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地登记办法》,已经2007年11月28日国土资源部第5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部长徐绍史二○○七年十二月三十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土地登记行为,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加强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日前,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规范土地登记的意见》,依据《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土地登记办法》,进一步细化规范土地登记行为。  相似文献   

3.
实施《物权法》 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概念 我国的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为.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土地管理法>对于土地征收补偿的方式、范围、标准、原则等问题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新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并赋予其应有的法律地位,这是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建立的重要标志.现就土地利用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相互关系作一些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五款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这一规定,将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规定为国有土地使用的基本制度,土地使用权划拨作为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一种补充。这就意味着,在我国的土地供应方式中,划拨土地使用权还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土地登记行为,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7.
充分认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法律地位与作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土地管理法》规定的一项制度,严格执行这项制度,不仅是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依法履行的重要职责,也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的必经程序,对促进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提高投资效益,推动项目所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建设项目用地的有关事项进行合法性、可行性预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二条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二十三条规定,实行建设项目预审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根据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的有关条款,经营性用地必须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此项规定为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使用制度与土地市场提供了法律保障。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对经营性用地都积极开展了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工作。其操作模式一般都是对项目用地区域内的地面、建构筑物及附着物进行拆迁补偿和对项目用地区域…  相似文献   

9.
8土地登记人员持证上岗是《土地登记办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规范土地登记行为,提高土地登记人员业务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保证土地登记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的落实,进一步提高土地登记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以证管地"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了土地登记的发证制度,只有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才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说明土地登记发证是一种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积极主动的行政法律措施,它是土地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专门的条文,强制规定其编制、实施和修编、标志着土地利用规划法律地位的确定、让全国上下的土地规划编制与宣传贯彻有了坚实可靠的法律依据。规划实施以来对耕地的保护与推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方面都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但通过几年来的规划管理实践也反映出整个县级规划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本人就有关问题及其对策作一探讨,以供参考。一、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一)编制规划各项基础数的可靠性差过去的规划难于实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基础数据不实。一是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不实,…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土地产权主要包括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以及所派生的土地收益权、土地处置权等他项权利.在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框架下,土地使用权表现为土地产权中最活跃的部分,在现实中甚至表现出土地所有权所具有的特性.当前,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供给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有偿出让和行政划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五款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这一规定,将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规定为国有土地使用的基本制度,土地使用权划拨作为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一种补充.本文讨论的土地使用权为出让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13.
一、城市土地市场的流程模式1.增量土地进入市场的流程我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除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因此在我国,城市扩建新增建设用地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征用城…  相似文献   

14.
实行土地用途管制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深刻变化,它必将带动土地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改变我国近几年耕地面积锐减、土地利用粗放的现状,全面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一.土地用途管制的概念及目标1.概念我国专家对土地用途管制这项制度,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做出定义。沈守愚等专家认为,从法学角度来看,土地用途管制是国家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和耕地,确立土地利用的约束机制,防止土地滥用、土地投机、土地垄断和在土地上谋取非法利益而对土地利用进行严格控制的一项具有财产所有权性质的法律制度。王万茂教授认为,从经济…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已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对国土资源管理影响重大。国土资源是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物”,规定土地产权和矿权保护及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物权法》最重要的内容。《物权法》全面肯定了《士地管理法》确定的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土地管理制度,肯定了近年来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所形成的一些重要的土地管理成果。同时,《物权法》确定的不动产登记、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立、工业用地招标拍卖、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等新的制度,  相似文献   

16.
王远桂 《城市》2004,(2):29-32
一、城市土地市场的流程模式 (一)增量土地进入市场的流程 我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除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土地调查的有效实施,根据《土地调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土地调查是指对土地的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自然属性和土地权属等社会属性及其变化情  相似文献   

18.
第一条 为了加强土地管理,惩处违反土地管理规定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9.
土地日的来历 1991年5月24日,当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主持召开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会议讨论决定,为了深入宣传贯彻《土地管理法》,坚定不移地实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确定每年 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纪念日为全国“土地日”。1991年6月25日, 以“土地与国情”为宣传主题的第一个全国“土地日”诞生了。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每年的“土地日”,全国土地行政管理部门都要根据当时土地利用情况提出宣传主题,并举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20.
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严肃查处各类土地违法案件,是《土地管理法》赋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更是《土地管理法》得以贯彻执行的根本保障。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都非常重视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但土地执法“查处难”已成为土地执法人员的共识。查处难主要体现在:一是案件发现不及时,有的案件发现时违法行为已经结束,导致查处难;二是有的当事人不予配合,调查取证难;三是土地违法者无视法律规定,对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停工通知不予理睬,继续施工,导致处理难;四是处理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