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艺术与“真、善、美”的关系,不是一个新话题。根据一般的认识。艺术具有真善美的特性,而托尔斯泰以其卓越的艺术大师的艺术经验否认艺术是“美”的表现;艺术表现普。但不及“善”本身。“善”这个概念在托尔斯泰那里就是上帝的化身。艺术只能趋近,但永远不达“善”本身。艺术之“真”是情感真挚。托尔斯泰对艺术“真”的理解,是建立在对艺术“美”的否定的逻辑之上。艺术不表现美,而表现善,“真”是艺术抵达“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情感转向”是近年来在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领域广泛谈论的话题,传统的艺术理论同样在“情感转向”下发生变化。首先,艺术理论的“情感转向”挑战了艺术的“意义表征”体系,使经典艺术理论发生了转向;其次,因为“情感转向”关注身体,所以它在以“意义表征”为核心的经典艺术理论话语范式转向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以“身体感知”为核心的艺术情感理论话语范式的新变。再次,“情感转向”所形成的艺术情感理论从“元政治”角度重新定义“感性”的政治内涵,揭示了当代艺术与社会或美学与政治的新关系,构建了批判理论时代之后的“艺术-社会”观,为“后批判”时代的艺术批评提供了有别于批判理论的另类视角。  相似文献   

3.
[提要]人工智能不纯粹是一种人工机器,但也不能等同于具有独立思维活动的主体,这种无法归类的溢出现象,正是技术革命导致文化调适过程中的挣扎心态之真实写照。基于当下的实践现实与技术期待,人工智能只能是一种“类人”智能,借助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因而只能是“类人艺术”。不过,人工智能艺术的兴起,挑战了我们对于既有艺术创作过程以及艺术观念的理解。从创作过程来看,人工智能艺术突显其“非媒介性”;从创作主体特征来看,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是“互动共生”的结果;从创作意图来看,人工智能艺术主要探索艺术的“创造性”问题,它是一种“观念艺术”。  相似文献   

4.
艺术空白是一种奇妙的创作技巧,它广泛地运用于各种艺术门类之中,象书法艺术的“飞白”;绘画中的“计白当黑”;电影中的空镜头,文学创作中的“文外之重旨”、“象外之家”等等。各种艺术门类之枝异,其根同,其间的情理是相通的,因此探讨总结“艺术空白”这种奇妙的技巧,对于文学创作及文学鉴赏是大有裨益的。一、“艺术空白”探源“艺术空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老子《道德经》中的八个字,即“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老子看来,无声是最完美的声音,无形是最完美的形象。老子的话并非指文艺而言。他讲的“大象”就是“道”,道是无…  相似文献   

5.
艺术真实问题不仅是艺术本质论的理论命题,而且是艺术创作论的实践命题,作家对艺术真实问题认识的深刻与否,不仅表明了作家对艺术规律的把握程度,而且直接影响了作家所创造的文学作品品位的高低。艺术真实尽管具有相似性的特征,但更重要的在于它的虚拟性、假定性。尤其是当“自然”与作家创造的“较高意旨”发生矛盾时,作家理应违反“自然”而追求“较高意旨”,是否做到这一点,对作品的艺术品位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设计是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产物,既要“美”,又要实现“功能”,“美”和“功能”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需求。设计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分不开的,在艺术设计中,技术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两个因素。只有艺术性,没有技术,艺术品不能实现;但只有技术,没有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再先进的技术也将没有用武之地。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有利于设计的建设与发展:科学也将越来越艺术化,设计将越来越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宗白华认为,艺术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技能。“技能”与技能的“审美价值”这两点是判定艺术、非艺术的根本依据,缺一不可。具有审美价值的技能就是艺术,是艺术就存在技能与技能的审美价值这两个要素,二者互为充分必要条件。而审美即“精神界的快乐”是艺术之所以是艺术的质的特征。技能需要在一定的对象中体现出来,没有对象作为载体存在,我们就不能发现抽象的技能,这种对象可以是具体的物化的,也可以没有固化而只是一过程。是否有悠久价值不是判断艺术非艺术的标准。笔者认为,对艺术概念的理解长期存在的误区有:把艺术品等同于艺术,否认审美价值为判定技能为“艺术”的唯一依据,没有认识到艺术实质是一种特殊的技能。  相似文献   

8.
王尔德唯美主义艺术观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唯美主义是“为艺术而艺术”思潮的主流。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美是至高无上的,具有绝对的价值,艺术本身就是目的。因此,在王尔德看来,艺术是一种“撒慌”的技巧。是生活摹仿艺术,而不是艺术摹仿生活。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妇女诗词艺术情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妇女诗词艺术情感是古代妇女婚姻生活情感的艺术表现,以“深情”、“忧愁”、“悲苦”、“怨恨”为主要特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构成一道独特美丽的风景线,给中国文学史宝库增添光彩。  相似文献   

10.
“反映论”就是以摹仿论为核心的再现论。“反映论”的核心是“真实”,这种真实是对艺术中认识作用的强调。艺术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认知活动。艺术虽然不是以认识为最终目的,但却无法脱离认识,审美亦不能离开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严羽论诗反对美刺而标举“兴趣”,“兴趣”是一种无迹可求的兴味和意趣。贝尔认为艺术的基本性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这种不同作品线条、色彩关系的组合,给人以美感的形式,是一种非功利的超现实的纯粹的美的形式;“兴趣”产生于“妙悟”,“有意味的形式”则是艺术直觉的产物。两者都不是理性思维的成果;“兴趣”说着重强调作品的艺术性而疏淡了思想性,“有意味的形式”说过于强调审美情感的超尘脱俗,最终否认了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两种纯艺术理论,凸现和维护艺术的审美特性,对当时及后世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平台融媒体化使艺术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新的态势,为艺术接受方式带来三个转向:一是由“在场性”向“在线性”转变,人们逐渐摆脱时空、经济等条件的限制,转而进行“云欣赏”“云体验”“云消费”;二是由“单向体验”向“沉浸体验”转变,艺术接受者接受艺术作品不再是单向理解,而是转向多模态的沉浸式互动体验;三是由“精英性”向“大众性”转变,艺术作品逐渐向大众普及,艺术接受方式的壁垒也逐渐被打破。平台融媒体化在为上述转向带来便捷的同时,其技术层面也存在内容难溯源、难识别,版权难确权等问题,并伴生出现低俗化、表面化、商业化等现象,使艺术创作、艺术接受、艺术消费面临一定的发展挑战。未来要充分认识融媒体对于艺术接受的双刃剑性质,努力发挥融媒体的积极作用,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融媒体互信机制,严把作品内容质量关,在充分发挥艺术接受大众化、便捷化等优势的同时,逐步提高审美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流变型”艺术创造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造成“流变型”艺术变体的原因有三:心理上的“回归”、艺术上的“认同”和政治责任的回避.“流变型”艺术使“原始型”作品的内在意蕴得到了升华,它具有多元审美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学与艺术的起源”一直是争议颇多而又常议常新的话题。近年来,由于各种文学艺术新思潮的侵扰,“文学源于劳动”的传统学说受到猛烈冲击,继而关于整个艺术起源的研究也陷入低谷。笔者认为要最终解决“艺术起源”这一斯芬克斯之谜,应该采用“各个击破”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纯艺术”观的核心是反对艺术实践中的任何功利目的。这种思潮初发时,是对资产阶级社会成规的一种革命,有其积极作用。其强调艺术本身固有规律和特点的一面,至今仍不无道理。但“纯艺术”观把艺术目的与社会现实生活完全割裂,把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完全割裂,则属谬误  相似文献   

16.
艺术是人类精神结构有价值的自由象征。无论从时间原则或逻辑原则来看,任何艺术都呈现出人类精神结构的本真的存在状态,而这种存在状态既可能是理性冲动的又可能是感性冲动的;也可能是个人无意识的本能或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在价值论意义上,艺术总是价值的存在方式之一。艺术的价值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实用价值”、“伦理价值”、“认知价值”、“审美价值”等等。在艺术的生成形态上,艺术最根本的机制是“自由象征”。艺术主要凭借对自然、社会、宗教、哲理的多重自由象征而达到感性的意义生成,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罗兰·巴特的后结构主义文本《S/Z》,阅读了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小说《萨拉辛》,将一个爱情故事重写为一个“阉割的故事”。在阅读中,巴特指出了在《萨拉辛》的雕塑、油画和文字三种艺术形式中存在的“恐惧感”,并通过这种感觉的强度建立了一个“审美体验强度序列”,其中雕塑、油画和文字三者的强度依次递减。这一序列建立在艺术实体的空间维度上,反映了传统艺术观念对物质世界的重视。然而,现代艺术却轻视艺术实体,齐泽克将艺术品视为放置在艺术空位上的任意物,艺术实体的重要性被消解,符号的象征意义得以强化。论文立足于两种艺术观念的冲突,受到《S/Z》的启发,在精神分析学引领下,阅读并重写了《S/Z》中艺术审美体验的文本,发现三种艺术形式带来的“恐惧感”来自于不同性质的暴力。根据齐泽克的暴力理论,论文发现雕塑的“爱欲的暴力”强度最轻,其次是油画的“男性凝视的暴力”,最后是文字的“剔除的暴力”,具有最大的强度,因此颠覆性地确立了“雕塑,油画,文字”依次递增的“审美体验强度序列”。  相似文献   

18.
艺术的诞生源自人类本能的对立,是对自由的渴望,是对社会制约的妥协。追求神性至上理念使西方艺术在中世纪达到了“天使”的境界,而随着自由主义,特别是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西方艺术开始进入了鼓励自我实现而造就的“群魔乱舞”的时代,再无统一性。当今西方艺术虽不会回归由神性统一引导下的“天使时代”,却也不会去破坏社会契约,这种终极妥协之后的艺术可以说是死亡了,或者可以说是重生了。  相似文献   

19.
面对当今的商品、信息时代,各式各样艺术品种越来越令人眼花缭乱。“流行音乐”也成了校园内“驱之不去,避之还来”的一道风景。由于历史的原因当今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还普遍较低,造成他们“跟着感觉走”,良莠不分,盲目接受的客观现实。笔者以为高校的艺术教育除了重视高雅的传统音乐艺术的主导作用,同时也应以科学的态度正对“流行音乐”,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为我所用。消极回避或明令禁止只能适得其反,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诗学艺术构思论中,“神思”继“虚静”命题而展开,它的实质是“游心”,是情与象交融的推移与升腾。从“游心内运”到“神游象外”是其创造机制。将艺术想象命名为“神思”,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特征。“神思”成为中国古代话学中铙有兴味的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