产,1989年农产品商品值达24.9亿元,商品率6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乡镇工业异军突起,总产值19.8亿  相似文献   

2.
鲁甸县是云南省三十八个贫困面较大的县分之一。全县设一镇、九区、七十四个乡,总人口2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6.5%,少数民族人口占18.7%,总面积1487km~2,山区面积占87.4%。 近几年来,改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翻番,198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8,260万元,比1980年增长1.55倍,粮食总产量1.49亿斤,比1980年增长34%;财政收入650万元,比1980年增长2.4倍。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尽管这样,鲁甸县并没有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3.
一、无锡乡镇工业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无锡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市经济中最活跃最有生机的部分.1990年,无锡农村工农业总产值达270.13亿元,占全市的68.61%,比1989年增长了11.9%,增长值占全市同期增长值的87.54%,占“七五”前1985年的全市同期增长值的83.74%.比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19.77亿元净增250.36亿元,增长了12倍,增长值占同期全市增长值的74.93%.在全年总产值中,农业产值达15亿元,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4.
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粮食稳,百业兴;粮食不稳,百业受损。粮食生产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广西粮食生产连年减产,1988年全区粮食比上年减产33亿斤,是建国以来减幅最大的一年,形势十分严峻,严重地制约着我区经济的发展。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发展粮食生产条件是十分优越的。为了振兴广西农业,力争达到粮食基本自给,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相似文献   

5.
一 博白是一个农业大县,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总体上说来,我们的增长方式还是“高投入、低效益、重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表现在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大、成本高、效益低;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产业结构低度化。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博白县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大搞农业综合开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199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8.16亿元,比1990年增长1.02倍;粮食总产量,51.91万吨,比1990年增长11.1%;工业总产值达32.01亿元,比1990年增长7.72倍;乡镇企业总收入115.09亿元,比1990年增长28.17倍;财政收入1.72亿元,比1990年增长2.5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650元,比1990年增加1061元。  相似文献   

6.
桂西经济区是广西的主要山区,也是有名的老、少、边、山、穷地区。自古以来,该地区经济就比较落后。解放以后,虽有很大发展,但仍是落后的。全区耕地面积中,旱地占67·4%,保水田少,粮食亩产很低,1984年平均亩产352斤,人均有粮570斤,人均农业产值只有193元,故每年需要从外地调进粮食。工业也不发达,1984年人均工业产值仅104元,人  相似文献   

7.
呼图壁县位于北疆中部、准噶尔盆地南缘,总面积9393.6平方公里。县辖三乡、四镇、三场,总人口11.3万,现有耕地50.6万亩。1995年粮食总产量8.75万吨,年末存栏牲畜34.63万头,年出栏各类商品音15.2万头,商品鲜奶5700吨,肉类总产量10126吨,牧业总产值达到了1.0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5%。呼图壁县畜牧业,几经曲折,走上了稳步发展的轨道,显示了越来越明显的优势。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县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围绕如何发挥本地资源和地缘优势,实施优势转换战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奔小康的大目标中,县委、县人民政…  相似文献   

8.
一、加速中低产田土改造是进一步开创农业新局面的战略措施目前,全国中低产地区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全国十五亿亩耕地中,旱涝保收的面积只有三亿多亩,单位面积产量低,抗灾能力不强,生产效率不高。一九八一年粮食亩产377斤,而英、日、法、美、南斯拉夫等国均在400斤以上,最高到730多斤,我国亩产列世界第35位。其中:水稻比先进国家低三、四百斤;小麦只及西欧国家的一半;棉花亩产76斤,为世界的20位;油菜亩产140多斤,为世界第26位,甘蔗亩产7,100多斤,为世界第42位。每个农业劳动力提供产值560元,提供粮食2,000来斤,只相当于美国的1.3%,法国的4.9%,日本的44.1%。粮食商品率仅15%左右。一九八二年,全国粮食总产虽然第一次突破7,000亿斤大关,比历史上最好的一九七九年还多426亿斤,但平均亩产仍只有408斤。我省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土约二千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0%以上,单位面积产量和农业生产效率更低。一九七九年,全省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广西民族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115.6亿元和63.8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440.9亿元和255.9亿元,分别增长2.8倍和3倍;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14.3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33.89亿元,增长1.6倍,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强。但由于广西基础差、底子薄等历史原因,经济发展还是缓慢的,同全国平均水平比,差距仍有拉大的趋势。以人均国民收入为例:1978年广西为189.53元,全国315元,差125.47元,相当于全国的60.2%;1988年广西  相似文献   

10.
正安县是全国的穷县之一。三中全会以后,他们在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同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多种经营使山区经济迅速发展,摘掉了穷县的帽子。三十多年来少有的黄金时代三年来,正安县的农村经济发生了四大变化,出现了三十多年来少有的好形势: 1.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发展速度加快。1981年人均总收入136元,比1978年提高46.5%;每个劳动力创造收入380.3元,  相似文献   

11.
继1984年粮食获得创纪录丰收以后,1985年我国粮食生产情况却出现了逆转,总产量比1984年减少280亿公斤。减产的主要原因有三: (1)自然因素。1985年,不利的气候条件对粮食生产影响很大,据测算,由此造成的粮食减产约为50~100亿公斤。 (2)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表现为粮食生产投入下降,播种面积减少,耕作粗放。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粮食的经济效益低于生产其他经济作物。据统计,1984年四川省粮食每亩平均纯收入为22.95元,而经济作物每亩平均纯收入为83.41元,种粮  相似文献   

12.
面临困境的原因我国农村第一步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打破了多年来农业发展迟缓的局面;但近年来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又出现了新的徘徊,农副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应比较紧张。广西人口增长快,而农业的增长明显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84年以来农业连年滑坡,粮食减产(1988年比87年减产33亿斤)。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十四大精神的鼓舞下,新疆正在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及第二欧亚大陆桥贯通的历史机遇,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抓住当前有机时机,加快经济发展,争取过几年上一个新台阶的谈话精神,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为90年代新疆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政治保证。一、“六五”、“七五”期间,新疆经济增长的简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经济发展很快。“六五”期间,新疆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为12.83%,其中:1985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72.79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82.9%;国民收入为144.47亿元,比1980年增长72.12%,年均递增11.47%;工业总产值和农业总  相似文献   

14.
本溪满族自治县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小县。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她却悄然崛起。1993年社会总产值完成20亿元,比1985年的2.4亿元翻了三番还多,平均递增速度为24.8%,比上年的13.7亿元净增6.3亿元,增长46%;利税总额完成8,514万元,比1985年的1,829万元净增6,685万元,比上年的4,499万元净增4,015万元,增长89.2%;全县农村人均收入达950元,比上年增长10%。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数已分别  相似文献   

15.
1986年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各级党政解放思想,在迈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程中,不断探寻发展区域经济的新思路,提出了发挥地区优势,充分调动地方、兵团及中央和自治区驻州企业三股力量,走联合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推进、共同开发建设巴州的发展融合型经济的新思路。经过九年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效果。巴州的国民生产总值由1985年的9.02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31.09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下同),增长3.45倍,工农业总产值由1985年的14.3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42.45亿元,增长2.97倍,其中工业总产值由1985年的6.75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27.04亿元,增长4倍,地方财政收入由1985年0.45亿元,增加到1994年2.14亿元,增长4.7倍,农牧民人均收入由1985年的400元,增加到1994年的1020元,增长了2.56倍,通过发展融合型经济,增强了巴州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成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振兴巴州经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给新疆经济注入了活力,国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十年来,新疆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企业到上层,逐步深化,新体制的逐步确立,旧体制的变革,外引内联的有效进展,给经济注入了活力与生机,经济和社会方面发生了突出变化。到1990年新疆国民生产总值达251.88亿元,比1980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10.8%,国民收入204.95亿元,比1980年增长1.58倍,年均增长9.9%,社会总产直达458.65亿元,比1980年增长1.87倍,年均增长11.1%;地方财政收入由1980年的4.03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21.78亿元,增长4.4倍;十年来,新疆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连续夺得了农业十三年丰收,1990年粮食总产量达676.89万吨,比1980  相似文献   

17.
一、1992年新疆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1、工农业生产继续增长,社会总供给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扩大,出口增加,推动了社会需求的增长,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平衡。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生产连续获得第15个丰收年。粮食总产量706.3万吨,比上年增长5.0%;乡镇企业也获得较快发展,总产值39.3亿元,比上年增长25.7%,乡镇企业总收入37.5亿元,比上年增长25%。工业生产保持适度增长,总产值320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重工业产值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工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基础工业发展迅速。煤炭产量220万吨,比上年增长20.6%;原油产量832万吨,比上年增长8.2%。发电量86.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8%;钢材产量40.3万吨,比上  相似文献   

18.
栾城县(?)地区。毗邻石家庄市。全县有耕地47万多亩,占总面积的87.4%(?)每(?)业人口拥有(?)已经水利化,亩施化肥190斤,亩用电91度,每百亩平均拥有农机总动力达30马力,农业(?)水平较高。目前是全国著名粮食高产地区之一,1982年单产达1251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1.2亿斤,每农业人口提供444斤,对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 栾城是华北平原粮食高产地区中有一定代表性的县,探讨栾城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对解决我国其他高产地区今后农村经济发展方向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栾城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设想的形成 探讨栾城县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是从1978年开始的。当时,栾城已成为全国著名小麦高产县,粮食亩产已达1106斤。但人均收入水平不高,增长不快。1969—1977年,年递增率只有2.5%,后四年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济南市工业经济形势很好。在1985年速度增长17.7%,效益增长34%的基础上,1986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84.08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6%;销售收入24.2亿万,比上年增长15.73%;实现税利4.33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全员劳动生产率1.62万元,比上年提高8%。以上次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均居上。  相似文献   

20.
<正> 新中国建立后的40年,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这里可以列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些最主要的数字来说明这一点:1988年,山东社会总产值达1774.2亿元,比1949年的41.59亿元增长4165.93%;国民收入657.54亿元,比1949年的27.41亿元增长2298.91%;工农业总产值1503.23亿元,比1949年的37.69亿元增长8888.41%;工业总产值(按新口径)1193.68亿元,比1949年的7.93亿元增长14952.71%;农业总产值(按新口径)309.55亿元,比1949年的47.19亿元增长555.97%.山东这几个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都居全国前4位,说明山东确立了在全国的经济大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