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Hartree-Fock方法比较研究了1-乙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EMIM ),InCl4-和EMIM -InCl4-离子对的能量和电子性质.氢、碳、氮、氯在3-21G,6-31 G(d,p)基组水平上,铟在Hay-Wadt有效核势基组水平上采用Gaussian94软件包对EMIM ,InCl4-及8个EMIM -InCl4-离子对初始结构进行了全优化和频率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最低能量结构的阴阳离子对EMIM -InCl4-相互作用能为-283.6 kJ/mol.阳离子不对称,阴阳离子间距离较大,阴阳离子电荷分散使二者的静电作用降低,从而导致离子液体熔点较低.阴阳离子电荷的分散使EMIM 上氢的正电荷增加,InCl4-上氯的负电荷增加,导致阴阳离子中形成4个C H…Cl氢键,相互作用增强,所以氢键是离子液体中重要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正确理解氢桥键的本质,采用MP2/6-31++(D,P)方法对B2H6,B3H5和B4H6分子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比较了这3种分子中处于分子平面上下方的两个氢原子的距离变化引起的各原子带电情况的变化图和分子轨道图,结果显示,在某种程度上,B3H5和B4H6中分子平面上下方的两个氢原子具有类似B2H6分子中两个桥氢原子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B2H6,B3H5和B4H6的分子轨道图得出了这3种分子中的氢桥键结构均可以看成π键电子云吸附两个带正电的质子构成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采用abinitio和密度泛函方法在6—31G基组下探索了离子液体[DDP]^+[NTf2]^-的最稳定构型,并对最稳定构型进行了电荷布居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阴阳离子之间存在大量的氢键和弱氢键作用.阴阳离子的不对称结构特征,阻碍了分子的有效结晶堆积,使离子液体具有较低的熔点.  相似文献   

4.
将β-环糊精(β-CD)与四氟对苯二腈聚合形成的多孔聚合物复合在磁性Fe_3O_4表面上,得到Fe_3O_4@P-CDP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振动磁强计(VSM)对其进行表征.将Fe_3O_4@P-CDP用于对亚甲基蓝与柠檬黄的吸附研究.对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其吸附容量随溶液pH上升而升高;而阴离子染料柠檬黄,其吸附在酸性较强时效果较好. Fe_3O_4@P-CDP材料对亚甲基蓝与柠檬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32. 5,57. 2 mg·g~(-1),热力学实验计算出二者吸附行为的吉布斯自由能均为负值,表明Fe_3O_4@P-CDP对亚甲基蓝与柠檬黄的吸附为自发过程.动力学研究表明亚甲基蓝和柠檬黄在Fe_3O_4@P-CDP上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较快.  相似文献   

5.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1G**水平下研究了肌酸酐的水解去氨基的反应机理.结果发现两种反应途径中肌酸酐的水解去氨基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首先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四面体型中间体,接着脱去氨基生成终产物1-甲基乙内酰脲.计算表明,氨分子作为质子转移的"桥",可形成分子内氢键,因此1-甲基乙内酰脲的烯醇式与其酮式结构转化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6.
采用7个抗氟性不同的桑蚕品种,添氟后,对其血液钙离子浓度以及血细胞数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发现这两个指标和抗氟性之间都有着极好的正相关关系,而血细胞减少率则呈负相关关系.在270mg/L的添氟浓度以下,相关系数都随着浓度的上升而增大,达510mg/L后都减小.说明氟-钙-血细胞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钙可以保护血细胞使其不受氟离子的损害.蚕对氟化物抗性的程度,既反映在血液钙离子含量上,也反映在血细胞被破坏的程度上.而在510mg/L的较高添氟浓度时,钙的保护作用趋弱,氟突破钙的屏障而对细胞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相溶解度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羟丙基-β-环糊精与格列吡嗪在7.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形成包结物的稳定常数,进而测定了包结过程的热力学参数。根据测得的热力学参数,讨论了羟丙基-β-环糊精与格列吡嗪包结时范德华力、疏水作用、氢键以及从羟丙基-β-环糊精空穴释放高能水几种弱相互作用力对包结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羟丙基-β-环糊精与格列吡嗪可形成1∶1的可溶性包结物,相溶解度呈AL型;羟丙基-β-环糊精与格列吡嗪在溶液中的包结过程,可以自发的进行(ΔG<0),且为放热反应(ΔH<0),同时也是熵减的过程(ΔS<0)。在羟丙基-β-环糊精与格列吡嗪包结过程中从HP-β-CD空穴释放的高能水、氢键和范德华力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氢键对配合物的影响,本文以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简称DSD酸),邻菲啰啉(简称phen)和Cd(II)离子进行混配,合成了一个新型配合物,即[Cd(phen)2(DSD).1.5H2O]n,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结构表征.X-ray晶体结构测定表明此配合物的基本结构是一维链状结构.一维链之间又通过分子间强氢键N-H…O形成二维结构和三维结构,氢键对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MP2/6-31+G(d)和B3LYP/6-31+G(d)理论方法研究了5-氟胞嘧啶水解脱氨基生成5-氟尿嘧啶的反应机理.确定了两条脱氨基反应途径:五步反应机理(途径A)和两步反应机理(途径B).并利用自洽反应场极化连续模型(CPCM模型)在气相优化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反应体系在水溶液中反应的溶剂化效应,结果表明溶剂水有利于降低两条反应途径速控步骤的能垒,但由于在气相和溶液中两条反应途径均涉及较高的能垒,因此5-氟胞嘧啶利用这两条途径进行脱氨基反应都是不可能的,从而强调了脱氨基酶的重要作用.该结论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取代氟原子和水溶剂对这个重要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β-紫罗兰酮和1-膦酸酯基-2-溴乙烷在锌存在条件下,经历偶联反应得到3-甲基-5-(2,6,6-三甲基-1-环己烯-1-基)-2,4-戊二烯基膦酸二乙酯,含量为92%,收率45%,此产物是维生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重要中间体.  相似文献   

11.
用AM1方法计算了 1 0个卤素及三卤甲基侧取代氧、氮、硫杂十六员大环化合物的电子结构 结果表明 ,这类杂环化合物分子的总能量 ,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量 ,杂环中氧、氮、硫原子的电荷分布和空腔大小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它们对于络合过渡金属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对印制电路板(PCB)金手指表面变色进行研究,通过对铜原子扩散的分析,解释了PCB金手指表面变色的原因,即铜原子扩散到PCB金手指表面而被氧化;另外,通过分析铜原子在PCB金手指表面的扩散的内在驱动力,并利用菲克定律结合实际条件得出铜在PCB金手指表面的扩散流量和浓度分布表达式,为在实际运用中防止铜原子在PCB金手指表面的扩散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含A-A键的A_2H_n(n=2-6)体系的成键规则,导出了相应能级和波函的成对定理。得出了A_2H_n中成键情况、价电子填充情况以及A-A键和A-H键的键级。结果表明:A_2H_n中A原子的杂化状态由价电子数决定。价电子数相同的A_2H_n,不仅几何构型相似,而且键级也相同。  相似文献   

14.
石墨烯纳米带是一个极具应用前景的材料。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讨论了氮原子掺杂扶手型石墨烯纳米带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我们以1nm宽边缘采用氢原子饱和的石墨片纳米带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对扶手型石墨片纳米带,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敏感于掺杂的氮原子。氮原子在纳米带边缘的取代使得在费米面附近产生较大的能隙。即可通过掺杂氮原子...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分割的方法对几种键级进行了重新的描述,从而可从分子轨道(MO)和原子轨道(AO)的角度来分析键级的来源和成键情况.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羰基化合物在物理与化学性质方面的由于氢键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进行了叙述,对一些典型的羰基化合物因氢键存在而产生性质上的差异作了解释与比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简并微扰理论求解了外电场中氢原子任意激发态的能级,给出了任意激发态能级和主量子数n及磁量子数m的关系以及相应的微扰波函数。  相似文献   

18.
从二甘醇开始,经二甘醇二苯磺酸酯合成了二甘醇二苯醚.在中间体二甘醇二苯磺酸酯的合成中,用苯磺酰氯代替传统的对甲基苯磺酰氯作磺酰化试剂,用氯仿作稀释剂以控制催化剂吡啶的恰当使用量,确定了反应的最佳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二甘醇二苯磺酸酯的收率达84.5%,与二甘醇二对甲基苯磺酸酯的合成相比,产率提高了 10%以上,成本降低了8%-10%.在二甘醇二苯醚的合成中,增设分水装置以提高酚钠和醚的生成率,用正戊醇代替传统的正丁醇作溶剂,二甘醇二苯醚的收率达到87.6%,比通过Williamson反应的合成产率略高,反应时间缩短6 h.用显微照相、薄层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技术对两种产物的性质、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三种烷基苯磺酸盐异构体的最小烷烃碳数(nmin),研究了盐、异戊醇、烷基苯磺酸盐含量对复合体系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异戊醇、烷基苯磺酸盐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1.5%和0.1%条件下,界面张力能降至0.001mN/m以下;在复合体系中异戊醇、烷基苯磺酸盐质量分数不变条件下,随油相烷烃碳数的增长,界面张力降至0.001mN/m以下时所需含盐量增大,依次为0.28%~0.32%,0.32%~0.38%,0.37%~0.48%;对于三种烷基苯磺酸盐同分异构体,随芳基向长烷基链中心移动,对应的nmin逐渐增加,依次为10,11,16;在复合体系中异戊醇、盐质量分数不变情况下,以相应的烷烃为油相,三种烷基苯磺酸盐质量分数在0.08%~0.16%时,都能将界面张力降至0.001mN/m以下。  相似文献   

20.
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进行复配,考察了复合驱油剂对低渗油藏的驱油性能。当烷基糖苷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复配比为3:1、总浓度为0.20%时,复合驱油剂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复和驱油剂与模拟地层水、注入水配伍性好,不产生沉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