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龄化、低出生率——日本无法破解的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鸿斌 《日本学刊》2003,(3):105-117
日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老龄化和低出生率的凶猛潮流冲击。急剧攀升的老龄化将使日本本已难以为继的财政进一步陷入困境 ,政府的财政开支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而低出生率不仅将使日本的人口结构急剧恶化 ,今后的劳动力供应也将出现问题。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妇女不断加入劳动大军 ,加剧了日本的失业率。这是日本从未经历过的挑战。没有一个长远的社会保障规划 ,日本将很难克服老龄化和低出生率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出生率的下降已逐渐成为日本国民所谈论的话题之一。如果这样低水准的出生率再不断持续下去的话,日本的人口就会出现负增长。同时,出生率的下降也将使未来日本的劳动力人口锐减,老龄人口的负担也将进一步加深。近年日本出生率的下降,不仅是由于已婚的育龄夫妇不生育,更是由于适龄男女不结婚所造成的。在过去的对年间,日本的特殊出生率从2.14下降到l‘物,在这些下降比率中,如果将其原因分为育龄夫妇生育率下降和配偶率(各年龄段中已婚女性的比率)下降两方面,那么,百分之百是由于配偶率的下降。所以,近年特殊出生率的下…  相似文献   

3.
日本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伟 《日本学刊》2003,(4):127-139
日本已经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即进入了日本所说的人口“少子老龄化”阶段。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将影响到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人口的减少和出生率的下降 ,将进一步加速日本的人口老龄化进程 ,对日本社会老年赡养负担及社会保障、对劳动力年龄结构及劳动力供应、对教育领域及产业结构和消费等领域产生诸多影响。日本近些年来试图缓解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采取改革和充实以老年人为对象的各种制度措施 ,并为提高生育率制定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指称的“亚洲虎”(AsianTigers)的概念指的是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韩国、台湾和泰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而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 ,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1 997年夏天 ,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形势突然发生了逆转。在日本 ,1 998年和 1 999年的失业率已达到了自 1 95 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1 999年 ,日本破产倒闭的私营企业与 1 997年相比又多出 5 0 %。随着人均收入的降低 ,日本国内的零售额也急剧减…  相似文献   

5.
1990年6月,日本厚生省发表“平成元年人口动态统计”,公布了日本1986年的总和特殊出生率为1.57,比历史上最低的1966年还低0.01,这件事引起了日本社会的极大关注。总和特殊出生率(简称为“出生率”)是当年各年龄组育龄妇女所生孩子数的总和,它反映了平均每个妇女一生中所生的孩子数。一般认为,当一个国家的出生率小于2.1时人口将产生负增长。日本的出生率在1949年为4.32,以后各年有升有降,但总的趋势是下降。1966年降到历史最低点1.58,然而当时并未引起大的震动,1967年出生迅速回升,到1973年升到2.14。但从1974年起出生  相似文献   

6.
名词解释     
人口过渡理论(The theory of the demographic trausition)一译“人口转变理论”或“人口转化理论”。人口过渡理论是近年来最为人们所接受的解释在时间上人口变化方面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总是从高的水平向低的水平下降的。死亡率的下降总是先于出生率的下降,结果必然造成过渡时期内人口的高度增长。一个国家的人口过渡要经历四个阶段。芬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第一阶段: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人口增长很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论及 2 1世纪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 ,到 2 0 0 5~ 2 0 1 5年 ,西方国家和日本的人口出生率将持续下降 ,随之而来的便是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 ,这一趋势也将影响到其他国家 (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 ) ,并且会相继引发各种难以解决的经济问题、非经济问题和人口老化等问题。从人口统计的角度看 ,就世界人口的未来发展趋势而言 ,目前存在着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 ,到 2 1 5 0年 ,全球人口将达到 2 70亿 ,这是一种过高的估计 ;第二种观点强调 ,届时世界人口的总数将达到 1 1 0亿 ;持第三…  相似文献   

8.
本文评述了日本人口的发展趋势 ,作者认为 ,自 1 95 0年以来 ,日本人口老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未来 5 0年之内 ,这种趋势将进一步加剧。近年来 ,日本人口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已经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未来1 0年之内 ,日本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将大大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在 2 5年的时间内 ,日本老年人口的比例将成倍增加。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大多数欧洲国家用了 5 0多年的时间才走完这段历程。然而 ,值得一提的是 ,东南亚地区的某些国家(如新加坡和泰国 )也走上了这条道路 ,其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并不逊于日本。从广义…  相似文献   

9.
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经历着人口出生率长期低下和由此造成的人口老化问题.目前欧洲各国的人口出生率几乎都低于人口替代率(每对夫妇生育2.1个子女).结果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进入了增长缓慢或明显下降的阶段.同时,老年人口持续增多,而劳动力人口减少.此外,多数欧洲国家的净移民仍然普遍很少.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在战后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口动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由战前的30‰和20‰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2‰和8‰左右①,已从高出生、高死亡的传统人口类型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的现代人口类型,保证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人口地区分布的两极分化以及人口与粮食、资源、环境的不平衡等问题,又在日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伟 《日本学刊》2007,(4):96-105
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初实现了"全民皆年金"以来,经过多次改革,养老金制度不断完善。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老年人口的增加,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社会保障费用支出过大,养老金制度也受到了严峻挑战。日本历届政府都把养老金制度改革作为一项主要任务。2000年以来,日本又根据新的社会经济形势对养老金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本文对进入21世纪后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及面临的课题做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印度人口控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 2 6日公布的 2 0 0 1年人口普查结果表明 ,印度人口已达 1 0 .2 7亿。印度和我国同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 ,所面临的人口问题与发展形势极为相似 ,故印度朋友对我国在人口控制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甚为关注。印度的人口、环境与发展状况对我国也极具借鉴价值。本文综合印度新闻媒体的有关报道 ,试对印度人口问题做一分析。一 印度的人口问题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1 998年人口形势报告”所提供的数字 ,印度人口出生率为 1 6‰。印报对此作过如下形象的描述 :印度每分钟有 52个婴儿问世 ,每周增加人口相当一个昌迪加尔 (旁遮普邦首府 ) ,每月…  相似文献   

13.
我经常访问日本 ,近来 ,对日本根深蒂固的恐中国症深为震惊。这件事让我想起了 2 0世纪 70~ 80年代美国的日本威胁论。当时 ,大多数美国人深信 ,高速发展的日本会在所有的产业领域夺得对美的比较优势 ,并因此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然而 ,如今谁都明白 ,日本威胁论是错误的。在经济学领域 ,“全方位的比较优势”是不可能的 ,在逻辑上也不成立。不过 ,的确有不少人认为 ,日元对美元、人民币对日元比率过低 ,长期过低的货币升值后 ,就会修正因不适当汇率所造成的比较优势。日元对美元的汇率 ,从 2 0世纪 70年代后半期的 1美元兑 3 0 0日元到现…  相似文献   

14.
中日经济关系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日关系在经历了“政热经冷”、“政经双热”、“政冷经热”三大阶段后,目前又陷入了“政经双冷”的困境。目前中日经济关系的“转冷”,主要表现在中日贸易增长明显减速、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相对萎缩、日本对华经济援助急剧减少、中日经贸摩擦连续不断和中日经济合作明显滞后等方面。同时也应看到,围绕中日经济关系,近期也开始出现一些有利因素,有望推动中日经济关系走出困境。中日双方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中日经济关系尽快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形势下 ,日本文化正经历着一场严峻的考验。在即将到来的 2 1世纪 ,日本文化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 ,发生怎样的变化 ?是日本研究者必须给以关心和解答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深入把握和更好地解答这一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与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事务所的支持和部分资助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 2 0 0 0年6月 2 2日共同举办了“2 1世纪日本文化的课题——全球化时代的日本”学术研讨会。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高增杰、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徐远和及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事务所所长助理野田昭…  相似文献   

16.
日本各界认为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是处理、解决文化诸问题或社会、经济、政治诸问题的基础 ,也是构筑精神生活的基础。面向 2 1世纪 ,在思考日本学术研究的方向时 ,首先要突破“2 0世纪型科学技术”带来的文明困境 ,然后必须用新的价值观探讨对人类发展有意义的问题 ,让学术研究对构筑新的文明有所贡献。日本决心大力推进“先导性”、“独创性”的学术研究 ,让日本成为“有知识存在感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论著提要     
16个发达国家劳动力供应展望(2 0 0 0~ 2 0 50年 )〔美〕P .麦克唐纳 R .吉班  在过去的 2 5年至 3 0年间 ,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都低于代际更替的水平。与此同时 ,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这二者共同造成了众所周知的后果 ,即人口的快速老化。在今后 3 0年内 ,随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婴儿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同期群进入老年 ,人口老龄化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目前人们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是 ,未来的劳动力可能无法供养快速增加的老年人口。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它的严重性是由一系列指标来衡量的 ,如退休者人数与…  相似文献   

18.
钟放 《日本研究》2000,(2):58-64
中国古代许多学者和政治家都对人口问题提出过自己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洪亮吉(1746—1809年)于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在《意言》中提出的“治平”说。大约同一时期,日本的经世学家本多利明(1744—1821年)于1798年(日本宽政十年)在《西域物语》中也提出了日本历史上最初的“人口论”。比较洪亮吉和本多利明的人口观,我们可以加深对中国清朝和日本江户时代历史的认识。一  比较洪亮吉和本多利明的人口观,首先要分析中国清朝和日本江户时代人口发展情况及其原因。  在清朝中前期,尤其是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中国人口急剧增长…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各国提出了有关人口发展的各种理论,人口转变理论就是其中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人口转变理论的研究,分析中国人口转变的历程,概括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以及完成中国人口转变的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人口转变又称人口革命,是指历史上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不同变化而先后出现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我们将描述人口转变过程的观点和模式称为人口转变理论。 根据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相对演化态势.人口发展历史可以归纳出以下三种人口再生产类型: (1)原始型: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相结合.自然增长率低而稳定,…  相似文献   

20.
泡沫破灭后日本的经济走势及其对东亚直接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纪 90年代初 ,随着由股价、地价暴涨支撑的经济“泡沫”的破灭 ,日本经济陷入了空前严重的长期萧条之中。长期萧条不仅使日本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各主要层面暴露出许多严重问题 ,而且还使其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其主要后果之一 ,则是对东亚地区的直接投资处于低迷状态。一、泡沫破灭后的经济长期萧条在 2 0世纪 80年代后半期 ,日本经济曾出现了被称之为“平成大型景气”的持续快速增长 ,如在 1 987-1 990年的 4年里 ,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率分别高达 4.2 %、6 .2 %、4.8%和5.1 % ,既明显高于其本国 70年代中期以来步入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