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叙述利益相关者理论与股东至上理论的区别,介绍该理论的产生、影响与应用,了解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与分类,并就高等教育领域能否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自己的看法:高校是利益相关者的联结体,高校治理的本质是"高等教育中利益相关者"的协调机制,利益相关者模式可以运用于高等教育领域。  相似文献   

2.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类方法,结合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将紧密性和影响力两个维度结合,构建了群体性事件利益相关者分类模型,分为“首要关键利益相关者、首要非关键利益相关者、次要关键利益相关者、次要非关键利益相关者”四种类型,并提出了群体性事件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八个步骤。  相似文献   

3.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的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个里程碑式的重要概念,它们标示着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的三次跨越、利益相关者责任认识的四次飞跃和利益相关者赋权的两次提升,是我们解读利益相关者理论演进逻辑的钥匙、划分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阶段的界标和衡量不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标尺。这三个概念就是"利益相关者影响"、"利益相关者参与"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三个概念前后相继的逻辑、里外包含的关系,构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的重要线索和直接表征。  相似文献   

4.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校的利益相关者和平衡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方法,源于高校作为公共部门其发展战略执行力不够,绩效管理实施困难.文章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广义和狭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出发,提出了组织中关键利益相关者利益平衡的思想,并将平衡关键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方法应用于高校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5.
利益相关者:企业持续发展的新理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国外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如何提高企业长期价值,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机理进行分析,并详细介绍西方企业通过利益相关者审核、审计管理确保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活动,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户外热在我国悄然兴起。然而户外运动蓬勃发展的背后,却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引发社会思考。本文从户外行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提出了"科学大户外"的理念,并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将科学大户外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并分别对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角色定位,由此提出了科学大户外优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的经理激励机制设计方法容易使经理为了保护股东利益而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利于公司长期健康的发展。文章首先从理论上总结了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设计经理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建立了以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基础的公司绩效考核指标,并据此设计了经理激励机制模型,以期为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必须采用恰当的方式满足这些利益要求.企业为什么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为此,从企业契约论、产权论、资产风险论等角度对企业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正当性进行了探析,并认为,企业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应该分层次地对待,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以一个或几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主,同时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兴起给股东理论带来了很大冲击,该理论认为存在诸多利益相关者,它们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但由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投入的资本与承担的风险不同,对企业的贡献与影响有所差异,因此在企业中的地位并非完全等同,企业应该对诸多利益相关者进行优先性排序,按照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贡献合理分配它们应得的企业控制权与剩余分配权。企业以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资本投入与风险担当为标准,结合利益相关者与企业联系的密切程度,将诸多利益相关者依次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重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形成了差序结构。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优先性排序,不仅体现了企业的分配正义,也可以实现企业的有效治理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理解在一个由不同的参与者组成的复杂系统中,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如何由各类参与者的相互作用决定的,非常有必要开发出一个概念性的分析框架。在这方面,已有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开创了管理理论的新视角,认为组织可以被理解为是由利益相关者组成的政治~经济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利益相关者不仅会与组织的管理实践之间产生互动,还会对其形成重大影响,且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会尽力最优化并保护自己的固有利益。笔者则认为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提供了一种重新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途径,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公司内部冲突的本质;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分析框架有助于识别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存在,并将各个利益相关者植入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当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有助于确定并改造公司的管理架构与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