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练惜 《老年世界》2014,(6):15-15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很多空巢老人渴望告别独居生活,“老有所伴”。但往往阻力重重、困难重重。于是很多老人选择“搭伴养老”,即未办理结婚登记便同居生活。“搭伴养老”者之间虽然没有依法登记,但要解除也须依法进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呈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解决老年人特别是丧偶老人的孤独和照料问题,己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一大难题。因此,老有所养、老有所伴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社会宽容的氛围下,越来越多的丧偶老人选择了“搭伴养老”,他们把“搭伴养老”、“走婚养老”和“代际婚姻’’等再婚方式作为自己继续构筑新家庭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李岩 《老年世界》2007,(23):27-27
有些年轻人不婚而居,称“试婚”或同居。不少银发一族也紧随其后,不办任何手续就住在一起,来个“搭伴养老”,也叫“白发同居”。  相似文献   

4.
“托老所”是青海省民政厅今年在西宁地区探索性开建的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旨在为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年人在家门口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让他们平安养老、健康养老、幸福养老。到今年9月,一部分社区“托老所”已建成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5.
民办养老机构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后劲、空间巨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努力构筑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给民办养老机构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据调查,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民办养老机构有了长足发展,全市民办养老机构已达36家,拥有床位1350张,但按照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要求,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养老需求,还存在着“三少”、“四个不足”的现状和问题,建议加大“五个力度”,为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老干部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质的飞跃。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待遇养老”已经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养老”就成为促进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7.
一种“医养结合”的养老方式今年已在江苏省各地试点,在养老院里享受专业医疗,已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无锡市已启动“医务室工程”,政府给予最高10万元补贴鼓励养老院自办医务室,养老机构医务室还可以申请将门诊服务纳入医保。扬州市则准备探索中医院办养老机构、中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养老病区等模式。  相似文献   

8.
金胜镇新村作为一个典型的“城中村”,伴随着城市的扩张,土地养老、家庭养老的功能不断弱化,公共服氖现代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强。我们将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全村发展的大事,探索出“一寓两助”新模式,初步破解了村民的养老难题。  相似文献   

9.
南“飞”过冬,北“漂”避暑,这样的“候鸟式”养老越来越受到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年人的青睐。记者近日探访获悉,因地理位置依山傍海、气候优越,近年来青岛已成为异地“候鸟”老人首选的养老地之一。3年前刚开业的青岛福彩南山养老院,仅去年夏天入住的外地老年人就有100多位,占全院养老床位总数量的近1/4。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四二一”家庭增多,传统的家庭照料正受到严峻挑战,养老作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2005年底在北京召开的两岸四地社区服务交流大会上,宁波市海曙区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居家养老示范区”,其社会化养老模式得到专家认同。“海曙模式”把机构养老与家庭养老结合起来,引入专业化服务,符合传统伦理道德,满足了老年人对精神慰藉的需求,同时又经济可行,开辟了社区就业的新空间。这种既无离家之苦,又有托老之乐的养老模式,目前已在宁波市海曙区65个社区全面推广,使600多名80岁以上高龄的困难孤寡老人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11.
眼下,许多失能老人已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由于护理难度较大,他们想进养老机构却往往会遭到“婉言拒绝”。一些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照顾失能老人工作量大,特别是容易出现意外,大多数养老院不愿意接收他们入住。失能老人一旦发生意外,家属一闹事,赔偿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对民办养老机构来说,.也许几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相似文献   

12.
心利 《老年世界》2009,(21):21-21
“儿孙绕膝”、“四世同堂”曾经是老年人认定生活是否幸福的一种标准。随着儿女自立和人口的流动,“空巢老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多少老人曾为此嘘叹落泪。然而随着近两年社会养老机制的完善,一些老人开始主动选择独享“空巢”,乐于享受自己的“二人世界”。  相似文献   

13.
在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确保广大老年人老有老所养的前提下,实行医养、教养、学养、为养、乐养“五养结合”,既能满足广大老年人生存、思想、学习、健康和精神文化生活“五大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又能把党和国家制定的“六个老有”的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心情不好”已成为当今的流行病。中老年人养生保健要特别注重“培养好心情”。许多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人们每天感受心情愉快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5.
近日,微山县出台《关于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实施意见》,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在全县开展“五个一”老年服务设施建设,构建以县级老年服务中心、乡镇中心敬老院、老年服务中心、社区老年服务站和村老年文化大院为主体的老年服务设施网络,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人到老年,最关心、最看重的恐怕是兜里的“养老钱”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质量。如何科学地支配自己的“养老钱”呢?几年来,我按照晚辈的教法,对自己的“养老钱”进行了“科学统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我和老伴儿都是退休干部,每月的退休金加在一起有5000多元,而且,我们名下还有多年积攒下来的“养老钱”。我和老伴儿共有四个孩子,现在都已成家另过,他们的经济收入还可以,都不需要我们老两口的“支援”;相反,倒是他们每月还“定量”来“支援”我们。  相似文献   

17.
据悉,广西柳州市政府计划投入近10亿元,力争到2015年全市拥有社会养老床位总数达到15000张,养老床位总数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创建“9073”数字养老模式。其中占最大比例(90%)的居家养老的老人多为健康老人,针对这部分老人,柳州市目前已配套建成100个居家养老服务点,到2015年要完成204个。为此还配套依托民政部12349专属老年服务热线,共同建设柳州市社区服务公益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2月26日,北京家政服务协会正式发布《居家老年人照料人员岗位规范》,对“养老保姆”的技能要求进行了细致规范。至此,家政服务业首次将“养老保姆”列为单独的职业,并有了首个标准。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年底,山东省老年人已达1381.86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4.59%。目前,在全省各类养老机构约28万个总床位数中,有20多万个床位属于国办的敬老院,对社会服务的床位只有7万多张,这7万多张床位大部分还是民营。养老床位缺口巨大,但民营养老公寓却似一座“围城”。没进去的想进去,进去了的想出来。  相似文献   

20.
《老龄问题研究》2007,(4):26-30
山东省老年人口已达1293万人,占总人口的13.98%。其中,居住各类养老机构的14.9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15%,绝大多数老年人仍然选择居家养老。多年来,我省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不断加强“四个体系”建设、坚持“三个结合”、实现“四个转变”,有效地促进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