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组织环境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和提升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从组织环境入手,分析了纽织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因素,认为组织结构、组织机制、组织激励、组织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具有重要影响,提出了优化组织环境的对策,以提升科技型人才的群体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2.
制度环境是影响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的重要环境因素。在论述了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制度环境的内涵,从人才身份管理制度、人才配置制度、人才产权制度、人才使用制度以及人才激励制度五方面探讨了制度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我国制度环境的对策,以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经济性效应的产生与提升。  相似文献   

3.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型人才流动达到一定规模时,往往会出现人才聚集现象,并在一定动因的引致与驱动下,产生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在论述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分析人才流动动因的基础上,从引致与驱动两方面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动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更好地放大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促进区域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科技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在研究科技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科技环境的对策,旨在提升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综合经济性效应。  相似文献   

5.
市场环境的健康有序发展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分析人才市场环境构成的基础上,着重从人才市场体系、人才市场开发和人才市场秩序等三个方面探究了市场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优化人才市场环境的对策,以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  相似文献   

6.
文化环境对科技型人才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甚至是决定性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同样要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在分析文化环境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教育、科技、民族心理、传统习俗等四个维度探究了文化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文化环境,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社会环境是影响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的重要因素。在分析社会环境内涵的基础上,从聚落环境、社会阶层与社会流动、社会集体认知与集合行为、教育政策与社会保障四方面探讨了社会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旨在优化社会环境以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  相似文献   

8.
组织文化作为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影响显著。在论述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效应的基础上,分析组织文化的内涵及层次结构,从个人一组织匹配的视角,探讨了组织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作用机理,认为组织文化可以有效化解、削减组织冲突,提高科技人才效能和聚集组织的凝聚力,促进聚集效应的产生和提升。  相似文献   

9.
人才聚集现象与人才聚集效应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才是人力资本中最优秀的群体,人才的合理流动会产生聚集现象,而当人才聚集现象在一定环境下发生质变时,就会产生人才的聚集效应。人才聚集效应分为不经济效应和经济效应,其中经济效应主要包括信息共享效应等8个特征。就我国目前来看,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人才观,制定积极的人才流动政策,发展人力资本市场以及优化人才聚集环境等是促使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效应向经济效应转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知识扩散是影响人才聚集效应产生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分析科技型人才聚集和隐性知识扩散的基础上,研究了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的隐性知识扩散的以下特征:扩散系统非线性动力特征、扩散机制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知识扩散与知识创新的两难困境和扩散的偏好特征等。为促进隐性知识的有效扩散和增强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人才聚集既可能产生1+1〉2的经济性效应,也可能产生1+1〈2的不经济性效应。人才聚集效应与聚集区域的文化特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故在研究人才聚集效应时,区域文化适应性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给出区域文化适应性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文化适应性与人才聚集效应的关系及其二者的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区域文化适应性建设及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技型人才是人力资源中最优秀的群体之一,他们在流动过程中往往会在一定的区域或产业形成人才聚集现象。在论述人力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对科技型人才聚集过程中的人力资本价值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投入与收益现值的比较,对人才聚集后的效应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3.
人才流动与人才聚集效应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聚集是人才流动的产物,当人才流动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产生人才聚集现象,此时的人才处于一个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开放系统之中,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可能出现1+1〉2的正效应(积极效应),也可能出现1+1〈2的负效应(消极效应)。在分剐对人才流动与人才聚集效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两者的机理作用过程,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推动人才合理流动,促进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  相似文献   

14.
知识背景是人才认识和发展的起点,在人才聚集效应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研究知识背景、人才聚集和人才聚集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异质性知识背景下人才聚集效应的5个特征,并从知识转移角度分析了知识背景差异对人才聚集效应产生的影响,旨在加强人才聚集中知识的转换和创新能力,提升人才聚集的综合经济性效应。  相似文献   

15.
运用2009年中国省域截面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人才聚集创新效应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31个省域之间创新效应存在着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人才聚集效应中知识溢出效应、规模效应对创新效应有正向的推动作用,而集体学习效应、激励效应与时间效应则对创新效应有负向作用,信息共享效应与区域效应的作用效果较为复杂,无法判断。此结论对省域创新提升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样本,测度了其科技型人才集中程度及变动趋势。运用泰尔指数法对山西省地级市科技型人才分布区域差异进行了分解,并分析、解释了其差异原因,得出:山西省科技型人才分布总体差异呈逐年缩小趋势;太原的科技型人才集中程度较高;山西科技型人才分布差异主要是由中部地区内差异,以及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间差异构成;科技财政拨款和高校在校生数是解释山西省科技型人才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农村建设中人才匮乏并引进困难的现状,创新人才引进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构建网络虚拟人才,在短时间内有效扩大农村人才规模;通过对虚拟人才合理配置和有效激励,实现人才聚集效应,解决新农村建设中人才不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高校科技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需求特点和管理重点,指出企业应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政策,规避人才危机周期。文章对科技型企业各发展阶段人才选聘和管理工作应坚持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创新创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快发展科技型小微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科技型小微企业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由政策环境、融资环境、科技环境、人才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五个维度构成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深入剖析五大环境要素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具体成因,可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来优化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业环境,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教育和人才的论述出发,讨论了人才、人才成长和社会经济环境等相关概念,着重论述了社会经济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对于优化经济环境,培养合格优秀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