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翁晖亮 《老年人》2005,(3):55-55
正常睡眠分为两个 期,即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两者可以相互转化,由一个慢波睡眠和 一 个 快 波 睡 眠组 成 睡 眠 周期,每个睡眠周期历时约90分钟。人们每晚的睡眠,通常经历4 ̄6个睡眠周期。 失眠症状:(1) 入睡困难。指躺在床上30分钟以上仍不能入睡。(2)易醒。指入睡后的两个小  相似文献   

2.
姚旺 《老年世界》2007,(20):43-43
不易入睡,睡眠过浅.容易惊醒,醒后不易再睡,这几乎是老年人共同的苦衷。不少老人轮番使用催眠药,并不断加量,但效果愈来愈差。其实,老年人不要把觉少、失眠当成负担,应把睡眠少而浅看成是生理现象,打消那种安睡时间长才算养老的陈腐观念。  相似文献   

3.
《上海科学生活》2003,(2):90-90
科学认识睡眠才能做睡眠的主人。睡眠每天超过9小时的是长睡者,每天少于6小时的是短睡者,但绝大多数人属于每天睡约7.5个小时的中睡者。世上名人中短睡型有马克思、鲁迅、丘吉尔、拿破仑、周恩来等;长睡型的有爱因斯坦、康德、笛卡尔等。当一个人生活节律突然改变时,也会因机体适应不及而影响到睡眠。所以,个体应通过各方面的生活调节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学会控制睡眠。  相似文献   

4.
多知多寿     
正每天一万步?别盲从!国家卫生部门曾发出"每日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倡议。这对一些老年人来说并不实用。老人运动不应单方面的讲究步数,要考虑当天的其它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等大量消耗能量的活动,还需考虑饮食、身体状况等。健康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30分钟的健步走,而老年人的身体素质稍微低一点,可选择每天一小时慢跑或中速走就能达到一天的运动量。骨科专家建议,老人步速不宜过快,一分钟最好  相似文献   

5.
解玉明 《老年世界》2008,(15):28-29
据美国科学家对幼儿进行的实验表明,每天14~16时是人体温度曲线的极限区,在这时睡半小时,其效果不亚于夜间的长时间睡眠。而德国、法国等许多国家的专家,通过实验证明,人的睡眠节律除了晚间的睡眠高峰外,中午13点左右也是睡眠的高峰。虽然午睡是必要的,但还得讲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掌握好睡眠方法,对健康长寿大有裨益。1.午睡不少老年人有午睡的习惯,但如果睡不好,反而觉得难受。午餐后要休息15~30分钟再睡,饭后不要立即躺下。午睡时间也不宜太长,以30-60分钟为宜。避免睡在风口上,胸腹部要盖点东西,以免受风寒。现在有种新的说法,认为饭前午睡好,只睡半小时,甚至比饭后睡2小时消除疲劳的作用还大。  相似文献   

7.
黎洁 《老人世界》2013,(7):49-49
早睡早起,适当增加午睡时间 盛夏白天时间长,夜晚睡眠时间短,老弱者应早点儿睡早点儿起,保证每天能有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晨起后在初升的阳光下户外锻炼,以顺应阳气的生长。中午气温最高,适当午睡能弥补夜间睡眠时间的不足。据科学家研究,老弱者炎夏午睡能降低脑溢血和冠心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达·芬奇刻苦勤勉、惜时如金,他创造的定时分段短期睡眠延时工作法颇为人们所称奇.这一方法是通过对睡与不睡的硬性规律性调节来提高时间利用率,每工作4小时即睡15分钟.这样,一天24小时花在睡眠上的时间累计仅1.5小时,从而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工作.意大利著名生理学家克拉胡迪奥·斯塔皮曾参照达·芬奇的方法,对一位运动员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类似睡眠试验.经测试,受试者的逻辑思维和记忆运算等能力均完好无损.  相似文献   

9.
信不信由你     
过多睡眠损害神经 美国心脏学会的研究人员认为,适当睡眠对人体健康是十分重要的,但过多的睡眠对人体则有害无益。睡懒觉会使睡眠中枢发生疲劳,其他神经中枢长期处于抑制状态,起来后便感到昏沉和无精打采。据调查,每晚睡眠8—10小时以上的成年人,死亡率比那些每晚只睡7—8小时的人要高出80%。 研究人员还发现,每天睡10小时的人,与只睡7—8小时的人相比,因心脏病死亡的比例要高出一倍,因中风死亡的比例要高出3.5倍。这是因为睡眠时血流缓慢,增加了心脏和脑血管栓塞的危险性。 紧张焦虑可造成 女孩矮小 据美国纽约…  相似文献   

10.
★睡一个好觉:睡眠不良和免疫系统功能降低有关。不一定要睡足8小时,只要早上醒来觉得精神舒畅就可以。★做一番运动:每天运动30到45分钟,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会相对增加。不过,运动如果太过激烈或时间超过1小时,身体反而会制造一些荷尔蒙,抑制免疫系统的活动。★做一次按摩:按摩使身体放松,减少压力。每天接受45分钟的按摩,1个月后,免疫功能会有明显改善。★做一回白日梦:每天做5分钟的白日梦,一边深呼吸,一边做做白日梦,让愉快的画面从脑中飘过,可以增加免疫细胞的数目和活动能力。★参加一次艺术活动:笑能使干扰素明显增加,免疫…  相似文献   

11.
不少老年朋友诉说,早晨起床或午睡后有口舌干燥的不适感,虽服用了不少的清热、生津药,但并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其实,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老年人睡眠时张口呼吸造成的,并非病变所致。这些老人入睡后,自然地把口张开,用鼻与口同时呼吸,如此数小时下来,口舌之津液挥...  相似文献   

12.
《炎黄世界》2009,(2):76-76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睡午觉是消除午后疲劳的最好方法。每天中午小睡15分钟-20分钟,比喝两杯咖啡或者早上多睡90分钟更能让人在整个下午保持精力。不过,研究者警告,午睡如果睡得时间过长,进入了深度睡眠,醒来后人就会感觉头昏眼花。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2010,(4):57-57
中老年人每天进行两三次抬高脚的锻炼,每次5~10分钟,对心脏、头部大有裨益,因为这种运动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对大脑供氧也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14.
小为 《当代老年》2007,(7):47-47
现在许多老人选择声乐来充实生活,但是在这里要提醒爱唱歌的老年朋友,每天唱歌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个小时,而且每隔半小时要休息15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15.
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元气满满的早晨?从入睡到起床,可以试着做好下面几件事. 1.洗个温水澡 晚上花十几分钟洗个温水澡,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能自然而然地出现睡意,从而能睡个好觉. 2.创造睡眠环境 床垫宜相对坚实,不要过度松软塌陷;选择一个舒适的枕头,枕高约10厘米为宜;卧室光线宜暗,建议拉上窗帘;对大部分人来说,18.3摄氏度是理想温度.有条件可以尝试裸睡,有助身体降温,进而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毅 《老年世界》2013,(15):39-39
睡眠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只要能消除疲劳和恢复精力,适当减少或增加睡眠时间都是无可非议的。长期以来,“每天睡眠8小时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观点被人们广泛接受。然而科学家新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生活中的成就感或挫折感对人的睡眠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有成就感的人,心情舒畅,虽有应酬减少了睡眠时间,但是他们入睡快,睡眠质量好,因而精力旺盛;相反,有挫折感的人,心事重重,呆在床上的时间长,真正睡得很熟的时间短,自然会有疲惫感。  相似文献   

17.
一次座谈会上,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向在座的干部们提出这样一个倡议:新年,大家每天陪老人一小时如何? 夏书记算了这么一笔账:每天陪老人一小时,一年是365小时,折合下来是15天。和老人为我们的付出相比,一年陪老人15天,多吗?确实不算多!  相似文献   

18.
1.临睡前不宜洗澡很多人习惯洗个热水澡之后马上睡觉,其实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最好在睡前两小时沐浴。人往往在体温下降后进入睡眠状态,热水浴会使体温升高,推迟大脑释放“睡眠激素”。如果某天只能在睡前洗澡,可以在浴后用湿毛巾冷敷额头5分钟,让体温回落到正常水平,以便尽快入睡。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一项新研究发现,坐姿懒散可能会导致性欲低下,良好的坐姿则有益改善性生活质量. 数字化时代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导致很多不良生活习惯.比如,人们每天蜷缩身体弓腰驼背操作电脑长达9个小时,给脊椎增加额外压力,引起颈脖和肩膀疼痛.不良姿势还会导致呼吸更浅,压力加剧,影响睡眠质量和身体恢复,进而置性爱于危险境地.  相似文献   

20.
心灵     
《现代妇女》2009,(11):4-4
同床共枕被认为是两人亲密的象征,为此人们一般都对对方打鼾、磨牙、抖动、翻身等小动作能忍则忍。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分床睡都被认为是错误的。但是日前在英国一个睡眠研讨会上,有科学家提出了不同见解,认为人们对此无需忍耐,应当在出现健康问题之前及时地与伴侣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