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创伤事件导致固结与强迫重复的心理现象,叙事难以抵达创伤心理的真实状态,然而,叙事是创伤疗愈的必经之路。阿特伍德的《浮现》和托马斯的《白色旅馆》讲述了女主角所遭受的性、性别和国族身份方面的伤害事件。描摹主角所经历的破碎、分裂、退化和重新整合,是创伤小说普遍采用的叙事结构,这既模仿了创伤心理的固结与强迫重复机制,又通过破碎、分裂与退化的意象重新赋予创伤事件意义,使之变得可以理解,并可能疗愈。  相似文献   

2.
孩子的心理伤害是泛指别人的言行,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只要导致儿童在行为、智力、情绪或身体等方面,受到暂时或永久性的伤害。心理上受过伤害的儿童,在成长中所遭受的思想和心理阻滞,比在肉体上受伤害的儿童影响更大。因为心理上的伤害对儿童自尊心的破坏最为严重。有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有苦只能往肚里咽,有时,会使他们郁郁寡欢,烦恼不安,  相似文献   

3.
美国南方独特的历史记忆孕育了二十世纪繁荣一时的美国南方文艺复兴运动。南方作家作为南方历史进程中的参与者,既是南方集体记忆刻意而主动的消费者,也是南方历史创伤记忆的代言人。创伤作为小说的主题和情节,在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的层面上,构筑了南方对于历史的反思和阐释;而创伤作为小说的形式要素,在人物的心理和叙事层面上,塑造了创伤人物心理的延宕、重复、解离、潜伏等特征。因此,从内容和形式出发,笔者将这段时期的小说定义为南方创伤小说。南方创伤小说展示了历史性创伤和个人结构创伤对社会和传统秩序的破坏,创伤事件对自我造成的伤害以及个人和集体之间联系的破裂。  相似文献   

4.
灾难受害者的心理与社会支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灾害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除了可能导致的死亡和身体损伤外 ,对灾害的幸存者亦可能造成心理创伤 ,心理创伤超过一定的程度即出现创伤后应急障碍 ,简称PTSD。本文对PTSD的定义、诊断标准、发生率、发生时间、影响因素及预防等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王景龙  王利  侯艳丽 《社区》2012,(24):32-33
大千世界,矛盾重重。生活在矛盾中,伤害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意外伤害更是不可避免。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或事故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意外伤害是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我们要预防意外的发生,当受到意外伤害权益受损时,也别惊慌失措,别忘了寻求法律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灾难受害者的心理与社会支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灾害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了可能导致的死亡和身体损伤外,对灾害的幸存者亦可能造成心理创伤,心理创伤超过一定的程度即出现创伤后应急障碍,简称PISD。本文对PISD的定义、诊断标准、发生率、发生时间、影响因素及预防等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公共产品伤害事件治理是维护公共安全与公众利益的重要手段,而如何实现公共产品伤害事件有效治理还需要从多维层面着手。这不仅需要以内涵界定、事件归因、伤害效应和应对措施等为研究对象,还亟须进一步将研究视野延伸至伤害事件的动态演化过程与演化机制、心理传导的路径与调试、公众需求波动规律、伤害评价体系以及治理路径等关键问题识别上,总结和建构公共产品伤害事件治理的综合性逻辑分析框架,以期进一步厘清公共产品伤害事件的内在机理,为公共产品伤害事件有效治理和重建公共产品认可度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小说《特别响,非常近》以“9·11”事件为背景,用儿童视角勾勒出各色人物的创伤体验,以寻锁(索)为线串起整个事件的发展.从创伤见证者奥斯卡的创伤性记忆、创伤的叙述性治疗以及事件亲历者与见证者的心理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如何破除创伤的生理及心理束缚,在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关爱下抚平内心的伤痕,是当今所有受到恐怖威胁和饱受心理创伤的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过度的焦虑和恐慌对人生理和心理上可能造成的伤害。阐述了SARS等危机事件给公民带来焦虑和恐慌等心理现象实质是人的一种应激性防御反应。陈述了决定个体应激体验的四个因素,即认知、过去经验、社会支持和个别差异。提出了个体应对SARS等危机事件如何进行心理调适的认知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10.
绝大多数人不会杀人。但人们都会侵犯别人,侵犯行为是普遍存在的。人们规定了制止侵犯行为的社会制度,因为侵犯行为同爱或性一样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内容。什么是侵犯行为?人们通常将它界定为企图伤害别人的行为,这种伤害可以是身体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因而,侵犯行为不限于殴打、  相似文献   

11.
心理创伤指严重事件对人的心灵所产生的重大伤害,使患者感受到威胁且缺乏安全感.这些事件通常都超过了受创者的自身应对能力,进而导致其正常机制的紊乱,对其身心造成深远的影响.美国作家西尔维娅·普拉斯和英籍华人作家虹影有着大不相同的背景经历,但归因于父母之爱的缺失、婚姻的破裂及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动荡,她们经历了颇为相似的人生故事,心理创伤在其主要作品(自传体小说、短篇小说、诗歌等文本)中皆有充分体现.重创之下,二者挣扎于死亡与孤独交织密结的无处可以安放的现实世界,绝望、困惑、恐惧如影随形;但与此同时,二者凭借写作和幻想,开辟了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精神世界以及一个自我书写的艺术世界.普拉斯与虹影是创伤文学的代表,浸润于其作品中的心理创伤是她们个人生活及所处时代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广大女性所承受的苦难与对独立、自由、平等的诉求.  相似文献   

12.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一位富有争议的南方女作家。出生地域、性取向及身体残疾等一系列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使她经受了身体、心理及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边缘人"特质。然而她凭借有意或无意的尝试"表达性写作",直面创伤,书写创伤,走出创伤,并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卡森·麦卡勒斯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个不为主流社会关注的世界,成为这个世界上孤独者、被遗忘和被抛弃者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的重庆大轰炸,是人类历史上利用现代科技进行非人道屠杀的暴行事件,对当时的重庆市民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心理影响.一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惊慌和精神紧张,另一方面又激发了民族复仇的心理和抗战到底的精神.对于重庆大轰炸的幸存者而言,不仅轰炸造成的心理创伤至今无法愈合,日本政府对重庆大轰炸和侵华历史的漠视又在不断地折磨着他们.  相似文献   

14.
《新天地》2012,(3):44
老年人心理变异主要包括:安详型、拘谨型、麻木型、飞扬跋扈型和幼稚型。它们常常是脑溢血、脑血栓、心肌梗塞等老年性身体疾病的始动因素,同时也很容易导致老年性精神疾病。克服这些心理变异,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学会自我宽慰衰老是人生的必由之路,老年人在体力和智力方面不能与青年人相比,在思想认识上也可能不合时代潮流,这是不容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许多发生在企业中引人关注的事件基本上都是一定程度矛盾的激发。这些事件大多数其实是这样的情况,即公众或社会某些部门认为一家企业做错了或是不公正地对待了某些个人或群体,或者在有些事件中甚至是对重要法规的公然违反。~①所有这些企业是否行为得当的事件或问题,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或理由,所造成的影响都难以挽回,而这些都可能与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有关。在今天的社会法制环境中,企业经常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要求,为此企业需要积极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善尽其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和恶劣的社会影响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人们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会因为难以控制事态发展而心生恐惧,从而可能导致其心理危机的产生。从此角度出发,文章简要地阐述了突发公共事件和心理危机援助的有关内容,并重点提出了对心理危机当事人实施心理援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竞技体育行为是作为一种正当业务行为而具有刑事正当性的。技巧性比赛、身体接触较轻微的的对抗性比赛、训练中的体育活动以及非职业性体育活动都有可能作为刑法中的业务行为对待。竞技体育行为的正当化根据在于存在着优越于身体伤害这种可能风险的利益,正当化要件则包括主体、时空和规则诸方面。  相似文献   

18.
震后早期心理辅导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5·12汶川大地震后,心理援助的重要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震后人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相当比例的人会出现心理应激障碍.针对这些问题应进行适当的早期心理辅导.早期心理辅导应以创伤后危机干预为思路,以缓解应激障碍相关症状、预防创伤后危机障碍的发生为主要目标,采取心理急救、严重事件应激晤谈、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另外,从这些方法中可归纳出共同的、可用于早期心理辅导的原则:支持性原则、正常化原则、重视社会支持原则、个性化原则等.  相似文献   

19.
基于性别平等考虑,一般都认为妇女是遭受家庭暴力最多的人群,似乎儿童比妇女更少受到家庭暴力侵犯。但据调查,童年时期受暴经历可能是青少年心理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潜在原因,而童年时遭受的身体伤害26%来自父母。针对儿童家庭暴力的司空见惯、普遍、合理的存在,我们有必要对家庭自治正当性和针对儿童家庭暴力的原因进行思考。司法是家庭暴力受害人保护的最后屏障,而国家进行必要和适度的司法干预是禁止针对儿童家庭暴力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心理学创伤理论为依据,结合华裔作家谭恩美和母亲的心理创伤,以及叙说疗法在谭恩美作品人物的创伤治愈过程的表现形式,探索创伤理论的叙说疗法对心理创伤治愈起到的关键作用,希冀为心理创伤治疗,尤其是疫情后的心理创伤治疗探索一条可能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